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龙头起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1 14:28 3

摘要:今年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28.6%,已经反超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悄然成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主角。这背后是源头创新的崛起,据医药魔方,2024年中国企业自研的进入临床的FIC(研发进度排名第一)创新药有120个,全球占比超过30%;中国创新药2015年仅占全

起初,人们还不相信这是一个创新药的春天(参见2月9日《医药翻身之年》热评榜前三的悲观言论)。

今年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28.6%,已经反超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悄然成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主角。这背后是源头创新的崛起,据医药魔方,2024年中国企业自研的进入临床的FIC(研发进度排名第一)创新药有120个,全球占比超过30%;中国创新药2015年仅占全球创新药首发4%的份额,到2024年接近38%。

群星璀璨,各有各的闪光点。ADC龙头乐普生物选择两条腿走路,也即(ADC/IO)国内商业化+(ADC/TCE)对外BD,2024年财报验证这一模式的可靠性,股价起飞。3月28日,乐普生物领涨生物科技。

迎接ADC/IO商业规模化。2024年,核心产品PD-1普特利单抗实现惊人的爬坡速度,同比增长300%,商业化全流程的跑通,为下一批核心产品MRG003、CG0070放量提供确定性。

迎接ADC/TCE对外BD常态化。今年开年临床前ADC 管线MRG007收获12亿美元BD大单,ADC技术平台Hi-TOPi、TCE技术平台TOPAbody将持续输出高潜力分子。

不仅是ADC头部,也是新晋效率之王,乐普生物2024年现金收支实现基本打平,2025年有望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的收支平衡。

01

ADC/IO国内商业化有望跑通

乐普生物销售团队超级能打,已跑通销售全流程。

销售费用率是考察Biotech运营效率的金标准,乐普生物一个商业化产品已把销售费用率降到较低水平,随着商业化规模扩大,预计销售费用率将很快接近传统药企水平。

普特利单抗2024H2销售额2.05亿元,环比增长116.7%,强劲的爬坡趋势,预示着天花板很高。截至2024年底,已在国内27个省份的采购平台上完成招标程序,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覆盖中国约81个城市,还将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

乐普生物通过普特利单抗搭建起覆盖全国的肿瘤药物销售渠道,既为后续重磅产品商业化做好铺垫,也为“IO+ADC/溶瘤病毒”联合疗法撒下大网。

现在有3个成熟的联合疗法组合。

普特利单抗+ MRG003(EGFR ADC)正进行治疗实体瘤的I/II期试验,关于R/M NPC的最新II期临床研究优异数据获入选2024年ESMO ASIA大会口头报告,ORR和DCR进一步提升至为66.7%和93.3%,且未出现预期外的安全性信号。基于优异的疗效数据,此联合疗法治疗线数将前移至一线,进一步探索其在HNSCC中的治疗潜力,II期临床研究数据预计将在2025年ESMO大会上公布。

普特利单抗+ MRG002(HER2 ADC)正进行治疗HER2表达实体瘤的II期试验,

已在治疗UC中观察到良好的数据,截至2024年4月,所有接受评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4.0%和89.0%,接受治疗时间最长的患者的PFS超过26.5个月,且仍在持续。

普特利单抗+ CG0070(溶瘤病毒)治疗BCG无应答NMIBC患者的I期试验获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免疫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基石,在免疫细胞浸润有限的肿瘤中通常效果较差,而溶瘤病毒可促进免疫细胞募集到肿瘤微环境中,逆转ICI的耐药性,因此溶瘤病毒和PD-1联用会产生更强的疗效。

联合疗法使IO、ADC和溶瘤病毒实现协同增效,放大各自的销售峰值。

02

下一个重磅MRG003稳了

MRG003有望即将成为乐普生物第二个商业化产品,重新提交的DNA已获得受理,并获得CDE纳入优先评审。监管机构目前正有序进行MRG003的临床及药学审核。

凭借优秀的临床数据,MRG003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R/M NPC)的关键注册性IIb期研究结果,入选2025年ASCO年会的LBA(重磅研究摘要)口头汇报。

MRG003的研发进度领先全球,将带来突破性临床价值。2023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II期研究数据显示:针对经铂类化疗及PD-(L)1治疗失败的2线R/M NPC患者,MRG003单药治疗客观缓解率(ORR)达55.2%,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6.2%;针对头颈部鳞癌患者(HNSCC),MRG003单药治疗的ORR和DCR分别达43%和8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总生存期(mOS)分别为4.2个月和11.3个月。

03
溶瘤病毒国内一哥

国内溶瘤病毒新兴疗法,乐普生物布局最领先,成药性最高。随着美国合作伙伴CG Oncology溶瘤病毒疗法Cretostimogene已经取得突破性疗效,乐普生物溶瘤病毒疗法CG0070在国内上市也将进入冲刺阶段。

2024年12月,CGOncology公布Cretostimogene(CG0070)治疗高危卡介苗无应答非肌层侵袭性膀胱癌(NMIBC)III期临床BOND-003试验数据,74.5%(82/110,95%CI,65.4%-82.4%)的患者在接受过Cretostimogene的单一疗法治疗后,曾经在任一时刻达到过完全缓解状态(C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在超过27个月后仍未达到。在安全性上,未见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或者死亡病例。97.3%的患者完成了所有治疗,依从性良好。

Cretostimogene在BOND-003中取得的mDoR数据优于PD-L1抗体等其他疗法的历史数据,验证在膀胱癌中的临床优效,还将发掘对更多瘤种的治疗潜力。

CG0070于2025年1月获CDE授予BTD。中国I期爬坡已完成入组,将与CDE进行单药注册路径的沟通。

04

ADC/TCE对外BD常态化

据医药魔方,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3575 个,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首位。目前大多数创新药仍处于临床I期,占比58%。随着MNC重仓中国创新药,并且引进重点转向创新成色更高的早研管线,整个Biotech原先没有计入估值的临床早期管线都将迎来价值重估。

乐普生物通过两次大额对外授权,验证BD常态化的能力。靶向Claudin 18.2 ADC的CMG901,2023年2月以11.88亿美元将全球权益授权给AZ,ADC技术平台和分子疗效得到MNC认可;针对消化道癌的潜在同类最佳ADC MRG007,2025年1月以超12亿美元将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授权给Arrivent。

BD常态化的底层支撑在于两大新型技术平台。

ADC技术平台Hi-TOPi已诞生两款全球FIC或BIC潜力的ADC分子。MRG006A (GPC3-ADC)中国I期临床入组中,美国IND已获批,其临床前研究中,在多种CDX模型及HCC PDX模型中展现出强大的剂量依赖性的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在探索性毒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MRG007高度靶向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细胞结合与内化、更强的细胞杀伤力,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首个IND申请,初步临床开发重点为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临床前数据预计将在2025年4月的AACR年会上呈现。

TCE技术平台TOPAbody可同时启动TCR信号和共刺激途径,将T细胞激动活性局限于肿瘤微环境中,避免潜在的外周免疫激活引起的毒性作用。CTM012是潜在同类最佳TCE三抗,具有严格的肿瘤抗原依赖性,有效抑制免疫“冷肿瘤”,拥有宽治疗窗、安全性高的特点,即将进行中美IND申报。

每家成功的创新药企都有自己特质,乐普生物不仅自研技术平台可持续输出BD种子,还拥有超越大多数Biotech的高超商业化效率,以及独门武器溶瘤病毒疗法。各种优势因素协同增效,乐普生物势必将最大程度分享IO/ADC/TCE的创新浪潮红利。

来源:阿基米德Biotec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