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青海省高考报名人数约为5.2万人,较前几年略有增长。尽管人口基数较小,但省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本科录取率约为45%,而985、211高校的录取率更是低至1.3%和3.8%。这一数据反映出青海考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2024年青海省高考报名人数约为5.2万人,较前几年略有增长。尽管人口基数较小,但省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本科录取率约为45%,而985、211高校的录取率更是低至1.3%和3.8%。这一数据反映出青海考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在此背景下,高校排名成为考生择校的重要参考。近日,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发布了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大家一起来看下,榜单已放置文章末尾。
青海大学稳居省内榜首,全国排名第183位。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生态学、草业科学、藏医学等学科在国内具有显著特色,高原医学研究更是跻身国际前列。
学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8个硕士点,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个省部级研究中心。从录取分数来看,该校在青海省内一本批次投档线常年位居第一,理科超省控线约50分,文科超30分,是本地高分考生的首选。
紧随其后的青海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252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师范类院校。学校以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为优势学科,建有高原地理与环境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该校新增了教育学博士点,硕士点数量达15个,学术资源持续扩容。录取分数方面,师范类专业热度居高不下,理科投档线略低于青海大学,但文科竞争尤为激烈,部分热门专业分数线与青海大学持平。
青海民族大学和青海理工学院分列省内第三、第四名。青海民族大学以民族学、社会学、藏语言文学为核心特色,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2个硕士点,其民族政策研究与区域文化传承成果丰硕,录取分数在二本批次中处于中上游。
新建的青海理工学院作为省内唯一的理工类本科院校,聚焦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虽暂未设立硕士点,但依托对口支援政策,与东部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录取门槛相对较低,为理科中等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青海省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呈现“少而精”的特点,头部高校在特色学科建设上表现突出,但院校数量与层次仍与东部省份存在差距。
对于本地考生而言,若分数具备竞争力,青海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是兼顾学术实力与就业前景的优选;若分数中等,可重点关注青海民族大学的人文社科专业或青海理工学院的新兴工科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数据来源于ABC排名(CNUR),其评价体系涵盖学科水平、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多元指标,具有广泛参考价值,但高校选择仍需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若您对排名细节存疑,欢迎在评论区理性探讨。
来源:朝气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