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北人,上周去湖南吃酒宴,才知道北方是小巫见大巫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17:04 2

摘要:河北人喝酒,讲究的是一个“实在”,大盘装肉,大碗倒酒,菜不够了直接添,酒喝干了立马续,可上周去长沙参加发小的婚宴,我才算开了眼:咱北方的酒桌跟这儿一比,还真有点 "小巫见大巫" 了!

我是河北人,上周去湖南吃酒宴,才知道北方是小巫见大巫

河北人喝酒,讲究的是一个“实在”,大盘装肉,大碗倒酒,菜不够了直接添,酒喝干了立马续,可上周去长沙参加发小的婚宴,我才算开了眼:咱北方的酒桌跟这儿一比,还真有点 "小巫见大巫" 了!

湖南人摆酒席,连下酒菜都能玩出花来,从菜到酒都是讲究活,每张桌上都堆着小山似的碗碟,每人还得一包和天下的烟,讲究菜比酒多,酒比话多,有几道菜印象让我很深刻,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1、剁椒鱼头

湖南本地人用二荆条和朝天椒3:1配比,炒料时得用茶籽油,激出蒜香,豆豉选用永川黑豆豉,起锅时一勺热油泼下去,剁椒的酵香瞬间被激活,半个胖头鱼脑袋铺满红剁椒,鱼肉嫩得能抿化,辣中带鲜,连盘底的汤汁都被邻桌大哥用来泡饭了。

2、小炒黄牛肉

小炒黄牛肉这道湘菜看似简单却暗藏门道,太嫩的牛腰肉经不住爆炒,得挑两岁左右的土黄牛后腿肉,那种带着筋膜的部位,下锅才能蜷曲成金钩模样,牛肉片薄如纸,跟野山椒一起爆炒,出锅前撒把葱花,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我连吃三筷子,嘴里冒火也要接着夹。

3、腊味合蒸

地道的湘派腊味合蒸,用腊肉、腊鸡、腊肠,腊肉要选肥三瘦七的二刀肉,这些腊货提前得用淘米水泡软,下锅焯水去咸腥,然后要用茶油煎出焦边,撒把豆豉辣椒,高压锅上汽蒸足二十分钟,腊味在蒸笼里互相借味,肥肉部分晶莹透亮,配着自酿的米酒,连我这不爱吃肥肉的河北人都多添了半碗饭。

4、糯米排骨

湖南人讲究“无糯不成席”,糯米要浸泡三日,米粒在碱水中泡得饱满透亮,排骨需用黑猪肋排,斩成两寸短节,用甜酒糟、豆豉酱与茶籽油腌至入味,铺底的荷叶要提前用山泉水泡软,这样蒸汽才能透过叶脉纹路,将清气渗入每一粒糯米。

糯米裹着排骨蒸得软烂,咬开糯米就是多汁的排骨肉,吃起来一块接一块,让人停不下来。

除了上面的几道美食,还有很多像土匪猪肝、口味虾、红烧肉等下酒好菜,在湖南几天,各种美食让人应接不暇。

湖南酒文化跟北方太不一样:早上嗦粉配小酒,中午吃饭必碰杯,晚上夜市接着喝,湖南人喝酒不劝酒,但讲究“感情深,一口闷”。

发小他舅舅端起酒杯:兄弟,我干了,你随意,说完仰头喝干,杯底朝天晃了晃,这种直爽劲儿,让原本拘谨的北方客人也放松下来,跟着碰杯畅饮。

而且湖南人非常大度包容,原本我以为湖南人只喝本地酒,但在酒桌上发现他们对外地的好酒也不排斥,比如我在酒桌上发现的这款来自四川邛崃当地的特色酒——南池翠N6酒。

这款酒产自四川邛崃,邛崃也是中国浓香白酒基酒的核心产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微生物丰富,为酿造优质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厂家是老八大原酒厂之一,在当地家喻户晓,拥有 35000 平方米的酿造车间,年产基酒超 2 万吨,为不少大牌名酒供应原酒长达数十年。

南池翠N6酒采用传统的大曲固态酿造工艺,精选五种优质粮食为原料,搭配邛崃当地的冰川富钾砂滤矿泉水,经过固态发酵、多次蒸煮、蒸馏等复杂工序酿造而成。

基酒经过6年陶坛窖藏,再由调酒大师加入15年老酒调味,使酒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口感更加醇厚、柔和,酒体清亮透明,入口绵柔,窖香浓郁,回味悠长,喝后不上头,不辣喉。

去湖南的这几天,让我对美食和美酒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有湖南的朋友能给我讲讲,让我可以对湖南的酒席文化更加了解。

来源:颜若雪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