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心沂志”志愿宣讲团“弘扬沂蒙精神,践行青春使命”为主线,深入社区、校园、青少年宫、养老院及线上多个平台,开展系列红色文化宣讲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举办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逾千人次,为传承红色
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心沂志”志愿宣讲团“弘扬沂蒙精神,践行青春使命”为主线,深入社区、校园、青少年宫、养老院及线上多个平台,开展系列红色文化宣讲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举办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逾千人次,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注入青春动能。
(医心沂志志愿宣讲团总结大会)
扎根基层社区,赓续红色血脉
宣讲团以社区为阵地,以创新形式推动沂蒙精神融入群众生活。团队先后走进古槐街道西门社区、北门小区、铁塔寺社区、县前街社区等,开展“沂蒙情韵,剧映社区”、“沂蒙典范,社区传颂”等沂蒙精神主题宣讲活动。红色故事宣讲、沂蒙军体拳展演、老党员口述历史、红色观影等多元化形式,居民在互动中感悟精神力量。其中,北门小区老党员袁奶奶的深情讲述,让“军民鱼水情”的奉献精神跨越代际;两次问卷调查活动累计收回有效问卷40余份,建立了“沂蒙精神信息库”,为后续宣讲提供数据支撑。
(社区宣讲时刻)
针对青少年群体,团队走进济宁市青少年宫、惠民县第三中学等地,开展“心向沂蒙,志在宣讲”、“沂蒙薪火,青春传递”等活动。通过红色故事课堂、微电影展播、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寓教于乐,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在蓝天幼儿园的“沂蒙童心”活动中,孩子们以画笔描绘红色记忆,在游戏中播撒信仰种子,展现出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图景。
(济宁市青少年宫大合照)
深耕校园阵地,厚植家国情怀
在校内,“医心沂志”团队以主题团日、观影会、读书分享会等为载体,推动沂蒙精神与医学人文教育深度融合。2024年11月,“红色沂蒙,青春志向”主题团日活动覆盖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多个团支部,通过理论宣讲与红色场馆实践,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2025年3月,“光影铸魂,影映沂蒙”观影活动通过《沂蒙六姐妹》再现革命年代军民同心的场景,学生们积极分享感悟,践行誓言使命。此外,“书卷映沂蒙”读书分享会以《沂蒙红色文化故事》为媒,架起代际对话桥梁,激励青年将红色精神融入医学实践。
(校内沂蒙精神主题宣讲系列活动)
团队还联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翻转课堂”特色活动,通过史料研读、情景演绎,实现红色基因与专业育人的有机融合。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实践促学、以情怀育德,为医学教育注入红色动能。
(校内沂蒙精神主题系列翻转课堂)
创新传播形式,拓展精神辐射
面对数字化趋势,团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双轨宣讲模式。2025年1月,宣讲团成员李新齐通过腾讯会议开展“弘扬沂蒙精神,志愿点亮世代”线上活动,讲述红嫂明德英的感人事迹,吸引百余人参与聆听;同年2月,“沂蒙童心,青春育梦”活动走进滨州文昌苑社区,以儿童视角解读红色精神,让爱党爱国的种子在新一代青年心中落地生根。
(创新式多元化宣讲时刻)
在高校联动方面,团队携手周边院校举办“沂蒙同心,青春奉献”系列活动。通过“沂蒙感悟便利贴”“红色留言板”等创意形式,吸引学生书写誓言,构建校园“红色风景线”;深入宿舍宣讲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声”入人心,搭建校际传播桥梁。
(“红色风景线”)
践行志愿初心,彰显青年担当
五个月来,“医心沂志”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从颐养中心的“沂蒙山歌”慰老活动,到社区多媒体屏幕台前的精神宣讲,志愿者们以仁心与担当,荣获5次表扬信表扬推荐,将红色精神理论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
“沂蒙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青春的灯塔。”正如宣讲团队长李新齐在主题讲座中所言,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信仰为炬,照亮传承之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未来,“医心沂志”志愿宣讲团将继续扎根基层、创新形式,为弘扬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