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为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增强公众对捐献事业的认知与支持,进一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3月31日上午,由省红十字会、省卫健委主办的“博爱陇原——生命·希望”2025年甘肃省遗体和人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为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增强公众对捐献事业的认知与支持,进一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3月31日上午,由省红十字会、省卫健委主办的“博爱陇原——生命·希望”2025年甘肃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甘肃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任进全,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翔,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刘爽,团省委一级调研员蒋波出席活动。
捐献者家属代表,省民政厅、省卫健委、团省委、省红十字会、兰州大学、兰州城市学院以及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红十字爱尔眼库、兰州市红十字会、兰州福寿园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医务工作者、医学生、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共计260余人参加活动,共同礼赞生命,铭记捐献,传递希望。
与此同时,白银、武威、天水、定西、张掖市红十字会同步在市级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集中缅怀纪念和宣传活动。
全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活动
鲜花簇拥,草木含悲。活动在深情的提琴合奏和诗朗诵声中拉开了帷幕,全体人员肃立,面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默哀祈福。兰州城市学院青年志愿者在情景演绎《让世界记住我》中,从那些平凡又伟大的捐献者及家属们视角,讲述了捐献者爱心传递、生命接力的感人故事,现场每一位观众无不动容。
伴随着兰州大学志愿者的小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歌声,现场人员依次向纪念碑献上鲜花,以表达对捐献者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的崇高事业,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紧密相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任进全在缅怀辞中向伟大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向捐献者家属们致以了最诚挚的感谢。同时,他呼吁全社会及广大志愿者以捐献者为榜样,积极弘扬和传递大爱精神,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齐心协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人体器官捐献的良好氛围,带动更多心怀热忱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队伍中来,用心、用情、用力,让生命的接力棒不断传递。
“云端追思”促进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营造捐献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全省于3月15日至4月15日组织开展“2025年甘肃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活动”。除线下缅怀纪念活动外,还将开展线上三大“云端追思”活动。
一是搭建“博爱陇原 生命·希望——2025年甘肃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线上纪念堂”,通过主流媒体平台为捐献者创建专属纪念页面,民众可进入平台,通过线上献花、点烛等方式,表达对捐献者的缅怀与敬意;二是围绕《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甘肃省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捐献常识进行科普宣传;三是开展“生命故事”征集活动,面向捐献者家属、医护人员、受捐者、医学院校师生等征集与捐献相关的感人故事、回忆片段,在主流媒体进行发布展播,让更多人了解捐献背后的温暖与力量。
全省捐献的志愿者达11.78万人
据了解,甘肃省自2003年开展遗体捐献、2013年开展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在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的不懈努力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完善。2024年,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省民政厅、团省委、省红十字会等14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全省实现公民逝世后遗体捐献170例,器官捐献108例,捐献大器官312个,角膜220枚,全省志愿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已达11.78万人。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质效,甘肃省红十字会还启动实施了“博爱陇原·生命接力”人道服务项目支持计划,以项目委托形式支持市州,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宣传和人道关怀服务。
来源:美好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