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为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2 02:26 2

摘要:2024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全面展现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总结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前景。图为《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 中央网信办供图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为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王崧

2024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全面展现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总结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前景。图为《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 中央网信办供图

网络法治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了战略谋划,特别是对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在新征程上实现网络法治高质量发展、保障网络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法治的重要论述,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法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依法治网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结合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法治工作,围绕依法治网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网络法治的时代要求、为民理念、实践路径、重点任务和国际主张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法治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把握网络法治的时代要求。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时代问题,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①“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②③,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立足人类经历信息革命这一时代潮流,科学标定了网络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深刻把握网络法治的为民理念。网络法治建设的根基在人民,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网络法治在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④,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网络法治建设注入了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和发展基础。深刻把握网络法治的实践路径。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为网络法治建设提供了丰沃的实践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⑥“继续加快制定完善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⑦“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⑨,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又被实践所验证,展现出坚实的实践根基、鲜明的实践导向和强大的实践伟力。深刻把握网络法治的重点任务。网络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⑪“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⑫⑬,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深刻洞察网信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把握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的内在关系,明确了网络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深刻把握网络法治的国际主张。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强调“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⑮“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⑯,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深刻把握网络法治的重要保障作用,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推动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不断探索符合中国互联网发展特点的依法治网之路。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依法治网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推动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网络法治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将依法治网纳入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网信领域重要战略规划制定出台,明确网络法治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网络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加强网络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对网络法治重点工作作出安排,统筹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网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国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序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着力完善网络权益保障法律制度、丰富网络发展促进制度、健全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和管理规范、划定网络安全法律红线、统筹构建涉外网络法律制度,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基础性法律,开展区块链、算法推荐、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小快灵”立法,网络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不断增强,网络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网络法治实施持续深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深入推进网络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与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执法模式。持续深入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算法滥用等问题的治理力度,全面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支持深入推进网络司法,明确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电子数据证据以及网络案件法律适用规则,相继设立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助力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强化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依法解决新型网络纠纷,打击网络犯罪,深化网络空间合法权益司法保护,有力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

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全面提升。网络法治宣传深化创新,推进全民守法,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全面提升。丰富创新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重点渠道作用,拓展“互联网+普法”新模式,探索建立发挥网络平台普法宣传作用的工作机制。建强网络法治宣传矩阵,广泛应用全媒体传播模式。持续深化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创新开展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全国网络普法行”、“全国网信普法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深入开展《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系列宣传,实现“键对键”和“面对面”普法深度融合。推动网络法治宣传融入网络立法全过程,持续强化法治实施环节以案释法。着眼对领导干部、青少年、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普法,引领带动全社会增强网络法治意识。

网络法治研究繁荣发展。网络法治理论研究深入开展,积极探索应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涌现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网络法治研究新型智库与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立足中国实际、体现全球视野的研究成果。积极推进网络法治研究机构建设,加强专门研究力量,为重大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聚焦互联网发展治理前沿问题,拓展网络法治研究的广度深度。加快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度与发展相适应的网络法治教育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为网络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为指引,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支持发挥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制定《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等。积极参与形成区域性网络治理规则,推动达成《金砖国家网络安全务实合作路线图》,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助力形成网络领域具体规则。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持续深化网络法治国际合作理念。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对话合作平台和交流机制,为世界各国在网络法治领域密切联系、增进了解、促进互信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国际网络执法司法合作,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电信网络诈骗等务实合作。

三、奋力谱写网络法治建设新篇章,服务保障网络强国建设

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为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着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将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法治方式助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法治保障,不断健全信息化发展法律法规,努力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营造一流法治环境。健全数字经济治理法治路径,参与推动数字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完善数字经济促进和治理制度。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聚焦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立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依法规范网络空间秩序。持续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建设管理、反网络暴力等法律制度,强化违法和不良信息治理力度,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强化网络传播秩序规范治理,依法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引导网民文明健康上网、用网,凝聚网络协同治理强大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空间舆论氛围。坚持问题意识和系统思维,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实施,依法治理网络空间违法失德行为,推动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理念深入人心,以良法善治为广大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切实维护网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网络空间人格权保护,积极应对深度合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给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带来的新挑战,依法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积极参与推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的名誉、荣誉和经营者的人格尊严、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加速弥合数字鸿沟,强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网络权益保护,让网络法治更有温度、权益保护更有力度。

持续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继续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建设,持续完善网络安全审查和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制度,切实提升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加快推动网络安全法修改进程,依法遏制和有效打击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法律震慑力。持续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机制,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能力评估体系,不断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实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和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等规定,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深入开展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

有效提升网络法治素养。进一步深化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网络普法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突出宣传网络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充分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和重点网络立法。突出强化网络普法,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重点渠道作用,探索建立发挥网络平台普法宣传作用的工作机制,加大优秀网络普法内容呈现力度频次。进一步强化线下普法活动的实效性,深入打造“全国网络普法行”等品牌。通过构建网络法治宣传阵地,创新利用全媒体手段,增强网络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积极促进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分享我国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实践经验,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法治化进程,共同应对网络空间全球性课题,广泛凝聚网络法治共识。推进网信领域涉外法治建设,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共同做好相关国际条约的谈判工作,促进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国际交流与务实合作,为推进网络法治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注释:

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6页。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1页。

③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018年4月20日),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9页。

④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6页。

⑤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3页。

⑥习近平:《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年2月27日),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8–199页。

⑦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5页。

⑧习近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2021年12月6日),载《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70页。

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2页。

⑩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00页。

⑪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6页。

⑫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1月25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6页。

⑬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07页。

⑭《习近平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17日,第1版。

⑮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63页。

⑯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载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5页。

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民主与法制》

2025,与您不见不散

《民主与法制》社融媒体出品

实习编辑:刘晨朦

审 读:宋鑫鑫

审 核:张 驰

投稿、合作邮箱:332633477@qq.com

视频素材征集邮箱:fxhrmt@163.com

《民主与法制》社是中国法学会主管的中央级新闻事业单位,拥有《民主与法制》杂志、《民主与法制时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民主与法制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矩阵。

来源:民主与法制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