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西方伪史之二十三:除了欧洲的,还有美洲学者的研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2 01:08 2

摘要:J.M. 布劳特,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著有《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等诸多关于第三世界历史和政治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马丁・贝尔纳(1937 - 2013),英国学者,研究现代中国政治史,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政府与近东研究教授。著有《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

J.M. 布劳特,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著有《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等诸多关于第三世界历史和政治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安德烈・岗德・弗兰克(1929 - 2005),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出版过《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多部著作,与他人合著有《世界体系:五百年还是五千年?》

马丁·贝尔纳在《黑色雅典娜》中对传统西方文明起源的“雅利安模式”发起了挑战。

传统观点认为,希腊文化是北方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征服当地原住民后产生的。但贝尔纳指出,存在一种被长期忽视的“古代模式”,即希腊本土人口最初是由埃及和腓尼基殖民者文明化的,并且希腊人在埃及和西南亚学习后,又引入了更多近东文化 。他提出了一个改进版的古代模式,认为希腊文化源头是亚非,雅利安也有贡献 。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贝尔纳从多方面展开研究。在语言方面,他指出近40%的希腊词汇可能源自两种亚非语言——古埃及语和西闪米特语,且这些词汇涉及政治、宗教和哲学等领域的复杂语言,这表明在希腊,印欧人在文化上曾被古埃及语和西闪米特语使用者所主导 。在神话与文化方面,他对希腊神话进行溯源,发现诸多希腊神话与埃及、西亚神话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一些神祇形象和故事原型在埃及和西亚文化中有更早的版本。这意味着希腊文化并非独立起源,而是在与亚非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对传统上认为希腊文明独立于亚非文明发展的观点提出了有力质疑,揭示出西方文明起源的单一叙事可能是一种伪史构建,掩盖了希腊文明与亚非文明之间的深厚渊源。

布劳特的《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聚焦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的剖析。他认为欧洲中心主义观点将欧洲视为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认为先进文化与文明由欧洲传播至世界,这种观点是荒谬不合理的。 布劳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欧洲中心主义观点的形成与发展。他指出,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洲人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目的,构建了一套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叙事。

例如,在对殖民地历史的书写中,刻意贬低殖民地原有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强调欧洲殖民带来的“文明开化”作用。从地理传播主义角度,欧洲学者将欧洲的技术、制度等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视为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忽视了其他地区自身的发展轨迹和文化传承。实际上,世界其他地区在与欧洲接触之前,已经有了各自独特的文明和发展进程,并非处于蒙昧等待欧洲启蒙的状态。布劳特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欧洲中心主义史观下的历史叙述是如何歪曲世界历史的真实面貌,是一种为了维护欧洲殖民统治和文化霸权而进行的伪史创作,打破了长期以来欧洲在世界历史叙事中的主导地位,让人们重新审视不同地区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

岗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另辟蹊径,从经济史的角度对西方历史进行审视,揭示了西方在历史叙述中对自身经济崛起的虚假构建。他主张以一种更充分的人类中心的全球范式来对抗欧洲中心范式,申明“欧洲其实是凭借亚洲力量而兴起的,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而不是相反”。 弗兰克考察了15世纪至18世纪的世界贸易结构和白银流动。他指出,当时从西欧、地中海地区、波斯湾、红海一直延伸到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已形成早期全球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在这个体系中,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生产了丝绸、茶叶、瓷器等主要贸易产品,并具有强大的白银吸纳能力。而欧洲在当时尚不具备足够生产能力与亚洲进行货物贸易,只能通过从非洲掠夺黄金和奴隶,从美洲交换白银的方式进入亚洲贸易圈,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早期资本积累。

这表明欧洲的兴起并非如传统西方历史叙述中那般,是自身独特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借助亚洲的经济优势和资源才得以实现。弗兰克通过对白银资本流动的研究,颠覆了西方将自身经济崛起归功于内部因素的传统观点,揭示了西方在历史叙述中对自身经济发展的虚假美化,还原了世界经济历史的真实面貌,让人们认识到西方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真实地位和角色,对西方伪史在经济领域的构建给予了有力回击。 马丁·贝尔纳、布劳特和岗德·弗兰克分别从文明起源、历史史观和经济发展等不同维度,对西方伪史进行了揭露。他们的研究打破了传统西方历史叙述的权威性,促使学界和大众重新审视西方历史的构建过程,思考其中可能存在的偏见、歪曲和虚假内容,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来源:由心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