摘要:3月26日18时左右,民警在执行巡护任务时,抓获了一支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车队。该车队共11辆车,25人,车队是去无人区探险游玩。目前,已将涉事人员移交可可西里管理处进一步处理。
3月26日18时左右,民警在执行巡护任务时,抓获了一支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车队。该车队共11辆车,25人,车队是去无人区探险游玩。目前,已将涉事人员移交可可西里管理处进一步处理。
未经审批报备,贸然深入无人区探险,结果三分之二的人员出现高反情况,这场非法穿越之旅着实危险重重,幸好执法人员发现及时,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发生,但此事依旧敲响了安全警钟。
非法穿越团队。图据央视新闻
可可西里这片荒凉的“生命禁地”,是很多探险者的心驰神往之地。原始、野性、未经开发的自然之美背后,是复杂的地形地貌,极端的气候条件,以及十分脆弱的生态。擅自闯入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惊扰野生动物,更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
正因如此,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直受到严格保护,早就被列为穿越探险的“禁区”——禁止一切个人或社会团体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进入。这些人员无视禁令贸然闯入,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更违背了《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扰乱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
近年来,户外探险日益流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但户外探险的惊险和刺激,理应建立在遵守法律法规、做好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而此次事件中,那些越野车友,“绝大部分没有高海拔探险经验”,这个让人后怕的细节,折射出活动组织的极不专业。
这些非法穿越者表示,是被网友拍摄的“宣传片”骗来的,它提醒我们,要警惕互联网平台对非法穿越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示范效应。
当下,户外探险的兴起,社交平台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推广作用。那些展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图片、视频,让人身临其境,勾起很多年轻人探险旅行的冲动,很多未开发的神秘之地,经过网络传播后,也成为热门的网络打卡地。
合法合规地进行探险活动,拍摄并在网上分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一些人在流量和利益的驱使下,将未经审批、极具危险的非法穿越,包装成浪漫和刺激的挑战之旅,用滤镜遮盖非法穿越可能面临的危险,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只字不提,导致一批又一批对风险认识不足的人,不顾后果地跟风闯入未开发的禁地。
在一些社区平台,搜索“可可西里穿越”,不乏穿越路线和穿越攻略,有的还辅以“探索秘境”“高品定制”等字眼进行展示。
不论是去年爆火的哀牢山,还是热度持续的可可西里,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宣传视频,淡化潜在危险,无疑是对公众的误导,只会助长非法穿越的不良风气。
那些未经开发的无人区,固然有着原始、野性的美,但在大自然面前,人无疑是渺小的。那些被宣传片吸引而来的人,缺少必要的准备和专业的知识,一旦遭遇危险,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非法穿越遇险的案例不胜枚举,已经屡屡敲响了警钟。户外探险的本质,在于在敬畏自然、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挑战自我,而不是去刻意挑战规则,挑战法律,视生命安全如儿戏。
针对美化非法穿越的“宣传片”,网络平台也应该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尤其是涉及到无人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风险区域的视频,要进行重点监控,如果拍摄过程不合法合规,或者内容存在误导之处,应果断下架,避免引发网友的跟风冒险。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编辑 文阳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来源:红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