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耕时节,通城县供销社以“服务+保供+科技”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强化物资储备、推进科技赋能,为全县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在隽秀大地上徐徐展开。
春耕时节,通城县供销社以“服务+保供+科技”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强化物资储备、推进科技赋能,为全县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在隽秀大地上徐徐展开。
精准服务 激活产业新动能
“感谢供销社的温馨提示,3100万株种苗平安度过倒春寒!”3月30日,湖北省绿康种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刚看着碧绿青翠、长势良好的辣椒、丝瓜种苗,激动地说。
绿康种苗基地位于通城县北港镇。春节刚过,基地就忙着为客户培育辣椒、茄子、西瓜、甜瓜、丝瓜等种苗25万盘,共计3100万株。
3月27日,受高空槽和地面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通城县迎来寒潮大风降水和倒春寒天气。为应对恶劣天气,通城县供销社第一时间提醒种养殖户注意防范,并上门服务,协助绿康种苗基地引进自动水源热泵加温系统,通过自动加温、自动补光,确保种苗在低温、多雨天气下正常生长。
经过十余年发展,绿康种苗基地现占地100多亩,年育苗9800万株,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供销服务始终跑在问题前头。通城县供销社帮助社有企业开展农资集采直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经营业务,争取省财政支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500万元。2024年,在应对极端天气中,依托800吨应急化肥储备开展“农资直通车”配送12次,保障3万亩农田稳产。
3月13日,通城县供销社工作人员一行来到通城县霞光夏江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春耕农资、春茶采摘等进行上门指导服务。
“县供销社为合作社提供了技术指导、市场对接、资金支持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提升了合作社农产品质量,让我充满信心。”该合作社创始人吴海燕说。
通城县霞光夏江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豆制品加工等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共流转土地2000亩,“隽香”牌茶叶、“隽香”牌大米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带动周边500人就近就业,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和人工工资150万元以上。
据了解,通城县供销社采取“供销社社有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共同出资入股,建设了村级供销社15家,领办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47家,依托合作社发展产销对接、直供直销、农企对接、集采集配等新业态销售农产品1150万元。
农资保供 守牢粮食安全网
“县供销社工作人员现场普及如何识别假劣种子、真假肥料、假劣农(兽)药知识,提高了我们对农资的分辨能力,从而避免因受骗而耽误播种!”日前,通城县四庄乡寺背村村民卢大生说。
3月17日,县供销社与县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在四庄乡寺背村联合开展2025年农资打假、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提高识假辨假能力,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产品。活动共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800余份,向农民群众答疑50余次。
工作人员走进四庄乡集镇上的农资经营店,对种子、农药、肥料等春耕期间需求量大的重点农资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主体经营资质、农资购销台账记录、种子备案情况、农资产品分类摆放、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经营假劣农资等问题,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
“花开得茂密,又是一个丰收年咯!”通城县塘湖镇龙印村村民刘建安笑得合不拢嘴。
春风渐暖,塘湖镇龙印村千亩油菜花竞相开放,游人络绎不绝。这得益于县供销社每年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讲座,积极调配农资。
为确保油菜籽丰收,县供销社构建“县级储备中枢+乡镇配送节点+村级直供终端”三级农资保供网络,共供应化肥2500吨、农药80吨,市场占有率超60%,春耕农资配送效率提升30%。
“我们将切实解决农民及种养大户在春耕备耕生产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指导帮助农民科学春耕备耕,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农资保障!”通城县供销社副主任葛华林说。
科技赋能 助推农业现代化
“合作社购入无人机从事飞防服务后,一台机子一天可喷洒500亩。”日前,通城县兴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防负责人周仁静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县供销社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市场主体和农户,积极开展无人机喷药、施肥、田间管理等农事活动,为增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以前背着药桶下田,一天下来浑身酸痛,喷洒不过三四亩,现在有无人机‘代劳’,省时又省力!”村民熊道生感慨道。
通城县供销社以智慧农机和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推动农业生产从“靠人力”向“靠算力”转变。全系统投入88台(套)智能农机设备,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92%。2024年,县供销社飞防大队配备15台无人机,完成水稻统防统治1.2万亩次,农药用量减少30%。此外,大数据平台整合土地、农机、农户需求等信息2.92万条,实现服务“线上预约、智能调度、全程追溯”,服务响应时效缩短至8小时。
“今年流转了600多亩土地,家里大小机器11台,这次又购买了一台120马力的拖拉机,享受政府补贴38900元。”通城县向荣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吴幼娄说。
走进通城县玉立大道天岳农机店,一台台崭新的农机摆放整齐,不时有顾客前来咨询功能、价格和补贴政策。
“为迎接2025年春耕,我们预备了100余台套大型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等农业机具,并提供农机维修保养到店服务和上门服务。”通城县玉立大道天岳农机店店主胡文俊说。
为加快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督促各农机销售店备足货源,通城县积极实施农机购置、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让农户在购买符合条件的农机时,可根据不同机型获得相应比例的补贴,最高补贴额度可达数万元。
据统计,通城县2024年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75万元,共计办理补贴183.287万元,受益农户560户、补贴农机具700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51%,县级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抽查合格率100%,补贴的牌证机具办理牌证率达100%。
“不断完善供销服务,提升供销社科技创新与推广效率,为全面提高全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供强有力支撑,用如火如荼的春耕生产画面,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通城县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邱平戈表示。
来源:鄂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