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种铁锅别用,释放重金属被称“毒铁锅”,建议尽早换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2:08 2

摘要:尤其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铁锅,选错了不仅粘锅难用,还可能悄悄释放重金属,变成危害家人的“毒铁锅”。

都说“民以食为天”,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做饭的工具也可能藏着健康隐患!

尤其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铁锅,选错了不仅粘锅难用,还可能悄悄释放重金属,变成危害家人的“毒铁锅”。

这一期@美家和大家聊聊,厨房里哪些铁锅必须“拉黑”,怎么避开这些坑,以及如何挑到一口安全又耐用的好锅。看完这期内容,你可能得赶紧回家检查一下自家的锅了!

01、铁锅用不对,是真的不安全

铁锅之所以受欢迎,一是因为耐用,二是因为高温爆炒更香。但很多人不知道,铁锅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直接决定了它是否安全。

市面上有些低价铁锅,为了节省成本,用工业废料、回收金属甚至化工桶做原料。这些材料本身可能含铅、镉等重金属,高温加热后容易溶出,长期使用会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积累,甚至引发慢性中毒!

更扎心的是,普通人很难一眼看出铁锅的好坏。没有专业仪器检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细节去判断。下面这5种铁锅,如果你家在用,建议尽早换掉!

02、这5种铁锅,再便宜也别用

1、价格低到离谱的“三无铁锅”

菜市场或小摊上,经常能看到标价十几块的铁锅。这种锅往往没有品牌、标签,甚至包装简陋到连生产信息都没有。低价背后,很可能是劣质原料和粗糙工艺。比如用回收铁炼制,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长期使用相当于“慢性中毒”!

避坑技巧:别贪小便宜!正规品牌的铁锅至少百元起步,尤其要认准包装上的国标认证(如GB 4806.9-2016)。

2、敲击声音“发闷”的铁锅

好的铁锅,锅体均匀密实,敲击时会发出清脆响亮的“铛铛”声。

如果敲击后声音沉闷、有杂音,甚至像破锣一样“沙沙”响,说明锅体密度不均,可能是捶打工艺不达标,或者掺了杂质。这类锅受热容易变形,重金属析出的风险也更高。

测试方法:把锅倒扣,用手指关节轻敲锅底,声音越清脆越靠谱!

3、开锅后依旧“粘到怀疑人生”的铁锅

铁锅开锅后,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达到物理不粘的效果。如果你严格按照步骤开锅,炒菜时还是疯狂粘锅,甚至糊底,大概率是锅体材质或工艺有问题。比如铁质不纯、表面粗糙,导致油膜无法均匀附着。这种锅不仅难用,还可能因高温局部过热释放有害物质。

提醒:别把粘锅全怪自己手艺差,锅的问题也得背锅!

4、干烧时散发“怪味”的铁锅

空锅烧热后,如果闻到刺鼻的化学味或焦糊味,赶紧关火!

这很可能是劣质原料中含有塑料、油漆残留或其他化工废料。央视曾曝光过用化工桶制作的“毒铁锅”,高温下会释放二噁英等剧毒物质,长期吸入可能致癌!

美家建议:新锅买回家后,先空烧至冒烟,若有异味直接退货!

5、 涂层脱落、锈迹斑斑的老旧铁锅

很多人觉得铁锅能用一辈子,但严重生锈或涂层脱落的旧锅,隐患更大!

锈迹中含氧化铁,长期摄入可能损伤肝脏,而某些号称“防锈”的廉价铁锅,表面涂了化学涂层,脱落后会混入食物中。如果锅底已经坑坑洼洼,别心疼,该换就换!

保养建议:每次用完擦干水分,定期用油养锅,能延长寿命~

03、美家指南小课堂:如何避开“毒铁锅”?记住这4招!

1、选品牌,看认证

优先选择知名品牌或知名产地,包装上必须注明“食品级”和国标认证。杂牌锅即便宣称“手工打造”,也可能只是营销噱头。

2、分清“生铁”和“熟铁”

熟铁锅(精铁锅):轻薄、导热快,适合爆炒,但需要技巧防粘。

生铁锅(铸铁锅):厚重、保温好,适合炖煮,但保养不当易生锈。

根据做菜习惯选,别盲目跟风!

3、观察铁锅的表面细节

锅面光滑无砂眼,边缘整齐不割手;手柄牢固不松动,最好带防烫设计;正规产品会有钢印,标注材质和规格。

4、价格别低于“安全线”

百元以下的铁锅,原料和工艺很难达标。尤其警惕直播间“9.9包邮”的神价锅,你省下的钱,可能变成医院的账单!

04、铁锅怎么保养?如何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看看这些就够了

买到好锅只是第一步,正确使用和保养才能让它“越用越香”:

新锅开锅:用肥猪肉反复擦拭加热,形成油膜。

日常清洁:避免用洗洁精,热水+软布冲洗即可。

防锈:擦干后小火烘干,或涂一层薄油。

写在最后:

铁锅是每天都要入口的东西,真不能将就!

贵的锅不一定百分百安全,但便宜的锅风险一定更高。如果家里还在用上面提到的5种“毒铁锅”,为了家人的健康,趁早换掉吧!

来源:美家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