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24亩烟地,现在机械作业3个小时就搞定,这个旋耕机真是太好了,耕得又深又快。”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在盐源县白乌镇山门口村,烟农唐金平表示:“越来越多的拖拉机、起垄打窝机接入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让传统农机具备了自动驾驶、标准作业、精准计量和夜间精准作
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会东县,山地核心烟区漫山遍野都是栽种的烟叶。
“我家24亩烟地,现在机械作业3个小时就搞定,这个旋耕机真是太好了,耕得又深又快。”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在盐源县白乌镇山门口村,烟农唐金平表示:“越来越多的拖拉机、起垄打窝机接入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让传统农机具备了自动驾驶、标准作业、精准计量和夜间精准作业等功能,我们现在种烟越来越省劲,我准备今年适当扩大烤烟种植面积。”
2024年,凉山烟区10个县(市)3.98万户烟农交售烟叶212.52万担,综合收入46.23亿元(售烟收入41.59亿元,多元增收4.64亿元),户均收入12万元,产业的稳定向好发展,促进了烟农种烟收益逐步提高。
以烟为主突出产业优势
作为“短平快”项目,烟叶产业扶持政策强,全程指导帮扶力度大,无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是烟区稳定增收的“压舱石”。
2024年,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以下简称:凉山州烟草公司)持续发扬落实中央“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要求,认真落实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发展富民产业,带动烟农增收”调研指示精神,以“优产优供”为目标,纵深推进“稳烟田、育主体、提质量、优供给”,推动了烟叶产业稳定向好发展,实现了烟农再次稳产增收增效。
产业发展中,聚焦烟农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凉山州烟草公司积极推广完善“双减”宜机化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加快构建质效并重机械化生产系统,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奋力推动烟叶生产转型升级发展。
为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十四五”规划前四年,凉山州烟草公司累计投入资金4.98亿元,融合州、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21.59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36万亩,其中,烟田宜机化改造7.17万亩,建设基础设施6.72万件,配套农机6965台套等,助力了烟农稳定增收、持续增效。
四年来,凉山烟农累计种植烤烟341.79万亩,交售烟叶925.87万担,实现售烟收入155.79亿元,上缴烟叶税34.28亿元。
片片黄金叶,处处清甜香,烟叶产业成为凉山州名副其实的“百姓增收离不得、财政增税弱不得、巩固脱贫缺不得、乡村振兴少不得”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烟融合推进协同发展
在德昌县麻栗镇大象坪村,村民李木呷一边麻利地给农家肥翻垛促腐,一边开心地介绍:“去年采完烤烟就播种了荞麦籽,卖荞麦收入有1万元,荞麦秆拿来搭配喂山羊……”采完烤烟种荞麦,同时还养殖山羊,德昌县烟农找到了一个挣钱的好路子。
大象坪村是凉山烟区推进粮烟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为全面贯彻落实粮经统筹、复合种植、种养循环、农旅融合的精神要求,牢固树立“烟田即粮田、烟农即粮农、烟机即农机、烟区即景区”的理念,切实扛起“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政治责任,近年来,凉山烟区党政协同,坚持“组织、政策、设施、技术、产业”五个融合,积极促进粮食增产、烟叶发展,切实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冬春时节的凉山烟田生机勃勃,豌豆、小麦、荞麦、油菜等编织成一幅幅烟田新景。一田多收,村民的种植效益提高了,有效提升了烟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水平,守着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愿景照进了烟田。
2018年以来,从凉山州烟草公司被认定为第九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开始,目前已持续入选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批次。近年来,凉山州烟草公司以“服务民族工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以“抓衔接、促振兴”为目标任务,以“定点帮扶”为抓手,持续攻坚“户户有产业”,推进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4年,凉山烟田全面超额完成40万亩粮烟融合目标,预计粮油豆产量2.22亿斤,预估实现烟农增收4.64亿元,做到了“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实现粮烟双增收。
综合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国企,凉山州烟草公司坚定扛稳政治责任,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接续奋斗,以烟叶产业帮扶为重点,辅以综合帮扶项目,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笃行企业责任担当。
以“定点帮扶”为抓手,2023年,凉山州烟草公司精心选派35名(含第一书记15人)驻村帮扶人员,组建村支部党员先锋队29支,聚焦建设美丽幸福乡村目标,以全新面貌和过硬作风,开启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
2024年,凉山州烟草公司乡村振兴帮扶村中,23个种烟村种植烤烟4.48万亩。为发挥烟叶产业帮扶优势,公司投入2284.8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倾斜烟叶生产新技术项目示范推广,1320户农户售烟收入1.88亿元,户均收入14.31万元,真正实现“种烟即小康、生活奔兴旺”。
项目帮扶上,强化对帮扶村网格管理、预警处置,凉山州烟草公司专职帮扶队伍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凉山州15个县(市)29个对口帮扶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入户走访排查,累计排查农户3500户15430人,摸排边缘户426户,特殊困难户61户,制订兜底帮扶措施219条。同时,落实专项兜底帮扶资金912.96万元,实施产业帮扶、安全住房、灾害救助、机耕道硬化等帮扶项目40个,跟踪问效确保项目发挥实效。
烟叶产业为凉山烟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进入“十四五”以来,凉山烟叶产业纵深推进联农助农富农提质增效,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各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烟叶生产全链条年均带动烟区20余万人就近就地就业,其中每年扶持约4万户烟农依托烟叶种植走上致富路。
履行国企责任担当,助力产业持续发展。下一步,凉山州烟草公司将赓续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发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奋力开辟产业助农发展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持续带动群众致富,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奋笔书写民族地区“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郭群召 周国璐)
来源:凉山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