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回潮!「“技艺永续”非遗进家」计划重磅开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2 02:45 2

摘要:家是生活的容器,亦是人文情感的载体。近年来,在中式审美回潮与个性化需求并行的当下,当代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工业化量产的空间表达,转而追求更具人文温度与情感价值的居住体验。当承载着国人集体记忆的非遗文化通过设计语言重塑注入现代家居,自然的纹理、匠人的温度、手工艺的

家是生活的容器,亦是人文情感的载体。近年来,在中式审美回潮与个性化需求并行的当下,当代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工业化量产的空间表达,转而追求更具人文温度与情感价值的居住体验。当承载着国人集体记忆的非遗文化通过设计语言重塑注入现代家居,自然的纹理、匠人的温度、手工艺的“不完美”……这些充满“人味”的细节恰恰消解了工业生产的冰冷感,为都市生活注入疗愈能量。

「最美中国家」作为PChouse旗下IP栏目,一直致力于挖掘不同生活方式下国人享受生活的空间形态,为大众呈现关于中国家居的美好生活样本,以多元视角引领大众探索理想人居体验,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层追求。

在此背景下,「最美中国家」全新专题策划系列《「技艺永续」非遗进家》应时而生,以此发掘传统工艺、美学、文化的传承与故事,探索传统文化的重塑在当代人居生活空间的表达和应用,让非遗文化赋予家居空间人文情感价值,满足当下消费者“既要美学又要故事”的人居生活理念。

01°

非遗进家计划

让家更具人文情感

《「技艺永续」非遗进家》系列将以“家”为原点,联合设计师和家居美学达人、品牌共同探讨传统工艺、色彩及地域特色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应用,通过微纪录探访视频+图文专栏讲述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同时,更有设计师围炉夜话访谈直播、线下快闪活动体验等丰富多元形态,引领国人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更具人文、艺术特性,更符合国人在地文化居住理念的最美中国家。

02°

以设计为桥

解码国潮美学的当代叙事

当中式美学的诗意逐渐发展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版本,深耕于私宅领域的设计师们也正在探索以当代设计语言为媒,将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转化为承载文化记忆的空间表达,并从实践角度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与分析。

(以下观点采访部分根据姓名首字母排序)

为当代设计

提供了更好的灵感

陈大瑞

Maxmarko木美、CHENDARUI和谱物三个原创家具品牌创始人

非遗技艺作为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记忆,如今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其所具有的强大的本土性,为当代设计提供了更好的灵感。比如2023年和2024年我在广州设计周所做的七百平米的谱物中国家的策展,正是我对非遗、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的探索和应用。

为全球设计提供

东方味道的特色视角

段元

禅修跨界设计师;元熙国际创意设计机构创始人

一代一代的工匠通过对中国传统技术的传承和弘扬,让国际社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是中国文化自信从国内再到国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从装饰主义再到走进千家万户,这不仅可以让非遗项目更接地气,更为全球设计提供了独特的东方味道的特色视角。

我们需要做到

“器以载道,日用即美”

李新喆

集见设计 主理人

作为室内设计师,我对“技艺永续”非遗进家系列的主题深感共鸣,我认为这是让传统基因在现代生活空间中持续表达的探讨,更是当代设计创新的重要路径。我认为传统文化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古潮,而是通过设计转译,将文化基因植入到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器以载道,日用即美”,做一个有温度的历史容器,在传统礼序与现代自由间找到平衡。

手的温度碰到匠人的温度

空间就活过来了

王凤波

北京赜隐空间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兼设计总顾问

非遗进家不是把老物件供在玻璃柜里,而是让手艺人的呼吸融进墙面、地毯的褶皱里。比如我在碧水庄园的别墅设计中以蒙古皮雕镶嵌屏风,客人总爱用手去摸那些凹凸的纹路,手的温度碰到匠人的温度,空间就活过来了。家本该是活的,是‘人味’和‘天工’共舞的剧场。

传统文化的复兴

也代表了我们对自我的认可

文武

文武空间设计 创始人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只是简单的符号的应用,而是我们从传统文化里学习到与自然共生的状态,其复兴也是代表了我们对自我的认可。我个人很喜欢建筑师王澍老师给自己设计的家,在50㎡这么小的空间里建造出了江南园林,让我大为震撼,有临街的趟栊、有亭子,还设计了8间“房”,有趣的戏剧性设计让传统文化的应用呈现无限可能性。

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追求

简约、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吴巍

吴巍Design 设计总监;共合设 联合创始人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仅给家居设计提供了不少灵感——无论是其建筑风格、装饰图案、色彩搭配等元素,还是其中的哲学思想、生活智慧和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材质等,都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得到了新的演绎和运用;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追求简约、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既保留中国特色

又契合现代审美

肖锋

马蹄莲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传统文化复兴热潮让家居设计迎来新的变化,比如将传统编织、布艺、纺织、染色、漆画、宣纸画等工艺融入现代家具与装饰,或将这些工艺以现代化手法呈现,既保留中国特色,又契合现代审美,也推动传统工艺复兴。

将非遗“去其形”、“取其魂”

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里

张海华

Z+H仁海设计主理人

工匠技艺及工匠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如何将非遗“去其形”、“取其魂”,并且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里,寻找出室内设计与非遗文化之间彼此激荡、互相刺激的地方,从而创造出新的文明状态下的美学,并且带来具意外惊奇的空间,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

未来一定会出现一批

带有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活空间

张威

行十设计 创始人/创意总监

行十设计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和实践如何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现代的空间中内向转译,并逐渐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认可,这离不开当代中国人对文化的强烈认同。从需求看结果,未来一定会出现一批深刻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活空间。

思考如何借用非遗技艺

为现代家居增添新的灵感

郑鸿

深圳鸿艺源设计 创始人/总设计师

对于设计师来说,应该思考如何借用非遗技艺为现代家居增添新的灵感,让空间承载非遗背后的情感叙事,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共生。我觉得可以通过解构、重组非遗元素转化为设计图案或符号,也可以进行材质跨界、尺度转换,将一些非遗工艺融入空间增加新的功能。

对于文化、家居设计领域

是一件非常有时代意义的事

周子鉴

LS蓝山设计 创始人

《非遗进家》专题的推出,对于文化、家居设计领域都是一件非常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事。当下不少年轻业主在装修中已经更多的去考虑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而排除一些工业流水线生产的装饰品或是艺术品,这已成为一种潮流。

非遗文化正重塑当代家居美学,通过设计的再造与建构,在城市、文脉与自然的间隙中,让居者感受空间的人文底蕴与自由闲适。《最美中国家——「技艺永续」非遗进家系列》即将启程,欢迎一起跟随PChouse的镜头,探寻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聆听烟火故事的文化回响。

你所了解的非遗技艺有哪些呢?

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