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数字化构建轨道交通运营人才培养新生态

摘要: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为主线,紧盯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需求,以数字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致力让职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新引擎。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为主线,紧盯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需求,以数字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致力让职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新引擎。

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王霖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这套驾驶室内的“十六字呼唤应答”作业法,是司机在驾驶动车组列车过程中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这套被广大网友称之为高铁驾驶“暗语”的流程,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HXD3型机车模拟驾驶实训室、轨道列车智能运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实操的日常。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CRH380A(L)动车组、复兴号CR400BF型电力动车组环境进行训练,不仅能够掌握机车司机出乘作业标准,而且能够提高机车模拟驾驶操作技能,提升机车常见故障分析处理能力。

随着北斗导航、5G、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应用场景发展,交通运输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重点行业。作为轨道交通运营专业门类齐全的高职院校,近年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紧紧聚焦行业前沿,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职业教育发展新优势。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滕勇

在与本刊的对话中,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滕勇表示,近年来学校持续改善数字化育人环境,创建融合型学习空间,与企业共建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全力实施适应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

秉承“师生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初心,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正迈向应用融合创新的智慧校园新阶段,形成了一体化、数字化的育人环境。”

轨道列车智能运行与维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学校以“三智一虚”为横向架构,将数字化技术贯穿教学的组织、场地、形态等各个层面,打通校园数据“孤岛”,畅联交互通道,打造了“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智慧化教学环境。一方面,推进智慧教室、复合教室、资源制作室、虚拟演播室、教师信息技能综合训练室等设施设备升级,实现对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远程综合管控、资源录制推送、物联网管理、录像反馈等。另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重点依托国家轨道列车智能运行与维护系统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基地,丰富教学场景,融入新型教学模式,以实景化教学手段快速提升学生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动车组模拟驾驶实训室

为进一步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在完成全国职教智慧大脑数据平台对接、获批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的基础上,制定了《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网络,把数字技术充分融入教育教学的全链条、各环节,加强应用中台、数据中台、教务管理等七大系统平台的建设,打破平台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教育数据应联尽联,既满足师生“时时、处处、人人”的泛在化学习需求,又不断提升业务处理、管理流程等方面的智能化和规范化水平。

滕勇表示:“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上,学校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思路,边使用、边完善、边推广,从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造、支撑环境能力提升、管理应用水平优化等方面不断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水平,努力成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学校。”

如何将数字化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融合?滕勇多年来深耕教学一线,对此深有感悟:“高职培养的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我们要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为此,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从职业岗位出发,现设18个铁道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类专业与轨道交通运营产业链条相契合,将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分化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把教学融合在岗位生产一线的标准流程里,形成了“岗位为根、融合为魂、教学为擎、师资为本”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理念。

轨道交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

一是以岗定课,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各部门协同作业特点,学校立足“产业链—在链企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视域,对接铁路运输产业链六大岗位群、25个主要工种职业标准,绘制“岗位分布拓扑”“岗位资源信息”“岗位能力结构”三张图,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目前,学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会议5次,牵头或参与制定的铁道机车、铁道车辆等7个专业建设指导标准、1+X证书标准16个,输出国际通用专业教学标准7项。

二是以岗建库,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基于“一点多源”的建库思路,依据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流程,将岗位工作任务拆解为能力项和知识点,形成若干“点库”,设计相应虚拟仿真、微课、微视频等资源,“点库”自由组合为“资源矩阵”,支撑模块化教学改革。目前,学校为企业制定培训标准113个,主持或参与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6个,建成颗粒化资源10万余个、点库近万个,注册用户60万余人。

三是以岗用地,搭建实景化教学场景。引入岗位真实生产项目,设计铁路运维主要岗位群工种交互式训练项目500余个,以“云、大、物、智、移”技术支撑校内智慧课堂,移植生产现场真实岗位任务,校企协同搭建集教学情景、训练场景、试验场地一体化教学环境。目前,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80个,年均培训量达5万人次,开展任务式“产教学研一体化”培养,实现课堂与现场技术同频同步。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室

四是依据岗位能力模块分类建立校外兼职教师专家库,实现兼职教师“以课定师、人随课走、角色多变”,实施大师引领、名师示范、青师成才的“三师”工程。目前,学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名师工作室13个,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12个,助力专兼职教师高效双向流动,推动教师团队能力提升。

五是以岗施教,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依据学情制订教学策略,实施“一生一案,一岗六学”项目化教学改革。校企联合开发个性化三色工单,依据岗位工作流程,开展项目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互检评学、课后拓学等教学活动。

机车转向架演练场

六是以岗评学,构建综合化评价体系。依据岗位职业标准,将岗位核心能力归纳为岗位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四个维度,科学制定教学评价指标,开展立体化综合评价,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协同配比,形成学生综合评价结果,适时优化学生综合素质,使之契合企业岗位需求。

今年1月,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启动2024届毕业生“2+1”校企联合培训工作,共承接学员1942人,组建31个教学班级,涉及电力机车副司机等22个工种。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与西安局劳卫部、职培部等部门深度对接,主动调配优质师资,对接职培部及各站段编制教学计划、引入站段职培专家,校企共同推动理论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多项举措创新,力争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滕勇介绍,构建行校企“三联三合”共建机制是学校将数字化运用到产教融合的重点工作。三联,即学校联系企业、院部联系站段、教师联系企业技师;三合,即“学校+轨道交通企业+信息技术公司”三方合作。在此过程中,学校既对接专业布局、教学内容、教学团队三个数字化教学改革锚点,设计适应行业数字化升级的专业调整机制、适应企业智慧化岗位需求的教学建设机制、适应校企人员综合能力发展的数能提升机制;又形成了权责明晰、环环相扣、互促互利的行校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滕勇表示:“‘三联三合’共建机制的构建、‘2+1’校企联合培训的开展,既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推进双元主体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又是有效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促进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岗前培训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切实推动了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重点企业的紧密合作,以数字化为引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校企合作落实落地,打造特色产教融合示范样板,成为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10月刊(总第108期)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