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防治年年讲,这回一次性“讲清”“讲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2 00:50 2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扬花期侵入、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的气候性病害,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病菌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 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农户收益等。今年小麦苗情较好,具备丰收基础,在赤霉病防治的关

科学认识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扬花期侵入、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的气候性病害,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病菌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 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农户收益等。今年小麦苗情较好,具备丰收基础,在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能存在侥幸心态,放松防治,务必以科学的方法打好以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一喷三防”总体战。

充分认清赤霉病发生的严峻形势

小麦赤霉病的病菌可以感染小麦的一生,但以扬花灌浆期最容易侵染,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雾霾天气时,赤霉病子囊孢子大量繁殖侵染,病害就容易大发生。因此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是赤霉病发生轻重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小麦播种密度大、营养生长旺盛、田间郁闭也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当前小麦将陆续抽穗,4月上中旬将陆续进入扬花期,且气象预报,4月份降水偏多,气温也逐渐回升,预计今年今年小麦赤霉病将偏重至大发生。

全面科学应用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措施

通过农业措施,营造不利于病害侵染流行而利于小麦健康生长的外部条件,提高小麦的抵抗力,减轻病害侵染危害。

(1)科学田管——提倡施用有机肥,配方施肥,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2)清沟理墒——田间沟系配套,及时清沟排水降渍,减少田间湿度,营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发病的田间小气候;(3)及时收获——收获后立即烘干,减少后期遇雨几率,减轻毒素产生。

(二)选好防治药种

选用高效低毒的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叶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剂,选择戊唑醇系列复配剂时,应保证戊唑醇纯量不低于10克/亩。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腐殖酸类及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预防倒伏、早衰、干热风等,实现“一喷三防”。第一次用药可以在丙硫菌唑·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需加助剂)、氰烯菌酯·戊唑醇中选用,隔5~7天后打第二次药,两次用药品种不能重复。兼治穗期其他病虫,白粉病、锈病可选用戊唑醇、环丙唑醇、氯啶菌酯、啶氧·丙环唑、氯氟醚·吡唑酯、唑醚·戊唑醇等药剂;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联苯·噻虫胺、噻虫·高氯氟等药剂;粘虫可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

(三)适期精准用药

小麦赤霉病只有预防性药剂,没有治疗性药剂,因此防治上只能立足在扬花初期进行预防。要在小麦始花期见花打药,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打早或打晚都起不到好的防治效果。若防治适期预报有雨,可提前到雨前防治,不宜推迟用药。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停间隙或抢在雨前施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施。

(四)植保无人飞机防治,讲究方法、门道

推广使用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 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植保无人飞机 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参数:亩用水量为2-3公斤、飞行高度为 小麦冠层上方1.5-3米、飞行速度小于6米每秒,新机型可适度调 整,确保作物冠层雾滴覆盖密度不低于每平方厘米15滴,使用自主飞行模式,同时添加飞防助剂。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时,要严 格控制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浓度,避免产生肥害。使用自走 式喷雾机,重点喷施穗部,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公斤,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公斤。

来源:浮玉谈往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