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大咖派|辛永宁教授:探秘疑难重症肝病诊疗挑战,解锁人工肝前沿进展新方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0 18:33 2

摘要: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

本文经辛永宁教授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青岛市市立医院辛永宁教授就疑难重症肝病的诊疗挑战与人工肝技术的前沿进展进行深入分享。

医脉通:您在疑难重症肝病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否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当前疑难重症肝病诊疗中的主要挑战?在这些挑战中,人工肝技术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辛永宁 教

疑难重症肝病的诊疗是肝病学科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这类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不同年龄段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可由药物引起、部分患者源于乙型肝炎病毒导致,另有部分患者与酒精相关,还有的患者受到免疫因素的影响。此外,感染因素也常常参与其中。多种因素协同,最终导致患者临床转归呈现高度异质性。

针对这一临床难题,学界已建立多种评估体系以应对挑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君教授团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预后评估,表明其能更精准预测短期预后,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煜教授团队基于关键临床指标和结果的动态变化提出预后新分型理论,将患者分为快速进展型,快速恢复型,缓慢进展型,缓慢恢复型及缓慢持续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于临床一线肝病工作者而言,在面对疑难重症肝病患者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精准评估患者预后,甄别适宜内科治疗或需肝移植干预的群体。因此,如何精准区分这两类患者群体,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医脉通:随着肝病谱的变化和治疗需求的提升,人工肝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您认为人工肝技术在肝病治疗领域还有哪些亟待突破的关键点?

辛永宁 教

目前,非生物型人工肝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显著进展。以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为代表的治疗技术,通过特异性吸附机制可有效清除胆红素等,其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聚焦于提升靶向清除能力,例如针对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通过免疫吸附技术特异性清除致病药物、过度激活的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风暴(过度免疫反应)等关键致病介质,这将成为人工肝技术的重要突破方向。

在生物型人工肝领域,虽然相关概念提出已逾多年,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重大技术瓶颈。核心挑战在于生物型人工肝的细胞来源(如干细胞、肝细胞)在人体内的存活率、功能稳定性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因此,推进其临床应用仍需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将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医脉通:近年来,当下肝病领域呈现出蓬勃的交叉融合态势。您作为多学科协作的实践者,能否分享一些成功案例或经验,说明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人工肝技术的优势,提升疑难重症肝病的整体治疗效果?

辛永宁 教

在我国,人工肝技术已发展至相对成熟的阶段,获得了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作为重症肝病治疗体系中的重要桥梁,人工肝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人工肝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其逐步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病情无法完全逆转的患者,人工肝则为患者争取了充足的时间,为后续肝移植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这一治疗策略在重症肝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基于此,青岛市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移植中心形成了紧密的会诊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模式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坚实保障,即使在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启动肝移植评估与治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此外,鉴于重症肝病病因复杂且常合并感染,我们还与重症监护室(ICU)、微生物室等科室建立了重点协作关系。通过多学科协作,我们能够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筛查,明确病因后,实施精准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的各个环节。这种多学科协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在重症肝病的综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辛永宁 教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青岛市拔尖人才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感染性疾病科及D区消化内科主任

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科》学科带头人

首批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肝脏疾病临床研究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青岛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JCTH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青年编委,

多家SCI杂志审稿专家

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擅长各种肝脏疾病和消化疾病的临床诊治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