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天气多变化,高低温差可以达到二、三十度,造成许多人感冒,请各位多保重。并且,希望您能够尝试用以下不同的方式来对治感冒。英文有句古老谚语” Feed a cold, starve a fever”,中文翻译成,饿治发烧,食治感冒。
最近天气多变化,高低温差可以达到二、三十度,造成许多人感冒,请各位多保重。并且,希望您能够尝试用以下不同的方式来对治感冒。英文有句古老谚语” Feed a cold, starve a fever”,中文翻译成,饿治发烧,食治感冒。
“饿治发烧,食治感冒”这句谚语强调了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饮食,以促进健康恢复的智慧。现代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特别是在断食增强免疫力以及感冒时温补的方面研究。同时,本文也特别附上消炎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文章。
科学与传统的双重验证
1.发烧时断食的科学基础(饿治发烧)*免疫增强:2014年《Cell》期刊研究指出,短期断食(48-72小时)能促进干细胞再生,提升白血球活性;2020年《Nature》研究更发现,断食可激活”自噬作用”(autophagy),清除受损细胞,直接增强抗病毒能力。
*中医观点:发烧属”阳明热证”,《伤寒论》建议清热为主,减少脾胃负担。清代名医吴鞠通亦强调”热病少食”,避免谷气助热。
小孩发烧时,吃不下东西是自然反应,身体希望全力抗病毒,不愿意耗费体力去进行"消化工作",所以肚子暂时不会感到饿,家长无须硬逼孩子吃东西。
除此之外,在没有发烧的时候进行断食,会得到哪些好处?
A.断食帮助免疫细胞的更新
断食能促进骨髓中新的白血球生成,有助于更新免疫系统,提高对抗病原体的能力。相关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断食能重启免疫系统,发表于《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
B.断食减少发炎反应
断食能降低体内发炎标记物,减少慢性发炎,从而减轻免疫系统的负担。相关研究:多项研究显示,断食能降低C反应蛋白(CRP)等发炎指标。
2.感冒时温补的实证效果(食治感冒)以色列鸡汤疗法(含蒜、洋葱、姜)被《胸科杂志》(2000年)证实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减轻发炎。中医针对风寒感冒的”桂枝汤”或”姜枣茶”,透过辛温解表促进排汗,现代研究(2017年《Phytomedicine》)显示,其能调节IL-6等发炎因子。
消炎药对肠道菌群的危害及副作用
消炎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虽然能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肠道菌群造成负面影响,并引发其他副作用。
A.对肠道菌群的危害:
破坏菌群平衡:根据2018年发表在《Microbiome》期刊的研究(Impact of NSAIDs on the Gut Microbiome),NSAIDs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减少有益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致病菌(如某些梭菌)的比例,导致肠道屏障功能下降。
B.引发肠漏症:
2020年《Gut Microbes》的一篇研究指出,NSAIDs会损伤肠道黏膜,增加肠道通透性(”肠漏症”),使毒素和细菌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炎症,进一步加重免疫负担。
C.影响代谢健康: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短链脂肪酸(SCFAs,如丁酸)的生成,这些物质对肠道健康和免疫调节至关重要。
常见副作用:
A.胃肠道不适:
如2016年《美国家庭医师杂志》研究,NSAIDs可能导致胃痛、溃疡甚至胃出血,尤其在空腹服用时风险更高。
B.肝肾负担:
长期使用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特别是对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C.免疫抑制:
2014年《皇家学会报告B辑》提到,过度使用感冒药或消炎药可能延长病毒存活时间,因为发烧被压制后,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原。
D.过敏反应:
部分人可能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过敏,服药后可能会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副作用提醒我们,消炎药虽然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可能以牺牲肠道健康和免疫力为代价,长期使用需谨慎。
来源:乐饭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