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是老蒋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他是国民党将领里唯一一位只有一位老婆的军官,他还是毛主席口中的“好朋友”,被百姓称之为“爱国将军,和平将军”。他就是张治中,他的爱国精神,儿女们还在继续传承。
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是老蒋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他是国民党将领里唯一一位只有一位老婆的军官,他还是毛主席口中的“好朋友”,被百姓称之为“爱国将军,和平将军”。他就是张治中,他的爱国精神,儿女们还在继续传承。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毛主席就和平谈判提出了八项条件。李宗仁野心勃勃,指派张治中、章士钊、邵力子等人前往北平进行谈判,而张治中担任首席谈判代表。
张治中内心清楚,共产党人将他视为朋友,他自然倾向于求和。然而,若此刻直接倒向共产党,他觉得对历史和人民都难以交代,因而陷入两难之境。
由于张治中在出发前曾秘密前往见蒋介石,这令周恩来十分不满,所以周恩来并未前往机场迎接。前往接机的是北平副市长徐冰和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可以说“规格极低”。
实际上,周恩来与张治中的关系一直颇为不错。他们在黄埔军校时便是同事,就近期而言,重庆谈判时,张治中冒险护送毛主席返回延安,由此可见张治中为人正直。
但周恩来还是向张治中传达了毛主席的看法:“蒋介石在背后操控这一切,这表明此次谈判是虚假的,我们无法接受。”果不其然,和谈最终宣告破裂。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挥师南下,发起渡江战役。
此时身处北平的张治中,已然做好了返回南京的准备,同时也料到蒋介石可能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周恩来极力挽留张治中,而张治中因担忧家人安全而有所顾虑。
出乎意料的是,周恩来秘密将张治中的夫人洪希厚以及子女接到了北京。张治中深受感动,转身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激动地说道:“恩来先生,你可真是太会挽留客人了!”
此后,张治中便留在了北平。建国之后,毛主席委以他重任,他先后出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倾尽全力,作出了巨大贡献。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将军在北京与世长辞。
张治中将军一生共育有6个儿女,分别是2个儿子和4个女儿。
大儿子名为张一真,小儿子是张一纯。大女儿为张素我,二女儿叫张素瑞,三女儿是张素初,四女儿为张素久。这6个儿女在各自的领域,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以及促进两岸关系的良好发展贡献巨大。
据张治中将军的儿女回忆,当年张将军参军时,祖母让他咬一口生姜,喝一口醋,意在让他铭记在今后的人生中要能承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个家训一直传承至今,被张将军当作人生格言,用以要求自己并教育子孙后代。在这种朴素教育方法的影响下,张将军的6个子女皆有所成就,为百姓和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大儿子起初居住在台湾,后来移居美国。即便身处海外,他也始终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默默奉献。他在美国筹建了“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小儿子张一纯,曾担任北京政协委员和秘书长,同时还是海外联谊会会长。
他为推动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事业,付出诸多努力,作出大量贡献。兄弟二人一直致力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友好往来,同时也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了力量。
大女儿从抗日时期开始,便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默默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为祖国培养并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二女儿曾在中央戏剧学院、人民大学以及中国体委工作,还担任过中国体委的副处长、技巧协会主席以及国际技巧联合会执委,她率领国家队多次参加国际大赛,为国家争得荣誉。
三女儿深受父亲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应父亲召唤,毅然放弃在美国留学的机会,回国投身建设,在外语出版社工作。
时隔30年后,她再次踏入美国校园学习,两年后取得毕业证书,随后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彼时她已50多岁。毕业后,她一直在美国工作。
小女儿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后来担任天津大学海外联谊会、同乡会以及清华大学南加州校友会长,20世纪80年代定居美国。
张将军的6个儿女,无一不受他的影响,传承了他的爱国情怀,在不同领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积极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来源:儒雅风声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