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与郑州大学,为什么“亲如兄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2 15:17 2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解决沿海城市和内地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高等学校集中的城市,开始进行“西迁”,扩大内地高校规模。1955年开始有四所比较重要的大学西迁,组织山东大学西迁郑州,上海的交通大学和南京的华东航空学院西迁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西迁重庆。

国内的高校中,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山东大学与郑州大学,都是同源同宗。两所交大的关系,可以说众所周知。但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的“血缘关系”,则很少被提及。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解决沿海城市和内地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高等学校集中的城市,开始进行“西迁”,扩大内地高校规模。1955年开始有四所比较重要的大学西迁,组织山东大学西迁郑州,上海的交通大学和南京的华东航空学院西迁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西迁重庆。

山东大学作为内迁4所高校之一,西迁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从整体迁校郑州,改成部分迁校于郑州成立河南大学,最终变成援建郑州大学。

同批的交通大学,也是一分为二,留在上海的部分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迁到西安的部分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历史证明,这是最好的结果,一校变四校,实现了“星火燎原”。

当时山东大学与交通大学的背景不太一样,因为1954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而原河南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已不存在,为填补河南省缺乏综合性大学的空白,计划把山东大学整体迁往郑州,更名为“河南大学”。

根据当时老人们回忆,山东大学第一时间就成立迁校委员会,淳朴的山东汉子们都做好了举家搬迁的准备。但事实是,1952年院系调整中,山东大学也分出很多专业,而且当时的规划是在青岛继续发展,并未搬迁济南。

河南的情况则是考虑到河南大学已经分枝散叶,省会郑州正处在城市建设起步阶段,想把拟建的河南大学定名为“郑州大学”,提升新省会的形象和影响力。于是,经过审慎衡量,山东大学不再迁往河南郑州,而是给予一定的师资支援,并负责建设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的建校班底,就是郑州和山大合作组成的。郑州大学的筹备会,也是在山东大学召开第一次会议,从此分设青岛、郑州两地办公,教学准备工作在青岛,基建和人事工作在郑州。

山东大学把“郑州大学”当成自己的家园来建设,不仅是出于朴素的北方情结,也有着自身的发展考量。因为当年的安排是,山东大学暂留青岛,必要时再迁往河南。也就是说,郑州大学仍旧可能是山东大学的“下一站”。

郑州大学的基建工作,同样由山东大学负责。1955年8月,山东大学派出精兵强将先期奔赴郑州,成立郑州大学建校办事处。在两校的建校史上,谈起这些往事,经常会有人潸然泪下,当时先遣人员中,有的专家学者已经年逾半百,从讲台到工地,在郑州白手起家、勘察校址,两年时间在大学路西侧立起四幢朴素典雅的红楼。

郑州大学建校时期的干部和教师,大部分来自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的办公、仪器设备也由山东大学提供。在此基础上,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也提供了师资支援。但相比而言,山东大学一手建立了郑州大学,此言并不为过。

曾几何时,山东大学与郑州大学在学生考研、人员交流等方面,都彼此“高看一眼”,这也是两校的特殊情谊体现。现在两所高校都成了各自省份的“领头羊”,但依旧保持了最热情的互动,每逢校庆之日,彼此贺信可以说是最真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山东大学和河南,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西魏遗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