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门计划(Project Stargate)表面上是OpenAI与甲骨文公司(Oracle)、软银、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旗下的MGX科技基金合力打造的超级AI数据中心网络,实则是一次极具隐蔽性的跨国利润链布局。
5000亿美元,砸向一项不赚钱、不合理、技术含量可疑的AI基础设施项目。
星门计划(Project Stargate)表面上是OpenAI与甲骨文公司(Oracle)、软银、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旗下的MGX科技基金合力打造的超级AI数据中心网络,实则是一次极具隐蔽性的跨国利润链布局。
说是OpenAI的“专属基础设施”,但OpenAI并没有明确的盈利路径,它连自我造血都做不到,仍在烧钱。即便如此,估值已从80亿美元暴涨至1570亿美元,不是因为它技术领先,而是因为一群资本巨头不断抬轿。
核心不是AI,而是电、是芯片、是市场定价权。
软银控股的ARM架构成为OpenAI芯片的基底,AMD在亚利桑那的工厂负责代工,而台湾芯片因特朗普政府的100%进口关税即将被卡脖子。在美国本土唯一可行产能资源被星门计划优先锁定的情况下,其他厂商拿不到芯片,价格自然暴涨。软银躺赢。
这不仅是芯片的定价操控,还有能源套利的布局。
公开数据预计到2030年,AI基础设施年耗电88TWh,星门计划独占其半,约44TWh。可再生能源在美国即将失去联邦支持,特朗普政府重启化石燃料保护政策,而AI需求正成为保留甚至扩建化石能源设施的理由。
ADNOC表面不出口石油到美国,但它持有美国境内关键油气输送设施。电力成本推高化石燃料消费,等于全球油价上扬,ADNOC间接获利。按当前趋势,它甚至能在10到20年内收回全部投资成本——而这在传统油气领域几乎不可能。
更隐蔽的是核能部分。ADNOC旗下还有核能子公司,专门输出核反应堆与核燃料。星门计划若转而大规模使用核电,那这笔生意依旧回到了ADNOC账上,能源游戏无论怎么变,它都在主导。
甲骨文公司(Oracle)则完全不承担投资风险,只是承包建造和运维数据中心,现金流直接打进账户。技术无突破、AI无实质改进,他们已经赢了。
而OpenAI?没有产品盈利,AI能力被DeepSeek追平甚至反超,但因为微软、英伟达、软银、MGX在2024年底又集体砸了66亿美元“输血”,它的估值就被硬生生抬到了天上。技术未进,股价已翻倍。CEO阿尔特曼(Sam Altman)拥有7%股份,身价跟着飙升,这不是AI创业,这是资本炼金术。
更讽刺的是,这一切投资的结果,对AI模型的质量提升基本没有帮助。OpenAI现阶段需要的根本不是庞大的基础设施,而是更小巧、更经济、更适配现实业务的模型。与其构建千亿级大模型追求AGI,不如做能直接嵌入人类工作流的轻量化AI工具。
但这正是问题所在。做那样的产品不需要5000亿,不需要专属数据中心,不需要核能,不需要政治博弈。只需要踏实研发。这对财团来说没意义——赚不了钱,玩不转估值,炒不热市场。
星门计划就是舞台,是烟雾,是资本制造泡沫的视觉装置。它背后的目的不是推动AI,而是借“创新”的名义,合法地、规模化地垄断资源、操控供需、转移财富。
如果你还把这当成一次科技腾飞,那你已经掉进了他们精心编排的叙事陷阱里。在一个健康的经济系统中,这样的资本运作会被识破、被制衡。但在今天,这就是现实本身。
表面上是AI的春天,背地里是油、电、芯片与政策的资本合谋。
来源:老胡科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