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月份,龙岩市学生被骗报警警情共24起,其中刑事警情19起、治安警情5起,主要诈骗类型为虚假网络游戏交易类10起、冒充公检法类7起、刷单返利类4起等,从受害人被骗的引流方式上看,学生浏览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导致被骗的占比超过58.33%,被
1
学生被骗警情汇总
2025年1月份,龙岩市学生被骗报警警情共24起,其中刑事警情19起、治安警情5起,主要诈骗类型为虚假网络游戏交易类10起、冒充公检法类7起、刷单返利类4起等,从受害人被骗的引流方式上看,学生浏览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导致被骗的占比超过58.33%,被骗总金额达23.18万元。
学生被骗不仅会对学生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特别是不富裕家庭可能因此影响正常生活,更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造成极大影响。
2
学生被骗典型案例
案例一(虚假游戏交易):李同学(化名)报称其在快手上看直播,直播间内提及可以领游戏皮肤,按要求操作后客服称其是未成年,要配合处理不然父母会坐牢,自己也上不了大学。之后有个自称是杨警官的跟其在快手上视频通话,按对方要求操作后,共被骗1.3万元。
案例二(冒充公检法诈骗):陈同学(化名)用其母亲手机玩快手,期间有陌生人添加其快手账户,对方自称是警察,恐吓陈同学:“涉嫌泄露明星身份信息,需要配合调查”,随后陈同学通过视频共享屏幕,按照对方提示操作转账,共被骗5253.5元。
案例三(虚假购物诈骗):张同学(化名)使用其母亲手机时,在小红书APP上有陌生人和其私聊,对方称要向张同学购买“小马宝莉”卡片,后续对方添加其母亲微信,再通过微信引导下载“Classin”软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引导张同学操作后转走其母亲银行卡中4974元。
案例四(虚假网络交易服务诈骗):许同学(化名)在家中上网时,认识一名自称是王者荣耀主播的人,并在QQ上与其聊天,后对方称可以送游戏点券给许同学,许同学按照对方的要求把其母亲的农商信用卡号、手机号码、验证码告诉了对方,之后对方将其母亲的农商银行信用卡绑定至京东商城并在京东商城上购买物品,其母亲发现农商银行信用卡被扣款消费4829.5元。
案例五(虚假粉丝福利诈骗):王同学(化名)玩快手时看到一条视频称可以领取明星周边。王同学联系对方后被邀请进QQ群,按群通知操作后群管理员称王同学侵犯明星隐私涉嫌违法,要求王同学根据要求打开视频屏幕共享否则将报警,最后王同学按照对方要求通过支付宝转账给指定账户,共被骗11998.85元。
案例六(刷单返利诈骗):张同学(化名)在玩抖音时刷到一个刷分平台视频介绍刷分后可以返现,随后张同学点击视频评论区链接下载了刷分APP,客服称按3个步骤操作后最高返现400元,张同学按客服要求步骤完成第1个任务后返现10元,第2个任务预存300元后返现330元,第3个任务充值1000元后发现没办法提现,客服称因操作失误还需完成额外操作后才可体现,张同学按照客服要求通过发小额红包多次转账共计5960元,最后共计被骗6920元。
案例七(冒充熟人诈骗):李同学(化名)将其微信号借给网络上认识的好友用做视频号点赞,随后李同学经朋友询问发现有人冒充其身份骗其微信内好友的钱,经民警核实后其微信好友共计被骗1850元。
诈骗手段花样繁多,家长及学生务必警惕游戏交易、免费送皮肤、冒充警察、冒充律师等诈骗,要求如下:
2.家长不告知学生支付密码,对支付软件使用应用锁,尽量不将绑定银行卡、支付软件的手机给学生使用;
4.家长要跟学生强调任何司法机关都不会网上办案,凡是遇到有陌生人告知学生已犯法时,不要害怕轻信,要及时告知家长。
来源:文县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