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到86元!国产HPV疫苗价格跳水,这些地区纳入免疫规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16:03 2

摘要:HPV疫苗,其最佳接种年龄为9 - 14岁。这一信息或许很多人并不知晓,就像在办公室做的调查,大家对最佳接种年龄普遍不清楚,多数人认为30岁之前接种都可以。

提及疫苗,不少人心中都有困惑。例如,有些疫苗由政府免费组织接种,像儿童常规接种的部分疫苗。

有些则是倡导接种,但需自费,流感疫苗便是如此;还有些疫苗,在国外能免费接种,可在国内却一号难求,HPV疫苗就是典型。

为何疫苗会有免费、自费以及供应差异等情况,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开的谜团,就先从HPV疫苗说起。

HPV疫苗,其最佳接种年龄为9 - 14岁。这一信息或许很多人并不知晓,就像在办公室做的调查,大家对最佳接种年龄普遍不清楚,多数人认为30岁之前接种都可以。

HPV主要引发女性生殖系统的宫颈癌,通过皮肤与黏膜的直接接触传播,通常是性接触。HPV疫苗作为预防性疫苗,在未感染病毒时接种效果最佳。

世界卫生组织将9 - 14岁定为总体概念,各国会依据自身文化等背景做出调整。部分国家不太主张 9、10岁这么小的年龄接种,所以很多指南建议初中开始,最好在15岁之前,一般在十二三岁左右。

虽更早接种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与孩子和家长解释起来存在困难,毕竟 9、10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极少有性暴露风险。而在一些性暴露年龄较早的国家,HPV疫苗接种年龄可低至9岁,但并非强制9岁就接种。

这与大众在媒体上看到的情况有所不同。之前,大家疯狂抢购九价疫苗,接种者多为经济独立、成熟的女性,甚至有妈妈辈的人,却很少有人想到要给女儿接种。

一旦提及应给初中或六年级的孩子接种,家长们往往质疑:“如果真这么重要,国家为什么不在学校统一安排接种?”

当国家政府考虑将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时,需要进行科学论证。这通常要满足几个条件,从科学角度看,公共卫生投入需符合成本效益

因为卫生干预措施众多,疫苗也种类繁杂,而财政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支出有限,所以要比较各项卫生措施的投入产出比,优先考虑疾病负担重且成本效益高的措施。

HPV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就是这样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在2030年前,使9 - 15岁以下女性人群的接种率达到90%,全球近140个国家已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我国HPV 疫苗的发展历程充满波折。2006年,HPV疫苗在欧美国家上市,而我国直到2016年才批准首个进口疫苗注册。

最初,我国没有HPV疫苗,自然谈不上免疫规划。有了疫苗供应后,价格却高得惊人,最便宜的一支将近600元,三支下来近2000元,这对于免疫规划预算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

我国人口基数大,宫颈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7% - 18%,HPV疫苗的效力和效果在90%以上,从公共卫生意义上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种HPV疫苗后,20 - 30年效果显现,需筛查和治疗的人数大幅下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医院的赵方辉老师研究表明,若没有疫苗干预,宫颈癌发病率难以下降,卫生支出也将维持平稳。

加入疫苗干预后,虽前期支出增加,但五六年内发病、死亡和医疗支出都会明显下降。这也解释了世界卫生组织为何如此重视提高HPV疫苗覆盖率。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HPV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为9 - 15岁无性行为的女孩,其次是成年女性,然后是小男孩,最后是有条件的人群。

随着对HPV疫苗研究的深入,免疫策略不断优化。202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更新指南,推荐9 - 20岁的女性和男性接种一剂,20岁以上接种两剂。

英国率先实行一针策略并扩大免费接种年龄段,随后澳大利亚跟进。原本供应不足、价格昂贵的疫苗,经过免疫程序优化,成本效益大幅提升,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排序也更靠前

回顾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历程,与 HPV 疫苗有相似之处。乙肝疫苗1986年上市,2002年才纳入国家计划免疫,历经多年。HPV疫苗2006年上市,国产疫苗2012年开展临床试验,2019年上市。

疫苗临床试验耗时久,HPV疫苗从临床试验到上市,进口苗需8年,国产苗需7年,因为要在自然生活状态下观察疫苗效果,确保安全有效,这一过程极为艰难。

国产HPV疫苗上市后,价格逐渐下降。今年年初,自费市场国产疫苗价格为329元一针,前年广东省招标降至116元,去年江苏省公费市场招标更是降到86元一针,且9 - 15岁接种两针。

企业通过以量换价维持良性发展,同时,大量发展中国家对HPV疫苗需求旺盛,欧美生产的疫苗价格高、产量有限,而我国企业有能力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满足国内和国际需求。

2020年,鄂尔多斯启动 “关爱女生进校园” 民生工程,为初一到高三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2021年,国家相关部门启动 “健康中国创新试点”,将宫颈癌疫苗纳入其中,众多城市积极响应。

目前,已有海南、福建、广东、浙江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开展地区免疫规划,这符合疫苗法中经济条件允许地区可先行的规定。

除HPV疫苗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种儿童接种疫苗中,我国免疫规划覆盖了6种,还有儿童的肺炎链球菌、结核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未覆盖。

过去,未覆盖的原因主要是国内无上市疫苗或价格昂贵,如今随着国产疫苗上市和价格下降,HPV疫苗已在9个省进入免疫规划,但其他三种疫苗的地区免疫规划推进相对缓慢。

细菌性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等,纳入免疫规划面临更多挑战。由于存在抗生素耐药、诊断困难、检测和监测技术复杂等问题,疾病负担难以准确呈现,论证过程更为艰难。

以 PCV(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为例,全球160多个国家已纳入,而我国只有个别地区第一针免费,在非省会城市,疫苗供应、接种人员认知和家长接受度都较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低资源地区疫苗不可及。

为推动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需要明确疾病负担、成本效益等科学证据,开展先行先试的试点工作,相关方共同努力。

对于细菌性疫苗,还需探索如何将疾病负担换算成科学评估指标,展示疫苗的贡献和影响。免疫规划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科学论证,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家长应积极配合,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同时,希望国家加快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进程,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保障公众健康,推动社会健康公平发展。

来源:动物形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