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3 月 17 日傍晚,安庆市立医院住院部 11 楼的监控画面里,34 岁的吴女士最后一次整理病号服。她留下的最后影像,是手机里一段含泪自述:"谁来解救我?" 五分钟后,这个被医疗事故和维权困境逼至绝境的年轻母亲,选择以坠楼结束生命。
2025 年 3 月 17 日傍晚,安庆市立医院住院部 11 楼的监控画面里,34 岁的吴女士最后一次整理病号服。她留下的最后影像,是手机里一段含泪自述:"谁来解救我?" 五分钟后,这个被医疗事故和维权困境逼至绝境的年轻母亲,选择以坠楼结束生命。
这场悲剧的导火索,源于5日前的一次普通拔牙手术。3月12日,吴女士依预约前往这家三甲医院拔除右下智齿。监控显示,她在 9:15 分独自走进诊室时步履轻快,却在一个半小时后被人搀扶而出,面部肿胀如球。术后的CT报告揭露了一个骇人的真相:本应拔除的智齿完好无损,而相邻的健康磨牙却惨遭误拔。2025 年 3 月 17 日傍晚,安庆市立医院住院部 11 楼的监控画面里,34 岁的吴女士最后一次整理病号服。她留下的最后影像,是手机里一段含泪自述:"谁来解救我?" 五分钟后,这个被医疗事故和维权困境逼至绝境的年轻母亲,选择以坠楼结束生命。
这场悲剧的导火索,源于五日前的一次普通拔牙手术。3月12日,吴女士依预约前往这家三甲医院拔除右下智齿。监控显示,她在 9:15 分独自走进诊室时步履轻快,却在一个半小时后被人搀扶而出,面部肿胀如球。术后的CT报告揭露了一个骇人的真相:本应拔除的智齿完好无损,而相邻的健康磨牙却惨遭误拔。
医生以铁丝捆住三颗牙齿,将拔错之牙强行塞回牙槽。" 家属提供的诊疗记录显示,这个未经麻醉的紧急处理持续了 90 分钟。吴女士在社交媒体控诉:"他们按着我,像修机器零件般摆弄牙齿。" 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医生事后修改电子病历,将手术记录中的 "8 号牙拔除" 改为 "7 号牙处理"。
这场医疗事故引发的多米诺效应远超想象。术后三天,吴女士因剧烈疼痛无法进食,整夜蜷缩在病床上发抖。院方最初承诺 "观察治疗",却在发现病历被篡改后态度骤变。在最后一轮协商里,医院提出了赔偿方案,然而却拒不承认存在医疗事故。监控显示,当天 15:47 分,吴女士冲出会议室时反复念叨:"他们都在说谎。"
法医在吴女士手机里发现了关键证据:一段时长 2 分 17 秒的坠楼前自拍视频。画面中她展示着肿胀变形的右脸,牙槽骨裸露处的铁丝在灯光下泛着冷光。"34 岁就成了这个样子",这句泣血控诉在社交媒体引发海啸式传播。卫健委介入调查次日,涉事医生被停诊。
这起事件撕开了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深层疮疤。专业口腔医生指出:"误拔健康牙后强行复位,会造成不可逆的牙槽骨损伤。" 更值得警惕的是,涉事医院作为卫健委直属单位,在事发五天内竟无有效投诉渠道。吴女士哥哥提供的微信记录显示,妹妹曾连续向 7 个监管部门发送材料,均石沉大海。
当医疗过失叠加制度性冷漠,最终酿成了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截至 3 月 20 日,已有超过 12 万网民联名要求彻查真相。安徽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专员向媒体证实,调查组正在核查涉事医生的执业记录,重点审查近三年内的类似投诉。这场用生命敲响的警钟,或许能推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根本性改革 —— 毕竟,当铁丝捆住的不只是牙齿,更是患者最后的求生希望时,任何迟到的正义都显得苍白无力。
来源:高冷豆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