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0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共同探讨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
2025年3月30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共同探讨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
会议伊始,由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申和作2024年学会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随后,学会领导为优秀分支机构和优秀工作者颁发奖杯与证书。
其中,中医药文化产业分会继去年再次荣获优秀分支机构三等奖,展示了其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
此外,分会的两位同志刘紫玉与杨乾锐荣获“2024年度优秀工作者”称号,刘紫玉同志更是连续三年获得此项荣誉,彰显了她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优秀分支机构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各自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这不仅促进了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学习与借鉴,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朱佳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强调了学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也发表了讲话,指出了当前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最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志勇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做好青年培养,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活跃。特别是在义诊和科普结合方面,要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维护公众健康等。
王志勇会长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他表示,数字中医药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中医药创新的需求,必须着力打造数字中医药,继续发挥好人才荟萃和横向沟通的优势,积极参与地方行业信息化研究制定和咨询论证。
他还提到,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信息学会必须肩负起信息技术的学术引领作用,推动交叉融合,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和群众,展现信息学会的时代价值。同时,学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会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更为未来的中医药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药文化产业分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自身影响力和服务水平,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文化产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