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剧中却硬是被编剧给魔改,不仅退居女二,还加入了原著中根本没有的人物——夏凤华。
《北上》大结局,从一开始被骂得轰轰烈烈,到大结局的温馨催泪。
收获了一波好评。
我想问的是,你真的看懂《北上》了吗?
《北上》最开始开播,被人骂完全不尊重原著。
原著中马思艺是个小老太太,可剧中却把她改成了一个少女。
而且她在原著中应该算是女主。
在剧中却硬是被编剧给魔改,不仅退居女二,还加入了原著中根本没有的人物——夏凤华。
从剧情到人物,再到演员。
观众那是骂了又骂。
而编剧赵冬苓则表示,女主角夏凤华,其实是她写着写着发现马思艺无法承担女主角的任务,而从头加进来的。
加入夏凤华,只是为了让故事更贴近当代观众的情感锚点。
而面对把原著女主改成女二号的争议,赵冬苓澄清不仅原著没有中没有女主,其实剧中也没有女主。
白鹿也是在剧组在很后期才定下来的。
所以根本不存在为了白鹭修改剧本,导演姚晓峰的大量二次创作也为剧本注入影像的呼吸。
而直到整部电视剧看完,观众也惊呼:编剧实在太牛了。
《北上》这部剧确实没有女主。
《北上》的终极隐喻,其实是夏凤华与大运河的命运交响曲。
夏凤华就是大运河。
编剧用了拟人的叙事手法。
把大运河具象化,看成了夏凤华。
小时候的夏凤华,天真快乐,无忧无虑,每次一出现,她笑得最开心,跑得最欢实。
就像那时候的大运河,也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它养育着花街这一番老小,普通的人们都靠着大运河过上了好日子。
而慢慢长大的夏凤华,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烦恼。
她皮肤黝黑,牙齿不齐,长得一般,学习也不好。
总之各种烦恼接踵而至。
而这时的大运河,也开始出现问题。
首先是遭到高速开通的冲击,依靠大运河过活的人生活艰难了起来。
运河的水也被污染变黑了。
之后,夏凤华长大,名落孙山,她跟着谢望合北上。
开启了自己的命运之旅。
而这时的大运河,也开始了治理,试图重新焕发生机。
夏凤华最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业成功。
而且人也像是浴火重生一样,不仅变漂亮,还变得稳重成熟,整个人散发着魅力。
虽然又遭遇了重病的侵袭,但好在最后还是治好了,还收获了和谢望合的爱情。
而这时的大运河,也申遗成功发展,旅游业在此繁荣。
这样一看,夏凤华确实就是这条大运河,她在剧中的前半生,跟大运河的命运简直一模一样。
她生动地诠释了大运河的兴衰起落。
而谢望合就是守护这条运河的人。
望合,望河,运河和守护运河的人最终永远在一起。
这样一解读,观众纷纷夸赞编剧真是太厉害了。
夏凤华和大运河,简直就是同频共振。
有人说夏凤华在剧里的表现过于圣母。
但其实,她只是新时代的运河精神传承者罢了。
大运河是沉稳的,智慧的,包容的。
而夏凤华也是这样的。
在激烈的外卖行业竞争中,她没有随波逐流选择恶意内卷,而是以合作共赢的思维破局。她像运河一样,不疾不徐,却始终向前流动。
在谢望合只顾效益,不顾骑手安全制定规则时,她也不敢苟同。
坚持提高骑手意外险额度,甚至愿意自掏腰包补贴。
有人说她这样太圣母,但其实,她从底层来,比谁都清楚——底层劳动者的安全,才是行业长久发展的根基。
她心胸宽广,把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优秀员工放走,不是因为软弱。
而是她太明白,真正的领导力,不是拴住人,而是成就人。
员工有更好的发展,她不会阻拦。
就像大运河,它包罗万象,一直在默默滋养着两岸的人们,却不占有任何一粒沙。
大运河,从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夏凤华的商业哲学:不争一时快慢,拒绝恶性竞争!
来源:小小花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