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机制保障方面,促进会依据相关文件,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促进会”联动工作机制。结合敦煌本地风俗,在尊重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将婚丧礼金、宴席规模、流程天数等纳入村规民约,制定“限高”量化标准。在红白喜事中倡导“八提倡八反对”,在操办过程中由促进会成员担任顾问,全程介
文明之风,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在敦煌,有这样一个组织,它肩负着移风易俗的使命,为推动乡风文明的进步默默耕耘,它就是敦煌市红白事移风易俗促进会。
在机制保障方面,促进会依据相关文件,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促进会”联动工作机制。结合敦煌本地风俗,在尊重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将婚丧礼金、宴席规模、流程天数等纳入村规民约,制定“限高”量化标准。在红白喜事中倡导“八提倡八反对”,在操办过程中由促进会成员担任顾问,全程介入办理,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和“明白账”,按照章程约定的标准、流程及仪式,实施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跟踪。
74年党龄、96岁高龄的老党员、老军人李老先生去世后,在家属的邀请下,理事会为李老先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告别了传统葬礼中披麻戴孝的沉重旧俗,摒弃了敲锣打鼓吹唢呐的喧嚣热闹,也不见扬幡招魂的迷信仪式。现场仅举行了庄严肃穆的悼念仪式,直系亲属们臂缠黑纱、胸佩白花,以简洁而不失敬重的方式缅怀逝者。这场葬礼如一股清风,让前来吊唁的群众眼前一亮,大家亲眼见证了新时代党员干部丧事简办的新风尚。
婚事新办上,促进会将婚嫁彩礼、大操大办作为突破口,倡导适龄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提倡零彩礼,建立“幸福基金”,婚庆司仪免费主持,“红娘帮帮团”为单身青年提供交友联谊活动。白事简办方面,促进会倡导绿色低碳丧葬理念,推出“五取代”“七个一”和“一碗羊汤过白事”。用播放哀乐、绢花围棺等新方式取代传统陋习,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
服务引导工作中,促进会常态化回访,杜绝乱收费,组织理事培训,提升服务质量,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义务演出,诠释移风易俗意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家风主题活动,以“飞天信约”积分激励群众践行简办标准。
多年来,促进会累计为全市城乡群众操办红白事680余件,节约费用270余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凭借卓越贡献,促进会先后荣获“4A级社会组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敦煌市红白事移风易俗促进会用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书写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答卷。(吕献芝)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