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5956-光速不变原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21:04 2

摘要:光速不变原理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中提出来的。

光速不变原理 principle of constancy of light velocity

光在真空中总是以恒定的速度c传播,且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光速不变原理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中提出来的。

目的在于定义惯性系中的同时性(或说时钟同步)。

按照这个原理,真空光速与光源的运动、光的频率、光的传播方向等均无关系。

1905年狭义相对论问世以来,物理学曾经使用不同的实验装置和技术观测过从不同类型的宏观光源(包括发光天体)和微观粒子光源发出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和光波,结果是在实验精度内都与光速不变原理相符。

但测量光速的各种实验中光信号都形成闭合路径;另一方面在所谓的单向实验中又暗含同时性的先入假定。

因此,这些实验只是证明了双程(回路)平均光速的不变性以及光速与频率和光源运动的无关性。

测量所给出的光速也只是双程(回路)平均光速的数值而不是单向光速的数值。

由于同时性定义和测量单向速度互力前提,所以原则上说单向速度(包括单向光速)是无法用实验独立测量的,除非能发现某种绝对的对钟方法(如发现了瞬时传播信号)。

因此,单向光速的各向同性只是一个不能用实验证明的科学假定。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8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来源:飞哥聊科学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