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代人守护 董朴垞著作手稿由后人捐赠浙江图书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1 19:58 2

摘要:3月31日上午,瑞安名贤董朴垞先生著作手稿捐赠仪式暨《中国史学史长编》《孙诒让学记》学术座谈会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举行。董朴垞家属代表董大江先生、董毅女士,以及瑞安政协文史委主任俞彪、南开大学教授乔治忠、宁波大学教授钱茂伟、温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光熙等多位业内

3月31日上午,瑞安名贤董朴垞先生著作手稿捐赠仪式暨《中国史学史长编》《孙诒让学记》学术座谈会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举行。董朴垞家属代表董大江先生、董毅女士,以及瑞安政协文史委主任俞彪、南开大学教授乔治忠、宁波大学教授钱茂伟、温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光熙等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捐赠环节中,董朴垞的侄子董大江、侄孙女董毅作为董朴垞先生的后人代表向浙江图书馆捐赠董朴垞先生手稿及謄清稿,共计150册加11包资料。浙江图书馆馆长胡海荣接收捐赠,并向他们颁发捐赠证书。

董朴垞先生是温州瑞安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潜心研究国学,对乡邦文献研究作出巨大贡献。本次捐赠的手稿是董朴垞先生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与智慧。其入藏浙江图书馆,将极大地充实馆内史学文献馆藏,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珍贵的一手研究资料,填补部分史学研究方向的空白。

珍贵手稿得以留存至今,离不开董朴垞先生弟侄两代人的精心呵护。1981年9月19日董朴垞过世后,其四弟董铁铮和长子董笑云用麻袋将董朴垞遗著全部运到丽水家中。此后,董铁铮以整理兄长遗著为己任。1998年,董铁铮在丽水家中将完成的整理稿《中国史学史长编》《孙诒让学记》捐赠给温州师院图书馆。1998年8月董铁铮过世后,遗著由董笑云收藏,他抽空整理了其父编纂的《董朴垞年谱》。2017年,年龄渐大的董笑云对手稿进行妥善分配,小心保存。如今,董朴垞先生的后人秉持化私为公的精神,将这些凝聚家族守护心血的手稿捐赠给浙江图书馆,让珍贵的学术遗产得以更广泛传承。

陈光熙、钱茂伟长期深耕于董朴垞先生手稿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成果斐然。陈光熙先生精心整理点校的《孙诒让学记》,于2022年12月由研究出版社付梓问世;钱茂伟先生潜心整理点校的《中国史学史长编》,在2024年12月由崇文书局出版发行。值此董朴垞先生手稿捐赠的契机,两位怀着对学术传承的热忱,向浙江图书馆、瑞安中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杭州高级中学文史馆等单位慷慨捐赠新书。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图书馆此前已收藏一批董朴垞先生的手稿。此次新书捐赠,进一步紧密了各文化机构与董朴垞先生学术成果间的联系,深度挖掘其学术价值,极大地提升了各馆在史学研究领域的文献服务能力,为学界及广大史学爱好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全面的研究资料,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童圣江告诉记者,董朴垞先生后人所捐赠的著作手稿,是作者亲笔书写的原始文献,未经后人整理编辑,这类原始文献可以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精髓,包括创作思路、修订过程等细节,再加上这批手稿保存得非常完整,也显得尤为珍贵。

未来,浙江图书馆将妥善珍藏、精心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加大对其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力度,借助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利用这些资源,推动董朴垞先生的学术思想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的传播。

来源:杭州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