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占全球总产量的65%。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跨越,更预示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占全球总产量的65%。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跨越,更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加速技术迭代,新势力品牌以用户运营抢占市场,而传统车企则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的双重转型压力。
在此背景下,一汽红旗以“AI 平权” 战略为支点,试图在这场变革中开辟一条独特路径 ——通过技术普惠与生态协同,实现品牌价值的跃迁,完成一场智电时代的“新长征”。
3月31日,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红旗品牌以“智能见真章,安全有底线”为主题的体验日活动,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座舱交互、新能源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天工06开启预售、司南智驾系统的全场景覆盖、灵犀座舱的AI进化,以及“AI平权”理念的提出,无不透露出这家拥有近70年历史的“国车”品牌,正在以激进的技术投入与市场策略,试图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突围。
打破高价壁垒的“中国式解法”
高阶智能驾驶领域长期陷入“硬件军备竞赛”的怪圈。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超高清摄像头堆砌出高昂成本。特斯拉FSD选装价6.4万元、小鹏XNGP全系车型差价超5万元,技术普惠始终难破僵局。而红旗此次提出的“AI平权”战略,直击这一痛点。
通过端到端大模型与蒸馏剪枝技术,红旗实现了高低配车型共享同一算法底座。以司南智驾系统为例,低配车型(如司南100)虽未搭载激光雷达,却能通过轻量化模型保留高阶车型97%的决策能力,城市NOA、全场景泊车等核心功能得以全系标配。这种“母模型-子模型”架构,既降低了研发边际成本,也让天工05的起售价下探至15.98万元,较同级竞品低20%~30%。
硬件成本的同步压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司南智驾采用“惯导三目仿生视觉方案”,以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长焦单目替代激光雷达,感知精度达0.05米,障碍物检测距离150米。这一方案不仅将智驾系统成本降低约40%,更凭借“无图城市NOA”能力规避了高精地图的资质与更新成本。相比依赖高精地图(每公里数据采集成本超千元)的品牌,红旗通过视觉算法实现“全国无门槛开通”,边际成本近乎为零。
然而,技术普惠的商业逻辑并非没有隐忧。轻量化模型能否在暴雨、夜间等复杂场景下保持稳定性?用户对“无激光雷达”方案的安全性质疑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将考验红旗的技术底气。
某种意义上,这一战略的本质是商业模式的革新——将智能驾驶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既扩大用户基盘,也为后续OTA服务付费埋下伏笔。若成功,红旗或将成为首个在15万-20万元价格带实现智驾规模化落地的传统豪华品牌。
从“单兵突进”到“系统作战”
红旗的智能化转型绝非孤立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覆盖芯片、算法、能源、制造的生态革命。正如中国一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功所言:“智能化的星辰大海,需要以全体系能力为支撑才能抵达。”红旗,正试图证明这条路上,“国车”基因与创新野心可以共生共荣。
红旗智能化的核心依托是“九章智能平台”与“天工纯电平台”两大技术基座。在芯片领域,红旗与地平线联合开发“征程6”芯片,算力达200TOPS,计划2025年实现全栈自研;算法层面,司南智驾部分代码已向行业开源,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能源系统则凭借全域900V高压架构,实现12分钟补能500公里,电芯-30℃低温续航保持率98%,直击北方市场痛点。
这种“硬科技+软生态”的双轮驱动,让红旗在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排行榜中跻身前十,超越部分新势力品牌。更深层的竞争力来自政企协同:作为“国车”代表,红旗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制定,牵头4项推荐标准,并在电池安全、电磁辐射等指标上远超国标(如电池浸水测试达120小时,超国标2倍)。这种“标准话语权”不仅巩固了技术权威性,更在政府采购中占据先机——红旗天工08已进入多地公务用车采购目录。
与比亚迪“垂直整合”、蔚来“用户运营”、小鹏“全栈自研”等模式不同,红旗选择了一条“技术普惠+生态开放”的中间道路。这条道路的优势很明显:快速整合产业链资源,降低试错成本。例如,与卓驭科技共研的“惯导三目视觉系统”,从实验室到量产仅用18个月,较行业平均周期缩短40%。
年轻化战役的“破圈密码”
“国车”曾是红旗最耀眼的标签,却也成为其转型的包袱。2020年之前,红旗70%的销量来自政府采购,用户画像以40岁以上男性为主。但2024年,这一结构已发生质变:25-35岁用户占比32%,私人消费超80%。如何让Z世代“爱上国车”?红旗的答案是:用科技重新定义豪华。
签约乒乓球世界冠军孙颖莎担任代言人,是这场年轻化战役的关键落子。这位“00后”运动员在社交媒体拥有千万粉丝,其拼搏形象与红旗“追求卓越”的品牌精神高度契合。
娱乐化营销也同步渗透:灵犀座舱的“KTV模式”“巨幕影院”功能,瞄准年轻家庭的出行场景;而“胡同极限泊车挑战”“跨楼层记忆泊车实测”等活动,则以可视化数据替代参数宣传,强化技术可信度。
此外,价格策略的调整进一步加速破圈。发布会上,天工06以18.48万元起的预售价,直接杀入主流SUV腹地。这种“以价换量”策略短期内可提升市占率,但长期可能稀释品牌溢价。红旗的解法是通过技术差异化维持豪华调性:天工06搭载的“超级适时四驱系统”可在两驱/四驱间毫秒级切换;65英寸AR-HUD、仿麂皮内饰等配置,则延续了“新中式豪华”美学。
记者手记:
在电动化转型中,大众、丰田等巨头选择“渐进式改革”,而新势力则以激进创新抢夺话语权。红旗的路径独树一帜:五年投入1200亿元研发资金,983项核心技术攻关。这种“All in”姿态的背后,是一汽集团“举全集团之力保红旗”的战略决心。
从“国车”到“国民车”,从“燃油巨头”到“智能先锋”,红旗的转型之路既是中国汽车工业升级的缩影,也为传统车企提供了宝贵经验:技术普惠不是简单的降价,而是通过生态重构实现价值迁移;品牌年轻化绝非营销噱头,而是用户思维与产品逻辑的彻底革命。
在智能电动化的“下半场”,红旗能否凭借“AI平权”战略打破行业内卷,真正实现“让豪华触手可及”?答案或许藏在两个细节中:此前天工05上市首日订单破万,以及此次孙颖莎在发布会现场那句“这车比打球更有科技感”。当“国车”开始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技术故事,这场转型已成功了一半。
来源:汽车观察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