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缅甸多地及周边国家受不同程度影响。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强震已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北京时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缅甸多地及周边国家受不同程度影响。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强震已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地震发生后,中国方面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派出多支救援队伍的同时,也接连送去救灾物资。如今,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已至,中国救援的情况如何?搜救现场遇到了什么困难?救援队伍之后的搜救方向又将如何呢?
从首个到达到首位救出
中国云南省毗邻缅甸,地震发生后不久,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迅速反应。29日清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套抵达缅甸仰光。来自中国的救援队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
随后,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中国公羊救援队、中国救援队相继派出人员支援,并陆续抵达缅甸震中区域。极目新闻记者也跟随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抵达地震现场。
物资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向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人道援助,包括帐篷300顶,毛巾被2000床,折叠床600张,以及可满足2000个受灾家庭使用的赈济家庭包等。
多位地震现场的华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强震导致曼德勒市周边的高速、桥梁、建筑大面积受损,只有一些小路可以供车辆行驶。在此情况下,中国救援队伍抵达现场后,利用手中工具立即展开救援。
3月30日凌晨,在缅甸内比都一家医院开展救援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器发现了坍塌楼层下埋压的一名幸存者,国家隧道应急救援昆明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采用“先上后下、后清前出”的方法展开营救,随后,一位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成功获救。
3月31日0时40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市的长城饭店救援点搜救出一名被埋压人员,该女性被困近60小时,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这是中国救援队抵达受灾最重的曼德勒地区后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极端高温、蚊虫困扰、缺乏大型机械
缅甸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尽管时值3月底,但仍受高温天气袭扰。气象数据显示,自3月28日至31日,几乎每天的最高气温都突破了40℃,这对震中地区的居民及救援队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日前,多位当地华人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地震导致他们所居住的房子倒塌或受损,加之余震不断,因此他们不敢在室内睡觉,只好在路边或院子外搭个简易的棚子、铺上毯子睡觉,或者干脆不睡觉。但是,蚊虫的出没让这一情况变得更为糟糕,有的人已经被蚊虫困扰多日。
据中国救援人员提醒,地震后一定要谨防疾病的传播,需要特别注意登革热和黄热病毒。资料显示,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流行。
幸运的是,这一问题在地震后第二个夜晚得到很大程度解决。多位当地居民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显示,他们已经住上了带有蚊帐的帐篷,电力和通讯尽管时断时续,但也在陆续恢复当中。
当然,对于救援人员来讲,搜寻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大量建筑成块倒塌意味着仅靠人力去挖掘的成本很高,需要大型机械支持。
由于道路受损严重,许多大型机械暂时无法进入震中区域。搜救人员只能靠现有的工具搜寻被困人员,面对接二连三的余震,救援人员还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与时间赛跑,中国救援一直在路上
截至北京时间3月31日上午,中国救援队伍已成功救出4名幸存者,其中3名成年女性(1名孕妇)、1名女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报道称,31日0时40分,中国救援队在长城饭店作业场地搜救出一名成年女性被埋压人员,这是中国救援队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5时37分、6时20分许、7时15分许,中国救援队、中国公羊救援队在天空公寓作业场地,通过切割、破拆、移除、绳索转运等救援技术,先后救出3名被困女性。目前,获救人员已经送医治疗。
极目新闻前方记者拍摄的视频显示,中国救援人员连夜搜救多日,陆续有新的被困人员被成功营救。
据中国公羊救援队成员所述,这里的援救人员已经3天3夜没有合过眼了。谈及救援感受,一位救援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迹象。尤其当看到有些被困者生命体征良好,可以敲击、跟救援人员对话,我们可以拉住他的手,提供生命支持的时候,我们也增强了救援的信心。”
据了解,中国救援队进驻曼德勒天空公寓救援现场已经超过13个小时,他们一直在持续救援中。该救援人员表示,希望队员们可以再接再厉,更多地发现与拯救生命。
极目新闻采访并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潮新闻等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