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期文章聚焦合肥市场——专注“徽菜、家常土菜”的18年老品牌【客如意】,分享品牌破局地方红海的差异化策略。
本期要点:
有一句话说:全国土菜看安徽,安徽土菜看合肥。
合肥土菜,有着自己的特色,其土在食材,在基因,在创意与传统并存的新演绎。
本期文章聚焦合肥市场——专注“徽菜、家常土菜”的18年老品牌【客如意】,分享品牌破局地方红海的差异化策略。
一.品牌层面:立足本地"徽菜、家常土菜"竞争红海,构建“如意”差异化价值认知。
1.锚定“百姓家宴、朋友聚会、宴请”的"如意"消费场景。
2.打造家常实惠、好吃地道的"如意菜"产品体系。
3."让客人称心如意"的"如意"质价比理念坚守。
二.门店运营:“如意吉祥”福文化生活方式匹配品牌体验,以更高质价比实现商圈突围。
1.门店布局策略:依据商圈特征适配店型,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空间体验:70%的设计+30%的生活提案,以“如意吉祥”福文化,升级【客如意】国风美学新体验。
3.围绕“百姓家宴、朋友聚会、宴请”品质型聚会消费场景,进行参数配比,灵活匹配,空间利用率提升40%。
商圈头部 品牌档案
多店荣登口味榜、好评榜前三,好评率96%以上
【客如意】大众餐饮商圈街边店模型档案
✅品牌名称:客如意
✅坐标:安徽/合肥
✅出品:精致徽菜、家常土菜、有机鱼泡饭
✅门店数量:9家
✅门店面积:500-700㎡、1000-1800㎡两种店型
✅人均消费:¥80-100元
✅门店选址:社区、商圈街边店
✅目标客群:90'/80'/70'/60'后本地消费
✅消费需求:覆盖商圈3公里家庭便餐、家宴、朋友聚会、轻商务宴请、小宴会,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
▲ 【客如意】大众点评搜索榜单表现
一、品牌层面:立足本地“徽菜、家常土菜”竞争红海,构建“如意”差异化价值认知
从品类上而言,据红餐大数据(2025年2月),收录安徽徽菜门店总数18259家,其中合肥门店总数约在8705家,占比近50%,价格段主要集中在60-80元,80-100元两个区间,【客如意】处于地方菜竞争的红海旋涡。
▲【红餐大数据】徽菜品类门店人均分布(2025年2月更新)
从体验上划分来看,一方面是以“傻子土菜”为代表的寻归乡野质朴的土菜餐厅系列,一方面是徽文化为代表的徽菜系融合餐厅系列,还有充斥在大街小巷的合肥本地土菜馆子,【客如意】将“让客人称心如意”理念进一步提炼为“如意”核心价值,并以此为中心构建品牌体验,形成品牌专属的"如意"差异化价值区隔。
①锚定"百姓家宴、朋友聚会、宴请"的"如意"消费场景。
熟人社交定位,宣传语"老百姓自己的家宴,款待最有情怀的您",将消费场景锚定为百姓“家宴级”社交及品质聚会、宴请款待,匹配中国传统“如意吉祥”福文化的美好生活方式环境体验,从传统徽派体验中跳脱出来,打造具备社交仪式感,幸福感、品质感的"如意"消费场景。
②构建家常实惠、好吃地道的"如意菜"产品体系。
其一,聚焦精致徽菜、家常土菜,强化量大实惠,生态健康、干净卫生的高性价比。
其二,“一帅八将”九大招牌如意菜,包含爆款产品、地方特色、品牌独有特色等,拓展客群宽度,菜品覆盖至日常便餐、特色尝鲜、宴请招待等不同的消费场景。
▶战略爆款:招牌有机鱼泡饭,18年坚持精选来自安徽万佛湖的胖鱼头,年销超20万斤。
▶地方特色:吴山贡鹅、皖南笋干肥肠、农家散养土公鸡等产品成为地方特色符号。
▶价值锚点:秘制猪手煲、如意小炒等品牌独有特色构建壁垒。
其三,食材讲究,坚持优质食材原产地采购,可以走几十里路寻一只鸡,也可以追溯十几条河寻一条鱼。
③"让客人称心如意"的"如意"质价比理念坚守。
【客如意】以让"客人称心如意"为核心,在品牌基因不变的基础上,结合消费需求不断精进旗下门店的消费体验,完善“服务高、菜品高、环境高、客单适中”的门店运营体系锁定客户,击中区域消费者对“好吃实惠”、“高质价比”的本质追求。
二、门店运营:“如意吉祥”福文化生活方式匹配品牌体验,以更高质价比实现商圈突围
1.门店布局策略:依据商圈特征适配店型,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客如意通过"差异化店型布局+多维度场景覆盖"构建起立体化经营网络。依托"大店+小店"组合策略,精准捕捉3公里生活圈及城市级消费场景的多元需求。
✅社区型商圈:聚焦500㎡-700㎡门店面积(如一店、二店、五店、六店),以“徽菜、家常土菜”,70-80元客单价匹配日常便餐、百姓家宴、朋友聚会需求,强调高性价比属性。
✅复合型商圈:布局1000㎡+店型(如三店、七店、八店、九店),既能满足百姓家宴、朋友聚会、轻商务宴请需求,也能满足宝宝宴、升学宴等小宴会需求。
门店与门店间良性借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
2.空间体验:70%的设计+30%的生活提案,“如意吉祥”福文化,升级客如意国风美学新体验。
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尽管消费者的预算收紧,但“吃好”的诉求并未减弱。社交媒体上"人均50元吃出高级感”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也折射出消费者对“质价比”的追求,他们愿意为更好的食材、更独特的体验买单。
【客如意】2023年底起,与大石代合作,针对旗下门店进行集中升级焕新,以“徽菜、家常土菜”与如意吉祥“福文化”的精致国风环境融合,200元左右的环境品质,100元左右的人均消费,升维百姓家宴、品质聚会更高质价比体验。
1)"如意吉祥"福文化当代性诠释,营造客如意“国风暖男”品质调性。
门店体验升级中,场景化设计的底层逻辑始终不变:
▶客如意拟人化:温和、中性、谦和的国风暖男。
▶客如意支点:如意+吉祥,如意之谦和,吉祥之喜庆,国色国风。
▶客如意品牌升级:从卖产品到生活提案。
“衣食是福”,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如意吉祥”福文化,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客如意】品牌坚守的"让客人称心如意"的初心。
【客如意】将国风美学进行深入挖掘,实现“如意吉祥”福文化的当代性诠释,让空间升维成美好生活场景的存续,构建有品牌识别度的环境体验。
✅材质上运用质性天然的青砖、木、石材铺陈底色,与当代少量玻璃,金属等材质呼应调和,古朴现代融合,既接地气又充满高级感;
✅色调以“幸福色红”进行点题,红色在传统文化里是祥瑞与吉祥的象征,又体现了品牌的品质与热情、热闹与喜庆。
✅植入老木头的温润质感与书法艺术的融合,营造接地气的宁静自在。
✅“如意吉祥”福文化元素的巧妙应用,如吉祥如意云纹、柿子树、迎客松、福字画等植入空间,点睛式体现品牌理念。
2)“如意吉祥”体验路径的构建,移步异景构建“美好生活”社交场景。
▶入口处:门口如意造型配以如意云纹雕刻,与客如意店名相呼应,一旁迎客松从主题墙探头而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潺潺流水,雾气萦绕,鸟语花香瞬间把顾客带入“国风暖男”的意境之中。
▶前厅处:硕大的柿子树寓意"事事如意",加上幸福的福文化底蕴,成为餐厅的一个拍照打卡点,同时,此处以迎宾古筝弹奏调和客户入“场”氛围,优美动听的旋律,把如意国风氛围感拉满,也形成人气停留的一个聚集点。
▶走廊处:曲径通幽,随处可见植物景观,营造空间游走的趣味。
▶明档区:静态+动态组合展示矩阵,静态突显“山野好食材”、“江河湖鲜”等原食材的新鲜本味,动态点餐墙、LED屏突显烹饪技法,声、画、境的融合,诉诸自色、人文精神与质朴的如意烟火气。
▶包间内:局部红色在深色调的衬托下显得喜庆而热烈,配以“人间有味”、“诸事顺遂”的书法字体,加以古风亭台楼阁的画面,彰显出“国风暖男”空间气质,让聚餐的氛围升腾典雅、舒适、福气的幸福感。
3)围绕“家宴、品质宴请、朋友聚会、小宴会”消费场景,进行参数配比,灵活匹配,空间利用率提升40%。
✅门店桌型配比:
①家宴、品质宴请、朋友聚会场景:以10-12人圆桌型为主,占比90%以上,同时配备20人大包间、连包厅,满足更多人次的聚会、宴请需求。
②宴会场景:2个多功能小宴会厅,主抓宝宝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小宴会消费,提高门店营收上限。
✅桌型动态组合方式丰富,提高餐桌使用/周转效率。
散厅→包房→连包→小宴会切换(5组圆桌组合成一个小宴会厅),多功能厅小宴会预订不满时,也可服务散客,小宴会厅的空间根据需求可灵活调整分隔出独立包间,2连包,4连包,6连包等多个小空间,满足更丰富的聚会需求。
✅包房的宴请品质较高,空间尺度、舒适度、氛围感等匹配品质家宴、一般宴请和轻商务需求,性价比高。
"老百姓自己的家宴"不仅是口号,更是价值锚点。通过“如意吉祥”福文化的场景化演绎,将消费场景从功能性消费升级为情感消费。当顾客在柿子树下打卡"事事如意",在水雾氤氲前感受"曲水流觞",消费决策已从价格比较转向情感认同。
本篇回顾:
一.品牌层面:立足本地"徽菜、家常土菜"竞争红海,构建“如意”差异化价值认知
二.门店运营:“如意吉祥”福文化生活方式升维品牌体验,以更高质价比实现商圈突围。
1.门店布局策略:依据商圈特征适配店型,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空间体验:70%的设计+30%的生活提案,“如意吉祥”福文化,升级客如意国风美学新体验。
3.围绕“百姓家宴、朋友聚会、宴请”品质型聚会消费场景,进行参数配比,灵活匹配,空间利用率提升40%。
当行业陷入流量焦虑时,客如意用18年证明:餐饮的本质是持续提供确定性的幸福感。
这个将“如意吉祥”福文化刻进DNA的品牌,正在书写地方餐饮价值竞争的新范式:
①文化定价权:当产品同质化时,文化符号就是溢价支点。客如意将“如意吉祥”福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实体,构建起10-15%的文化溢价空间。
②场景即内容: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构建"空间情绪价值"的体验公式。
③慢即是快:用18年时间沉淀9家直营店,多店常年稳居热门榜、好评榜,这种"反规模效应"策略,验证了餐饮业"质量>数量"的铁律。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