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名的“不靠谱”专家,为何能爆火28年?能公然在央视忽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1 06:03 2

摘要:本以为一番言论完毕,他会受到网友的口诛笔伐,不曾想成了网友们最喜欢的存在。

编辑|白芷

什么?网上70%的专家都是无耻之徒?

巧了,小编今天要讲述主人公就是那剩余的30%。

他公然接受央视邀请,却在台上义正言辞的“忽悠”。

本以为一番言论完毕,他会受到网友的口诛笔伐,不曾想成了网友们最喜欢的存在。

他究竟有何本事?这番言论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央视一档《军事天地》,张召忠“改头换面”。

起初他还有点拘谨,毕竟是面向全国的直播节目,解读肯定要中规中矩。

奈何张召忠本性就是个坐不住的,讲的这么枯燥乏味,这哪里会有人听啊?

思考过后,张召忠“放飞自我”,决定改变策略。

他把晦涩的军事理论和难解难分的战争局势用“大白话”讲出来,偶尔掺杂着小幽默。

不过,他的一些言论在当时实在是太离经叛道了,难免遭人质疑。

就拿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来说。

他在央视的节目中预测,美国不会轻易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就算打起来,伊拉克也能凭借顽强的抵抗,将美国元气大伤。

谁知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美国迅速发动了战争,而且以极快的速度取得了胜利,伊拉克军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反转让很多人觉得他就是个“大忽悠”,根本不懂军事,只是在电视上胡说八道。

对此“局座”并未退缩,他坚持在节目中发表观点,也对之前的预判失误进行反思。

面对网友调侃他是“不靠谱”的专家,他欣然一笑。

幽默地回应网友的调侃,这种坦诚的态度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同时因他对各种军事方面的解读,很快喜提“战略忽悠局局长”一职。

那就有人问了:这职位是干什么的呢?

通过网友们一本正经的“科普”,蒙在鼓里的人恍然大悟。

原来他是通过不断的唱衰自己,把对手说的很强。

这样一来使得对手放松警惕,而我们可以趁着争取的时间努力发展。

比如说“鸽群撞战机”“海带绕潜艇”。虽然听上去离谱,却有实际案例。

而让“局座”一战封神的,还得从2009年说起。

当时外国一直在传,我国正在研制歼20战斗机。

听到这个消息,“局座”特地上了趟央视,亲口否认这是谣言:

“此四代机非彼四代机,我们搞的不是美国意义上的第四代战斗机。”

“哪那么容易搞出来,美国的F22就搞了二十多年!”

当时美国军方正在研制F22战斗机,每年的军费开销价格不菲。

美国一听否认三连的“局座”只是个少将,还一脸真诚。

高层们便天真的以为我国造不出“四代机”。

至于所谓的歼20 ,要么就是歼10改,要么就是四家歼5拼一起的。

于是美国国务院下令拆除了F22战斗机的生产线。

但局座这话没说两年,我国的歼20就迎来了首飞。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随后公布的歼20研究名单上,赫然写这张召忠的名字。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让包括公众在内的所有人对“局座”的言论将信将疑。

比如他上另一档节目,向大家说明关于第三艘航母的研制。

“我们的航母肯定没有核动力,肯定没有电磁弹射,肯定不超过10万吨。”

结果呢?过没几年,我国的第三艘航母在福建亮相。

确实没有核动力,但是带有电磁弹射,而不超过10万吨也做到了。

毕竟谁能说八万余吨不是小于10吨呢?至于余多少,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有了这几件事情铺垫,“战忽局”这个原本虚构的单位,也因张召忠在网上火了起来。

只是张召忠那些看似 “不靠谱” 的言论,真的只是随口一说吗?

答案当然不是!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彼时张召忠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退休后他并没有淡出公众的视野。

而是积极拥抱新媒体,入驻各大社交平台。

他用“评书”式的讲解让广大网友了解军事知识。

也就是在这期间,他之前说过的话开始逐一应验!

退休前他曾在节目中说自己在海上生活过。

亲眼见过渔船被海带和尼龙绳给绊住,

因此可通过种植海带预防他国的潜艇突击。

此话一出,众人不以为然,大家都以为“局座”又开始忽悠了。

直到那年美国潜艇被我国养殖区的海带缠身一事传来。

更是在去年,挪威的“弗吉尼亚” 号也被渔网缠上,无法自行摆脱。

曾经嘲笑他的人才重新审视张召忠的观点。

除此之外,张召忠在日本F35战机坠毁一事上也曾“预言”过。

日本首架在国内自行组装的 F35A 战机下线,当时有网友询问张召忠对这款战机的看法。

他半开玩笑地说:“这飞机容易缺氧,飞行员很容易迷糊导致坠机 。”

谁能想到一语成箴呢?

时隔两年,这架战机在太平洋上空训练时发生故障。

飞行员报告退出训练后就失踪了,经过长时间搜救,飞行员被确认遇难。

后来美国公布 F35 坠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缺氧。

这可让网友们惊叹不已!纷纷调侃张召忠的预言是 “东方神秘力量”。

还有著名的“雾霾防激光” 理论。

北京雾霾严重那年,张召忠调侃说雾霾可以防御激光武器。

在当时,这听起来就像是个玩笑,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博眼球。

但从科学原理上讲,张召忠说的没错。

激光武器的精准打击依赖光束进行传导定位。

而雾霾中的细微颗粒可以干扰和阻隔其传输,从而削弱激光武器的效果。

张召忠的预言成真,让人们不禁发问:

他怎么懂得这么多啊?是背着大家偷偷内卷了吗?

其实不然,他有如今的成绩,都得益于艰辛苦涩的来时路。

盐城走出的少将

张召忠出生在盐城一户贫寒的农民家庭。

18岁之前几乎没有见过零花钱,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次肉。

但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亘古不变,父母省吃俭用将张绍忠送到了机电中专读书。

在当时那个年代,中专生就已经是非常高的学历。

这也似乎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果然,中专毕业后,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

在部队里,他表现出色,学历也高。

这样一个“人才”很快就被领导发现。

一纸调令,他来到了北海舰队的装备研究中心习核潜艇技术

这一呆就是4年,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技术。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语言天赋崭露头角。

决定送他去北京大学外语系深造,学习阿拉伯语。

四年的学习时光稍纵即逝,张召忠物尽其用。

重新返回部队的他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并前往伊拉克充当翻译官。

翻译期间,他曾亲眼目睹过战争的残酷。

炮弹在身边轰鸣,街道上满是硝烟和伤亡。

血腥和残酷充斥着他的脑海,这让他感受到了军事武器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想要不被欺负,就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有了这样的觉悟,闯出一番名堂是迟早的事情。

回国后,张召忠开始搞武器装备研究。

从原理构造再到使用,所有环节一个不落。

除了武器,他还研究航母潜艇,甚至转行研究陆军坦克、装甲车等。

几年下来,张召忠成了一本行走的“军事行业教科书”。

之后更是应邀成为军事类节目的主讲人,有了大名鼎鼎的事迹。

如今他虽然人不在江湖,但江湖处处有他的传说。

属于他的“传奇”未完待续......

结语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张召忠都是军事科普的一面旗帜。

不因困境妄自菲薄,而是通过自身努力站到国人面前。

他另辟蹊径打破了军事知识的壁垒,让军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领域。

而是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可以讨论、学习的话题。

他那些看似 “不靠谱” 的言论,实则是智慧与战略的巧妙结合。

不仅迷惑了敌人,还为中国军事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空间。

所以有时候,“忽悠”也是一种本事,不是吗?

部分参考资料

新浪对话张召忠:美国智库真以为中国有“战略忽悠局|新浪娱乐

张召忠是怎么火起来的?|凤凰网

“战争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的“海带论”【3】|海外网

张召忠:激光武器最怕雾霾 根本打不透高PM2.5|央视网

来源:竹君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