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梳理及投资布局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0:25 3

摘要: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突破和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是主要驱动力。未来几年,随着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的深化,智能驾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突破和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是主要驱动力。未来几年,随着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的深化,智能驾驶技术将进一步普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一、产业链

智能驾驶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包括汽车芯片、传感器、高精地图与定位、云平台、软件算法等;中游为系统集成与整车制造,包括Tier1供应商、整车制造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下游为应用与服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汽车芯片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对汽车芯片的需求日益旺盛,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增长显著。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850亿元,较上年增长6.9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950.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格局分散,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阵营:国际巨头、本土企业和新势力。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主导地位,尤其在高端芯片领域。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在中低端芯片领域逐步形成竞争力。新势力:科技巨头凭借资金、技术和生态优势,积极布局汽车芯片领域,未来可能对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车载摄像头

随着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我国车载摄像头需求不断扩大,带动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增长显着。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显示,中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由2020年的4263万颗增长至2023年的7200万颗,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商业化应用,车载摄像头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为市场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将突破1亿颗。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车载摄像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从最初的行车记录、倒车影像逐步延伸到智能识别和ADAS辅助驾驶等功能。中国车载摄像头重点企业主要包括欧菲光、舜宇光学、德赛西威、豪恩汽电、联创电子。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传感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中国智能传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36.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795.5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其余市场参与者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激光雷达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升级,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应用渗透率提升、以及机器人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75.9亿元,2024年约为139.6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0.7亿元,2026年达到431.8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2年,激光雷达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中,禾赛科技以47%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激光雷达总营收榜首;图达通依靠蔚来汽车的持续出货,以15%的市场份额夺得第二名;法雷奥、速腾聚创分别以13%、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第四;览沃科技(Livox)市场份额排名第五,占比5%。

数据来源:Yole、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高精地图

高精地图在智能驾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2021年以后随着L3车型密集上市,更多的智能网联汽车会搭载高精地图,高精地图市场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高精地图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高精地图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左右。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高精地图市场规模将达65亿元。

数据来源:AI车库、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高精地图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百度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8.07%,排名第一。其次分别为四维图新、易图通、高德、Here,占比分别为21.61%、16.15%、13.07%、7.80%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全球市场规模

日益增长的安全问题和汽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等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渗透和接受,推动了全球市场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为15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9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738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BAT等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达3301亿元,同比增长14.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逼近45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驾驶渗透率情况

当前,国内量产乘用车的自动驾驶等级正从L2向L3+级别过渡。L1渗透率约为24%。L2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最为成熟,渗透率约为51%。L3和L4渗透率分别为20%和1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自动驾驶汽车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高。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实现高阶智驾车型销量

NOA通常被称为“领航辅助驾驶”或“高阶智能驾驶”。按应用场景分,NOA分为高速NOA和城市NOA。2024年具备高速NOA能力的车型增多,共涉及50个车型、109个款型,销量增长迅速,累计超过60万辆。2024年具备城市NOA能力的车型共涉及65个车型、236个款型,2024年销量累计超过210万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高阶智驾销量排名

2024年高阶智驾市场呈现出理想、问界、蔚来等品牌主导的格局,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均处于领先地位。极氪、小米等品牌正在快速追赶,而乐道、零跑等品牌则在智驾功能上仍需进一步提升。随着技术降本和算法成熟,高阶智驾功能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出行限制及出行减少,2020年至2022年中国乘用车智慧出行服务市场规模较为波动。2023年疫情全面解封,乘用车智慧出行服务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出行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乘用车智慧出行服务市场规模3194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智慧出行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网约车市场份额最大,2024年网约车市占率78.3%,网约出租车、顺风车市占率分别为12.5%、9.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出租车有望为乘客带来更经济安全的出行体验,推动中国智慧出行市场的增长。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