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女演员陈思齐摆摊卖鸡爪:从“港姐大热”到“鸡爪摊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2 09:25 3

摘要:2025年3月31日,一则热搜让无数人感慨:“TVB御用丫鬟”陈思齐宣布摆摊卖鸡爪!42岁的她,曾是香港小姐选美中的“翻版朱玲玲”,在TVB剧中以丫鬟角色深入人心,如今却褪去明星光环,站在街头吆喝叫卖。有人唏嘘“过气艺人再就业”,她却坦然回应:“人生没什么不可

文/解手电影

2025年3月31日,一则热搜让无数人感慨:“TVB御用丫鬟”陈思齐宣布摆摊卖鸡爪!42岁的她,曾是香港小姐选美中的“翻版朱玲玲”,在TVB剧中以丫鬟角色深入人心,如今却褪去明星光环,站在街头吆喝叫卖。有人唏嘘“过气艺人再就业”,她却坦然回应:“人生没什么不可以做的。”

这不仅是陈思齐个人的选择,更折射出TVB演员群体的生存现状与人生哲学——与其困在“明星”的标签里,不如用双手创造真实的生活

1. 高光起点:被寄予厚望的“翻版朱玲玲”

2000年,18岁的陈思齐(原名陈凯怡)参加香港小姐竞选,因温婉气质神似首届港姐冠军朱玲玲,一度被视为三甲热门。虽最终止步五强,但TVB仍签下她,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

2. 绿叶十年:被定型的“丫鬟专业户”

在TVB的十余年里,她参演了《学警出更》《公主嫁到》《搜神传》等热播剧,却始终困在“丫鬟”“妹妹”等边缘角色中。媒体戏称她为“TVB御用丫鬟”,而她也自嘲:“观众可能记不住我的名字,但一定记得我的脸。”

3. 残酷现实:年龄与戏路的双重围城

TVB竞争激烈,薪资微薄,配角演员月薪甚至不足万元港币。随着年岁增长,陈思齐的戏路愈发受限。2013年后,她逐渐淡出荧幕,尝试转型香薰按摩师,却因经济压力与舆论争议陷入低谷。

1. 转型契机:从“蔡淇俊的鸡爪摊”到自主创业

2025年初,陈思齐宣布加入前TVB艺人蔡淇俊的鸡爪摊。蔡淇俊曾因生意失败颓废多年,后在妻子支持下重振旗鼓,如今已创立自有品牌。陈思齐坦言:“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人生可以重启。”

2. 务实逻辑:低门槛、高流量的小本生意

摆摊无需高昂租金与装修成本,仅需摊位费与材料费。陈思齐巧妙利用“TVB女星”标签引流,通过短视频宣传迅速吸引关注。网友调侃:“这是把‘明星效应’用到极致!”

3. 直面争议:“靠双手赚钱不丢人”

面对“过气艺人沦落摆摊”的质疑,她回应:“演员只是一份职业,和司机、服务员没有区别。”这种坦然,与内娱明星动辄保镖开道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赢得网友点赞:“港星三观正,这才是生活强者!”

陈思齐并非孤例。近年TVB艺人纷纷转行,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沈震轩(《使徒行者》Kobe):开网约车,称“驾驶是解压方式”;

梁茵(《爱回家》):餐厅服务员,坦言“有机会仍想拍戏”;

戴耀明(TVB绿叶):茶餐厅打工,学习冲奶茶为未来开店铺路;

江华(《寻秦记》):转行保险经纪人;

陈慧珊(《鉴证实录》):息影后成英文教师。

现象背后:TVB生态的困境与演员的韧性

TVB薪资低、竞争激烈,加之香港影视业式微,许多艺人不得不另谋出路。但他们的选择也展现了一种“港式精神”:职业无贵贱,生存即尊严。正如网友所言:“能放下身段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1. 打破“身份焦虑”:明星≠高人一等

陈思齐们的选择,打破了大众对“明星”的刻板印象。在香港,演员被视为普通职业,褪去光环后,他们与常人一样需要为生计奔波。这种价值观,在内娱“流量至上”的语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2. 拥抱不确定性:转型是勇气,更是智慧

从按摩师到摊主,陈思齐的尝试并非“失败”,而是对生活的主动掌控。她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生并非线性赛道,允许自己“转弯”,或许能遇见更广阔的天地

3. 流量时代的“反叛”:真实比人设更动人

在明星争相营造“精致人设”的当下,陈思齐的市井形象反而赢得共情。网友感慨:“她的笑容比剧里更鲜活!”这种真实,恰恰是流量时代稀缺的“生命力”。

陈思齐的鸡爪摊前,没有镁光灯与掌声,却有市井的烟火气与踏实的满足感。她的选择,不是“跌落神坛”,而是一场关于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

正如她在社交平台写下的那句:“人生没什么不可以做的。”这句话,不仅是她的宣言,更是一份送给所有人的启示录——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敢于直面生活、拥抱变化的人,永远值得敬佩

来源:奇门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