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曾只剩一株,为救它送种子上太空培育的地球独子,现况怎样了

360影视 2024-12-03 11:43 3

摘要:为了延续它的生命,科研人员尝试了各种保护手段,甚至将它送入浩瀚的太空,希望借助宇宙的力量,为它找到生存的新可能,最终它的命运如何?是否能打破“独子”的局限?

文|知史通今

编辑|知史通今

在浙江舟山普陀山的慧济寺旁,曾经矗立着一棵普陀鹅耳枥,全球范围内的“最后一棵”,它的存在承载了整个物种的命运。

两百多年来这棵古树经历了风雨洗礼,却在时代的洪流中日渐式微,人们将它称为“地球独子”。

为了延续它的生命,科研人员尝试了各种保护手段,甚至将它送入浩瀚的太空,希望借助宇宙的力量,为它找到生存的新可能,最终它的命运如何?是否能打破“独子”的局限?

1930年植物学家钟观光在普陀山海拔240米处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树木,经过研究他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并在1932年林学家郑万钧正式将其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到20世纪50年代,普陀山上仅存这一株野生普陀鹅耳枥,被称为“地球独子”。

普陀鹅耳枥的濒危,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它的雌雄花序开放时间不同,导致授粉成功率极低,舟山地区4月多风多雨,影响了花粉传播和种子成熟。

人类的毁林开垦等活动,破坏了其生存环境,加剧了其濒危程度,为拯救这一珍稀物种,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自20世纪80年代起浙江省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开始对普陀鹅耳枥进行人工授粉和繁殖研究,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他们成功培育出数万株普陀鹅耳枥幼苗。

2011年普陀鹅耳枥的种子被送上“天宫一号”,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希望通过太空环境的特殊条件,促使其发生有利变异,增强适应性和繁殖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普陀鹅耳枥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球的普陀鹅耳枥数量已达数万株。

这些植株大多是唯一幸存者的后代,遗传多样性较低,因此科学家们仍在探索新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繁殖能力。

可是未来它是否能完全摆脱灭绝的威胁?还有哪些科技和手段可以进一步助力它的生存?

在全球仅存一棵普陀鹅耳枥的背景下,科学家们深知这是一个物种的危机,更是人类对自然破坏的沉重后果,自20世纪80年代起,浙江省启动了普陀鹅耳枥的保护计划。

这棵古树被安排了24小时专人看护,任何风吹草动都在监控范围内,科学家们采取了人工授粉、扦插繁殖和迁地种植等多种方法,试图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物种。

普陀鹅耳枥的繁殖难题,集中体现在授粉的复杂性上,它的雄花和雌花花期错开,且分布位置悬殊,雄花低雌花高,授粉几乎完全依赖风力。

更糟糕的是每年四月,舟山地区常伴随强风和梅雨,授粉成功的几率更是低得可怜,对此科研人员细心采集雄花的花粉,通过人工手段将其送达雌花位置,大幅提高了授粉成功率。

扦插技术也为普陀鹅耳枥的种群增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通过采集健康枝条,进行组织培养,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了大量幼苗。

这些幼苗被分批种植到普陀山周边以及云南昆明植物园等地,为物种的迁地保护打下了基础。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方式虽然能增加数量,却无法提升基因多样性,所有新植株都和母树高度相似,这种“克隆式繁殖”难以解决物种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普陀鹅耳枥的保护并非孤例,在保护大熊猫时,中国成功实施了圈养繁殖和野外放归的双重策略,同样珙桐的迁地保护经验也表明,种群的恢复需要多地区联合努力。

借鉴这些经验科研团队决定将普陀鹅耳枥的种植范围扩大到其他气候相似地区,这是为了应对舟山环境的不可控因素,也为物种重建提供更多可能性。

几十年的努力,让普陀鹅耳枥的数量从仅存一棵增加到了约4万棵,这些“兄弟姐妹”在各地开枝散叶,为这个濒危物种带来了新的生机。

而数字的增长并不代表问题的根本解决,遗传多样性依然是悬在普陀鹅耳枥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仅靠克隆式繁殖,无法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变化。

普陀鹅耳枥的保护进入关键阶段时,一个大胆的计划被提出,将它的种子送入太空,这是为了什么?

科学家们希望利用太空环境中的独特条件,帮助这个“地球独子”突破繁殖和适应性的困境。

2011年天宫一号伴随着人类的太空梦想升空,而普陀鹅耳枥的种子也搭载其中,这并非简单的实验,而是一场与时间和命运的赛跑。

太空的微重力、高辐射、强磁场等特殊环境,能够激发种子基因的自然变异,这些变异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但关键是找到其中适应性和繁殖力更强的变异基因。

科学家之所以敢于尝试太空育种,离不开之前的成功经验,在更早的试验中,航天育种技术已帮助许多作物实现优质改良。

比如“铁丰18”大豆产量高、适应性强,成功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进步,航空草莓个头更大,口感和抗病性也更优异。

种种成果证明太空育种是一项能够加速植物进化的高效方法,为濒危物种提供了全新的生存机会。

当然太空育种并非毫无风险,变异方向不可控,有时如同开盲盒,令人捉摸不透,因此实验回归地球后,科学家们需要精细筛选,寻找那些优良基因的种子。

并通过地面试验验证其实际效果,对于普陀鹅耳枥而言这些努力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一个遗传多样性极度缺乏的物种,每一个变异基因都可能是决定性的。

经过数年努力普陀鹅耳枥的太空种子培育已取得显著成果,种群数量逐步增加,这一物种从“独苗”发展到约4万株。

可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彻底解决,科学家们意识到种群的扩展还远远不足,遗传多样性的提升和野外环境适应性依然是未来的核心挑战。

太空之旅给普陀鹅耳枥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而接下来的任务则更加艰巨,如何让“地球独子”真正摆脱灭绝危机,重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

在太空育种取得初步成效后,科研人员迅速行动,将实验成功的种子培育成幼苗,并将这些幼苗种植在多个区域,包括普陀山的核心栖息地以及云南昆明植物园等地。

这种跨区域栽培的做法是为了分散风险,更为了寻找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不断试验他们逐步确定了一些普陀鹅耳枥更适合生长的地点。

如今普陀鹅耳枥的种群数量已从最初的独苗扩展到约4万株,分布范围也显著扩大,这一成果令人振奋。

但科研人员并未因此而掉以轻心,因为他们清楚,这些植株大多是克隆体,遗传多样性极其有限,无法真正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

为了让普陀鹅耳枥能够健康繁衍,他们开始尝试通过基因编辑和杂交技术,改善其遗传结构。

与此同时一系列野外适应性实验也在同步进行,科研人员挑选了一部分强壮的普陀鹅耳枥幼苗,将它们移植到自然环境中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比如自然灾害、虫害以及土壤条件的适应问题,这些都对普陀鹅耳枥的生存能力提出了考验,正是这些挑战,进一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了物种改进的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科研团队借鉴了其他濒危植物的保护经验,通过综合多种保护手段,他们希望在确保数量增长的同时,逐步提升普陀鹅耳枥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多样性。

普陀鹅耳枥的复兴是对一个物种的拯救,更是一场生态文明的实践,从“地球独子”到如今的“开枝散叶”。

它的命运转折依赖于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科学家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人与自然并非对立,只要采取科学的手段,人类完全可以在发展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从“地球独子”到“开枝散叶”,普陀鹅耳枥的故事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这是对一个物种的保护,更是对生态系统的守护。

通过科技创新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次次为濒危物种创造希望的可能,它提醒我们保护自然不仅是责任,更是为未来留下一份生机勃勃的答卷。

封面新闻2024-03-03发布的《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升 “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野外回归四千余株》

中国科普博览2023-01-18发布的《全世界曾仅剩一株!科学保护“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

来源:知史通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