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五年,折叠屏市场的一路狂奔,让被寄予众多厚望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出一个具有强大创新活力的分支。反馈到消费者一端,看到的是眼花缭乱的折叠屏手机,在2024年迎来了新机型数量最多的一年:41款。
时代的标准往往由开拓者书写。
过去五年,折叠屏市场的一路狂奔,让被寄予众多厚望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出一个具有强大创新活力的分支。反馈到消费者一端,看到的是眼花缭乱的折叠屏手机,在2024年迎来了新机型数量最多的一年:41款。
机海战术之下,粗犷式的增长无法持续。
狂奔五年后的折叠屏市场,也以2024年Q3出货量同比首次下降,宣告逐渐进入调整期。更明显的是,部分厂商在折叠屏业务上开始收缩品类或暂停研发。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5年将有32款新折叠屏手机问世。
然而就在市场信心式微之际,华为作为折叠屏领域的开拓者,再次给这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3月30日,正式开售的华为Pura X迅速引起了口碑发酵。在门店抢到首发的消费者在迫不及待开箱体验之后,都表示「上手即真香」。还有更多路人也被此番热闹的景象吸引进店并拿起样机体验,足以见证华为在手机市场的号召力。
更重要的是,华为不仅有过硬的产品,还有专业的服务。在门店体验样机的过程中,消费者还能够坐下来休息享受专业人员的介绍服务。这种服务并不是单纯的卖货导向,而是告诉用户如何使用华为Pura X来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华为也展示出了一个科技品牌该有的情感温度。
事实上,华为Pura X的首发热销和口碑发酵,揭示了当下折叠屏市场的真正需要:一款为内容而生并且从消费者体验出发的好产品。
消费电子的创新天平总是垂向用户一端,只有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赢得用户的「用脚投票」。在折叠屏体验逐渐迈向同质化的阶段,华为Pura X之所以能够实现口碑的溢出,是因为它既是首款全面搭载鸿蒙操作系统 5的移动终端,也是华为在三折叠之后探索出的全新折叠形态,完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设计的新形态。
华为Pura X不仅推出了月影灰、幻夜黑、零度白三款经典色系与型格红、型格绿两款先锋色彩,与此同时,华为还借此推出了12个月免息分期的优惠购机服务,通过每月最低仅需约625元降低用户的换机门槛。另外,购买新机可以参与「鸿蒙有礼」活动,领取价值高达1200元+的权益礼包。新机用户还能参加华为钱包「鸿蒙生态日日新」签到活动领取随机红包。
图片@ice陈冰科技密码
可以说,华为Pura X掀起了2025年第一轮折叠屏手机的换机风潮。
要知道,当下的折叠屏市场已经迎来了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体验桎梏。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双折叠」成为智能手机市场复苏的救命稻草,小折叠则似乎沦为战略性放弃的首选。
就在单点技术的突破无法迎来折叠体验升级之时,华为Pura X作为一款为鸿蒙5而生的新形态手机,如何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协同做到「上手即真香」?
当鸿蒙5与1610阔型屏相遇:
软硬件被重新定义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折叠屏,最初是一个由硬件主导的产物。它的诞生不仅源于一场始于1974年的柔性屏革命,而且其早期的创新,都集中在柔性屏幕的研发、铰链技术的设计以及整体结构的优化这些硬件层面。
至少在折叠屏兴起的最初几年,消费者更关注的是这个从实验室和展会上走出来的新物种,如何在保证耐用与便携的同时从尝鲜走到常用。如今五年过去,当屏幕折叠、铰链寿命、机身轻薄这些用户痛点被逐个击破,硬件创新逐渐走向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境地。
尤其是当UTG超薄柔性玻璃成为高端机型的标配,水滴铰链成为了市场主流的解决方案,折叠屏普及化虽然促进了供应链的成熟和硬件成本的降低,但是也带来了加剧了市场竞争,以中端机型为首的利润率持续走低。
难道硬件创新没有未来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大模型走向移动终端,AI朝着操作系统底层渗透,万物智联的愿景得以在同一套开发框架下走向现实,以折叠屏为代表的创新终端还在进一步打破人们的想象空间。
曾几何时,刘海屏、水滴屏甚至挖孔屏都是追求极致屏占比在百分之几上所做出的妥协。但是随着屏下技术、柔性屏封装的进步,传统屏幕形态被打破,追求极致屏不再由单一参数来决定,而是交互、续航、可靠性而综合的体验绑定。
这种对于智能手机终极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那就是抛开手机这一传统概念来审视移动终端,你会发现未来的世界是一个「万物皆显示」的世界——从2007年的电容屏,到2016年的全面屏,再到2019年的折叠屏,一块小小的屏幕早已成为我们与世界万物,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
折叠屏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在方寸之间实现娱乐、工作等更多信息交互,这是一种以内容为中心的交互体验升维。而这也是继三折叠之后,华为敢于再一次以罕见的1610阔型屏显示比例,打破人们固有认知的原因。
首先在形态上,以往双折叠的外屏沿用直板机的修长设计,其屏幕比例大多介于19:9到21:9之间,本质上延续用户直板机的使用习惯;而内屏则偏向1:1或1.1:1的正方形,适用于影音、办公等各种「内容场景」。这种差异化设计背后,是操作习惯、内容适配与视觉体验的综合考量。
然而华为Pura X的屏幕却打破了传统,以16:10的黄金比例做到了直板机与平板之间的精准定位。它既保留了折叠状态下的移动便携性,也做到了展开时比传统直板机更大的显示面积。
根据华为官方的数据显示,这块搭载华为临境™显示技术,拥有2500nit峰值亮度和120Hz LTPO2.0自适应刷新率的屏幕,较直板机显示面积提升30%。而这30%足以在你的手掌之间带来直板机无法提供的「平板级」沉浸体验。
正如前述所言,屏幕之于折叠屏,不再只是显示的工具,更是体验的容器。华为Pura X这一独特的屏幕尺寸创新,并不是单纯为了定义大屏手机应该有多大,而是重新定义人与屏幕的新一代交互。
例如在游戏场景上,对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这些热门游戏,16:10的阔型屏能够显示更大的纵向画面。而玩家通过更宽阔的地图视野来察看以往用直板机所不能察觉到的敌方踪迹,能够在酣畅淋漓的竞赛中拓宽游戏带来的乐趣。
再比如观影场景,相较于传统主流的16:9,华为Pura X的16:10尺寸能够增加30%的显示面积。无论是电影、体育比赛,还是追热门剧集和综艺,用户都能够通过摆脱传统上下黑边带来的视觉限制,收获更加沉浸式的内容体验。
在浏览内容方面,无论是看新闻、欣赏摄影作品,还是处理工作表格,抑或是展示PPT,在华为Pura X的横屏状态下都能够展示更多的内容。这种信息密度的提升,让用户无须用手指反复缩小和放大。
而且像钉钉这样的办公软件,也能够显示更多的功能,像聊天列表、任务列表、文件列表让用户能够在一部手机上处理更多事务,这对于移动办公时代的生产力打造仍然起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最后则是信息密度最高的阅读。众所周知,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会导致我们的眼球调节痉挛,而华为Pura X的阔型屏打造出接近实体书16:10的显示比例,让一行可以显示更多文字,从而减轻眼球过度使用的烦恼。
同时配合AI眼动翻页功能,通过追踪用户的眼球运动轨迹,当用户看到末页时进行自动翻页,从而打造出高信息密度交互下的轻松阅读。对于喜欢看书的用户而言,读完一本400万字的小说,传统触控翻页要操作2万次,但是利用AI眼动翻页平均每天可减少手动操作1500次。
除了重塑人与信息交互的内屏,在传统观点里被视为「中看不中用」的副屏上,华为Pura X也做到了革新。这一1:1比例3.5英寸的智趣外屏,不仅做到了有用——用户无须展开内屏,就能够快速在外屏上查看时间、天气、日历、导航以及运动监测等信息;同时也做到了有趣——拥有个性化主题以及各种外屏小游戏,帮助用户消磨碎片化时间。
能够看到,真正改变人与信息交互方式的折叠屏,绝不只是停留于娱乐、观影这些内容消费环节,而是渗入到工作、学习等核心生产环节之中。从游戏和观影,到浏览内容甚至工作,华为Pura X的阔型屏通过1610这一独特比例,以更大的信息密度展示、更强的信息交互方式,重塑了人与屏幕的交互范式。
如果说华为Pura X的阔折屏为折叠屏行业提供了新的硬件思路,那么双模型加持的AI助手小艺和生态逐渐壮大的鸿蒙5系统,则让华为Pura X实现了软硬件层面的双重迭代。
基于盘古大模型和DeepSeek的深度融合,如今的小艺实现了AI助手的全面进化——成为了情感与效率兼具的智慧生命体,更通俗来说她更像是一个「人」了。
小艺不仅能够识别100+真实场景,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并深度思考,还能支持多达11种情绪感知,通过识别用户的语气和呼吸节奏匹配情绪变化。即使是在折叠状态下,用户只需要抬起手机,小声对着麦克风说出指令,就能够在不方便大声说话的场景之下实现交互,解决了用户大声说话而暴露指令隐私的困扰。
其次是以分布式能力实现生态协同的鸿蒙5。
一方面,如今的鸿蒙生态正在不断壮大。不仅有20000+的应用和元服务上架,还有着一批超过720万的庞大开发者队伍,可以说,覆盖用户吃穿住行日常所用的APP已经基本囊括;
另一方面,得益于鸿蒙5的分布式技术,华为Pura X能够实现生态协同。像AI隔空传送,用户可以通过特定手势「抓取」设备上的图片、音乐、视频,然后在另一个鸿蒙设备上松开,从而「一抓传送」。
更重要的是,华为Pura X搭载的鸿蒙5能够做到自主可控。
就在安卓操作系统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7年,谷歌最近宣布将安卓系统的开发全面转入内部分支,仅在新版本发布时同步开源代码。这一收紧开源生态的操作,又将通过增加开发者的适配成本来阻碍创新的步伐。
当开发者创新一端承压,整个移动生态也会迎来用户端的体验停滞——更多的收费、更差的体验甚至说变就变的行业规则,让国内厂商与众多开发者不得不开始警惕「开源依赖」背后的长期风险,不得不寻求一个自主可控的替代方案。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安卓操作系统在中国市场占比达到64%,虽然继续领跑但也不断面临着鸿蒙带来的竞争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华为Pura X搭载鸿蒙5正是一个能够打破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安卓依赖症」的选择。
能够看到,继三折叠之后,华为再一次推出了颠覆式的创新——以阔型屏和鸿蒙5的软硬件融合,为未来的数字生活打造了移动终端又一个突破性样本。正如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此前强调的那样,这是一款专为鸿蒙操作系统 5而生的手机,实现「硬件、软件、生态全新突破」。
华为Pura X从诞生到热销:
华为进入自由创新的沃土
「分化」是过去一年的折叠屏市场的关键词。
一方面是产品形态的分化。当体验更接近直板机旗舰的双折形态占据主流,而小折则由于外屏尺寸天然受限,难以直接复制成型的交互逻辑,各厂商仍然处于观望和探索阶段。
如果更粗暴地来讲,小折叠手机本质上是一台可以折叠的直板机。这也意味着,折叠就是它最大的亮点。而无法与直板机拉开体验上的差异,则成为了其被众多厂商选择「停更」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品牌竞争的分化。当全球手机霸主三星在中国折叠屏市场折戟,份额在2024年二季度跌至3%,而这也正是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带动折叠屏产业链崛起的缩影。
连续五年领跑中国折叠屏市场的华为,在消费者心智中种下了「折叠屏行业,只有华为和其他」。根据BCI的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在中国折叠屏市场以51.29%的份额位居第一,并且在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占比超过85%。
这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而是智能手机一个细分产业的从0到1的建立。
五年前的折叠屏市场,消费者选择一片荒芜。尚未亮剑的厂商们还在解决屏幕折痕、厚重机身、生态割裂等问题,而华为以破局者的姿态进入这样一片技术无人区,通过坚定地战略押注来带动一个全新产业的崛起。
在硬件上,华为与柔性屏、UTG盖板以及铰链部分的MIM件、铝合金材料、液态金属等国产供应链深度协作,形成了小折、双折、三折以及阔折四大形态,精准覆盖高端商务、时尚潮流、年轻消费等不同人群。
在软件上,华为也与多方合作伙伴共创。从2019年首创平行视界,到2020年首创智慧多窗,再到2022年首创自适应UI引擎,这些降低开发者适配成本的系统能力,源源不断吸引着更多开发者的加入。
五年后的折叠屏市场,头部厂商已经纷纷入局,市场竞争以标志性的41款新机数量亮起红海的信号。而华为在以三折惊艳行业之后,再次以「阔折叠」打破人们的想象空间,为进入调整期的折叠屏行业注入活力。
正如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此前AWE上接受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采访时提到,华为Pura X的诞生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华为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打磨,经过多轮推敲和优化才跟大家见面。特别是鸿蒙操作系统 5的生态适配过程中,华为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源,确保应用体验达到旗舰级水平。
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华为?
首先,华为拥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无论是首创的鹰翼折叠铰链技术,还是双旋水滴铰链,抑或是三折叠上最关键的天工铰链系统,还是非牛顿流体材料与多向耐弯折柔性材料,这些涉及折叠屏体验最核心的硬件环节,华为都不计投入地研发和创新。
这种战略定力让整个折叠屏行业从第一代华为 Mate X开始,都在摸着华为「过河」。而反过来,这种产业影响力也能够让华为拥有更多的底气和资源去从事折叠屏全新形态的开发。
其次,华为有着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 5。这种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技术理念,让更多鸿蒙生态设备能够从系统层面与华为折叠屏相互协同。开发者不需要再面向一个全新的硬件形态和操作系统去重新开发,极大降低开发者的适配成本。
而这也是iOS和Android等操作系统目前难以逾越的创新优势。当一个生态创新的入口被一个封闭式的操作系统所桎梏,所构建的围墙花园纵观获得商业的成功,但实际上也阻碍了创新的步伐,让用户体验停滞不前。
华为Pura X的诞生,象征着华为已经进入一片自由创新的沃土。通过过去五年狂奔与积累,华为折叠屏已经渐入创新佳境。在不断满足用户期望的同时,也在持续打破人们对于未来数字生活的想象力边界。
时代的标准往往由开拓者书写。华为Pura X的热销,也意味着阔型屏之于折叠屏行业是一种打破瓶颈的解题思路。当软硬件关系被重新定义,华为Pura X将在重塑人与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便捷生活。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