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无废日”来了,我国城市表现如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1 22:19 2

摘要: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计划建设3700余项工程项目,投资超过1万亿元,吉林、重庆等19个省份积极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各地以机关、企业、学校为

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计划建设3700余项工程项目,投资超过1万亿元,吉林、重庆等19个省份积极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各地以机关、企业、学校为对象,累计建设了2.5万余个“无废细胞”,逐步形成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的“无废”文化传播链。

围绕“无废城市”建设、传播无废理念,各地做出大量探索和创新实践。一起来看看:

江西: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典型案例发布

3月30日,2025年江西省“国际无废日”主场活动发布了包括景德镇高新区推进废瓷无害化、赣州家具行业绿色转型等35个“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典型案例,涵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农业固废治理、社会共建等9个类型。活动还发布了赣州市“无废钨业”“无废稀土”“无废家具”评价指标。自2019年江西省成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省份以来,2022年九江、赣州、吉安、抚州4个城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入选城市比例居全国第一方阵。

上海:发布2024年度“无废指数”

“国际无废日”当天,上海发布2024年度“无废指数”,同时发起长三角区域的“无废城市”共建共治倡议。2024年全市“无废指数”为85.73,与2023年的85.21相比稳步提升。“无废指数”指标体系覆盖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农业废弃物、市政污泥等七大类,主要从优先减量化、充分资源化、全程无害化和治理现代化四个方面、12项关键指标开展评估。

2024年,上海已成功打造371个“无废城市细胞”,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还将新增至少200个此类细胞,以推广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及促进循环利用。同时,上海市积极鼓励大型企业成为“无废集团”,发挥行业带动作用,助力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重庆:明确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目标

2022年以来,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并与四川省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已初步形成跨区域共建示范引领。日前,《重庆市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2024-2027年)》发布。《方案》明确了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目标,到2027年,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75%,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累计建设“无废细胞”5000个以上。

接下来,重庆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危废填埋处置占比、“新三样”(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固废环境监管、“废库品重新”(危险废物、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重金属、新污染物)风险防控、“巴渝治废”数字化建设、川渝“无废城市”共建、“无废城市”全民体系建设等十大行动,涉及31项工作任务。

据了解,为将“无废”理念和行动转化为生态环境“无废”的现实图景,生态环境部还将通过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进展评价办法,引导参与城市和地区在实施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具体工程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工业、生活、建筑和农业等领域的固体废物实际问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敦煌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