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BD: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

摘要: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LBD)是一种微创腰椎椎管减压技术。该手术只需要单侧暴露和牵开肌肉,从而减少棘突/棘上韧带中线张力带结构和对侧椎旁肌肉的医源性损伤。ULBD从1990年首次报道,经过30多年发展,让我们通过文献了解该技术。

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LBD)是一种微创腰椎椎管减压技术。该手术只需要单侧暴露和牵开肌肉,从而减少棘突/棘上韧带中线张力带结构和对侧椎旁肌肉的医源性损伤。ULBD从1990年首次报道,经过30多年发展,让我们通过文献了解该技术。

1.手术步骤

1.1 定位、切口和所需器械

全麻,俯卧位,术前透视定位,躯干对侧安装挡板以便术中手术床倾斜。准备合适的牵开器:管状牵开器(tube)、框架式牵开器或者椎板钩均可,高速磨钻(弯柄)、各种刮匙、枪状椎板咬骨钳(2mm、3mm)

1.2 椎板切除

明确黄韧带区域后,采用磨钻去除头端椎板下缘至黄韧带起始点。

1.3 棘突和对侧椎板的部分去除

调整牵开器角度和手术床,以便从棘突根部向对侧处理。保留对侧黄韧带的情况下使用磨钻去除棘突根部、对侧椎板内层,至对侧侧隐窝区。

1.4 双侧黄韧带去除

黄韧带上缘为减压的上缘提供了重要的标志。显微镜或内镜下使用磨钻,在靠近黄韧带上缘时要小心,以免损伤硬膜。之后用成角刮匙和椎板钳去除黄韧带头端和尾端止点,然后整块或大块取出黄韧带,可减少术中硬膜撕裂发生。

上图:双侧黄韧带的头尾端附着点均已分离,处于基本游离状态的黄韧带可整块或大块去除。

黄韧带去除要在大致完成骨质切除后;椎板头端椎管空间相对狭窄,椎板尾端空间相对宽。如下图所示,紫色椎板钳操作易损伤硬膜囊。

1.5同侧侧隐窝减压

需要手术床调整至水平,通道更垂直。使用成角刮匙和Kerrison椎板钳,从入路侧的小关节分离黄韧带,暴露行走神经根和切除同侧黄韧带。先处理同侧或对侧侧隐窝都是可以的,优先处理对侧可减少手术床和牵开器调整。

1.6对侧侧隐窝减压

椎管对侧硬膜囊减压是该手术的潜在危险点,硬脑膜损伤和脑脊液漏的风险较高;分离硬膜和黄韧带是手术这一阶段的关键步骤,常用工具是成角刮匙或神经剥离子。在硬脑膜和黄韧带之间分离,形成一个解剖平面;将黄韧带向背侧分离,以便用Kerrison椎板钳将其切除。取出黄韧带的操作都要在直视下进行,盲目操作易损伤硬膜。

1.7 止血

减少椎旁肌剥离可大大减少医源性肌肉损伤和失血,骨质切除后的渗出可以骨蜡控制。小静脉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止血。也可使用局部止血材料。

点开链接查看详细止血材料介绍毛克政,

ULBD通常出血很少,

1.8 关闭切口

严密缝合筋膜层。基本不放置引流。在肌肉内注射局麻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也将“填充”肌肉,使其膨胀以填充手术区域,减少死腔,从而减少术后血肿范围。

2.内镜下ULBD

近几年,内镜下ULBD得到了很大进展。国内外很多术者通过内镜进行ULBD操作。

3.笔者手术病例

下图为笔者近期进行的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个人感觉手术操作并不困难、按照前辈们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即可;对侧侧隐窝减压比同侧充分且容易,入路侧别选择时需注意;超声骨刀进行开窗和骨质切除也很不错,和磨钻各有千秋。适应征选择合适,手术效果很好;手术时间短、麻醉时间短、出血少、可早期下地,对高龄患者友好;严重退变患者,关节突骨质增生内聚明显,术前仔细阅读CT重建影像,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ULBD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很好的选择,优势很多。有显微镜或内镜辅助更好。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毛克政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来源:唐僧聊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