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末,千里冰封的冬季,我的爸爸、妈妈经团部和师部领导批准同意,从此结束20多年从事西北边疆兵团战士生涯,返回内陆祖籍河南老家,前往平顶山市区工作。我和弟弟随从前往。)
我出生在新疆兵团,小时候的家在基层连队。
(1986年末,千里冰封的冬季,我的爸爸、妈妈经团部和师部领导批准同意,从此结束20多年从事西北边疆兵团战士生涯,返回内陆祖籍河南老家,前往平顶山市区工作。我和弟弟随从前往。)
2020年春节前一星期,我在手机看到一个横版小视频,我听出来主播口音应该是“上海”,主播说是他家里已经“屯粮”,还说了一些情绪低落和对人世间充满晦暗的言辞……我感到大惊小怪又莫名其妙,感觉一切的一切,还是那样平平静静。
本文作者自拍图片
此时正是春节假期临近时期,我走在街道上,脑海里闪过我的手机小视频中那位上海口音主播的“预言”,我发现眼前的大街小巷上置办年货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烈,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不测。我与老公已经商量好了,春节回农村老家过年,我们不需要准备年货。
2020年农历春节前的1月23号早上,我和老公还有孩子乘坐长途汽车站的长途大巴前往豫东农村河南老家过年。事先,在网上购买好过年的糖果,因为,农村的糖果档次低,充满浓郁的乡土文化。公公婆婆嘱咐我们回农村过年,什么也别买,农村集市上各种食品应有尽有,再说,路途遥远,坐车带东西操心,不如简单出行轻便身心。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春节时期的一日三餐与河南平顶山市区的城镇居民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整天就是吃一些煎、炸、炖等等的食物,还有甜的发腻水果。在农村过年也有不好的,就是整天面对农村的乡土气息,让内心古板、发闷的生活环境。
网络图片
一年一度的春节,与长辈们相聚,一股温暖的亲情拉近了距离。我是在新疆兵团出生成长的,一直在河南平顶山市区生活,不会在农村厨房做饭,包括烧柴火炉。农村文盲婆婆通情达理,在这方面从没有为难过我。我也曾经听到小姑和婆婆低声议论,后面邻居两口子已经自立门户,特别是媳妇,根本没有婆婆照顾一日三餐,只有我可以做到整天等着婆婆在厨房忙碌做饭,我等待吃饭。我的耳旁也飘过婆婆的的异议:往后,婆婆照顾媳妇的时代来临了。(我不是吹捧我婆婆的先见之明或者预言能力,从我之后的农村,就是婆婆照顾媳妇的时代。)
大年初二这天一大早,7点之前醒来,因为农村没有暖气,我暂时在床上看手机小视频,在媒体中得知“新冠肺炎”(当时的名称是医学学术语,读起来复杂,后来简化)已经传播,武汉已经封城。这时,我猛然回想,春节前一星期我看到一个横版小视频,感觉此播主预测的还算准确。
大约半小时之后,我听见公婆家院子内的狗在狂叫,说明有陌生人来访。随即,传来公公与一位男性亲友的对话,我知道,是来串门走亲戚,刚进院子大门寒暄几句就慌慌张张说是,赶紧回去如果不及时返回就没有通行的道路。在厨房忙碌的我婆婆来不及迎客,就听见我公公向我婆婆传话:××已经走了,根本拦不住……
网络图片
随后,在堂屋传来在忙碌早饭的婆婆叫起床的声音。我和老公,还有孩子赶紧起床刷牙洗脸,准备着吃早饭。河南豫东农村的冬天,天气不算太冷,空气中多多少少笼罩着清冷的气息。正在这时,公婆家的农村院子外面的西侧高压电线杆高处3、4米的位置悬挂着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村领导的喊话声;大意是:本村村民宅在家里,春节期间亲友之间相互走动联络感情等乡土人情的聚会免除……农村村庄之间的道路挖坑,防范不自觉者,把国家制度当耳旁风。
早饭结束之后,那位刚才来访亲友回到家的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即刻打来电话说是,返回途中经过一条四通八达的道路时,发现有村领导带领村民在道路正在挖坑而阻止和防范不自觉者把“疫情”不当回事,把“扛疫”措施当耳旁风者;亲友还说差一点被“阻止”在半道上,还要麻烦自己村庄的领导的及时协商解决返回家中。
吃早饭时间结束之后,我的在电视机看到一则电视节目,是指导戴口罩的公益广告。无论电视还是手机上,到处是全民戴口罩的视频。包括北京天安门国旗手的军人,戴着口罩升国旗的帅气姿态。(这类公益广告一连播放好多天)
回到农村婆婆家刚4、5天的时间,猛然在手机和电视上看到和听到“新冠肺炎”这个简化的新词语;似乎是人类在遭遇一场来势迅猛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空气传染。
网络图片
早饭之后,紧接着,我的在电视看到,指导戴口罩的公益广告。无论电视还是手机上,到处是全民戴口罩的视频。包括北京天安门国旗手的军人,戴着口罩升国旗的帅气姿态。
网络图片
看到这些公益广告,我就明白,全民带口罩的时代猛然来临。
来源:虎骐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