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上最没意义的战争是怎么打的?(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2 16:53 2

摘要:由于历史上的长期混乱,两国之间的边境线一直含糊不清,基本处于混沌状态。不过,两国领导人对此并不担忧,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战壕扛过枪的鸽们,有啥不能谈的呢?

随着冷战的结束,改朝换代的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都放弃了马列主义,准备以新的姿态迈入美好新明天,然后他们发现了一点小问题——两国国境线没划好。

由于历史上的长期混乱,两国之间的边境线一直含糊不清,基本处于混沌状态。不过,两国领导人对此并不担忧,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战壕扛过枪的鸽们,有啥不能谈的呢?

而且,两国之间的边界实在是没什么价值可言,虽然未堪定的边境长达上千公里,但双方争议的地区几乎都是荒凉的沙漠荒滩,没有任何资源,只有三个小镇处于争议区,总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因此,双方都认为勘定边界只是个技术问题,联合成立了边界委员会,我们埃厄两国是分家不分心呀!

遗憾的是,由于边界过于漫长,两国边境直到1998年也没有完全划定结束。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埃厄关系发生了一点微小的变化。

首先是港口结算问题,由于分家后的埃塞变成了内陆国,在如何使用厄立特里亚的港口问题上,双方有了点争论。1997年,厄立特里亚弃用了原来的埃塞俄比亚货币,推出了自己的货币,要求用本国货币结算费用,令埃塞俄比亚很不满。

而更重要的是,虽然两国的领导层之间有着深厚友谊,但两国人民则没有那么友好。刚建国的厄立特里亚迫切想证明自己是个主权国家,国内一直支持进行强硬的外交政策。而埃塞国内则始终指责提人解对厄立特里亚太过软弱,轻而易举的允许厄立特里亚独立。在埃塞国内,人们嘲讽总理梅莱斯说,梅莱斯是阿费沃基(厄立特里亚总统)的傀儡。

阿费沃基(厄立特里亚总统)

虽然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双方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密切的,直到一件意外的发生。

在埃厄没有划清的边境上,有一座一千多人的小镇叫巴德梅。这里当时由厄立特里亚的官员管理,1997年7月,一群埃塞俄比亚的散兵游勇来到这里,驱逐了厄立特里亚官员。

这场意外并不是埃塞俄比亚的政府行为,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因此,厄特总统阿费沃基给埃塞总理梅莱斯写信沟通此事,双方书信往来数次后,1998年,厄立特里亚重新派官员回到了巴德梅镇。

然后,意外发生了。

1998年5月2日,几名厄立特里亚官员在巴德梅镇被杀了。

事后证明,这次事件是一次完全的治安事件,凶手只不过是图财害命。但是因为边界不清,两国都希望,由自己牵头处理这个案件,继而,边境上的埃塞警察和厄立特里亚民兵之间发生了几次小规模冲突。

直到此时,事情还只是边境纠纷,外交沟通一下就好了,但厄立特里亚总统阿费沃基却开始了一番思考。

阿费沃基认为,两次事件都是厄立特里亚吃亏,而且第二次还是在他与埃塞总理沟通之后发生的,如果你真的在意我的话,就应该在意我的话,埃塞的行为完全是在挑衅。厄立特里亚国力本就弱于埃塞,如果这时候继续忍气吞声,在未来的交往中,厄立特里亚将会陷入长久的被动。

所以,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1998年5月6日,阿费沃基组织了一支精锐的机械化部队进攻巴德梅镇,并全歼了镇上的埃塞警察。第二天,厄立特里亚的广播里说道,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厄立特里亚“不惧怕进行全面战争”。

当然了,所以讲起道理叭叭叭,落到事上泪哗哗,虽然嘴炮打的响,但在阿费沃基的构想里,这次出兵只不过是为未来的谈判增加一点筹码而已,他并没有真正开战的准备。毕竟当年只有220万人口的厄立特里亚,比之于六千万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在国力上还是略有劣势,因此,所谓的全面战争,只不过是威胁一下埃塞。

然后,他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5月13号,埃塞俄比亚开始全国总动员,你不是要全面战争吗?那我就给你全面战争!

其实,在一开始,埃塞俄比亚的领导层也并非不想和平解决争端。毕竟两国之间的冲突,说穿了只不过是一个小镇上的争端,并不是什么大事,为这件事打仗完全犯不上。

但是,领导层的冷静并不能控制住局势。厄立特里亚进攻的小镇巴德梅,正处于提人解的老家提格雷州,厄立特里亚的行为属于在人家龙兴之地上搞事。如果连老家都保不住,提人解还怎么让埃塞全国服气?更重要的是,此时埃塞国内的民族主义媒体纷纷出动,渲染局势的严重性。埃塞的百姓们一致认为,小小的厄立特里亚居然敢出兵侵略,这属于耗子扛刀满街找猫,必须“强力回击”,在这种舆论下,埃塞政府能怎么办呢?

打吧。

埃厄战争地图

5月13日,埃塞俄比亚军队兵分三路,开始了对厄立特里亚的全线反攻!此时已经骑虎难下的阿费沃基也发了狠,在所有的方向上都派兵迎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的广播媒体中都极力渲染战斗的激烈,可是直到开战的第十天,双方的士兵都没有见过几回面。

由于双方都没有进行战争准备,所以,开战以后,后勤不足的双方根本不具备发动进攻的能力。但是,由于两国在嘴炮上已经硝烟滚滚了,所以为了给国内一个交代,两军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办法——炮战!先干他娘几炮,起码让国内老百姓先听个响!

从5月15日开始,两国边境上进行了足足一周的炮战。应该说战果显赫,由于事先没有过侦查,炮战的结果往往是军事基地几乎毫发无损,百姓民房荡然无存。两国边境的老百姓为了躲避随时到来的炮击全部跑路变成了难民,的确增强了两国百姓的感知度。

在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里下,此时两国都意识到,如此激烈的炮战居然都无法干掉对方,看来是时候拼消耗了!

此时,尴尬的时刻来了。我们平时形容一个国家很穷,总说他们穷的当裤子,可是这当裤子,也总得有条裤子啊。

经过多年的战争,两国早就已经穷的如同小约翰领奖,衣不蔽体啊,厄立特里亚的家底被带英打包带走后就再没建设过,而常年内乱的埃塞俄比亚更是一穷二白。不过,此时埃塞俄比亚的情况还是要好一些,因为当年勋宗给的实在太多了!

虽然此时距离1977战略空运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大老勋给埃塞的武器实在太多了。即使经过二十年内战大量消耗后,埃塞政府还是找到了一大批苏联援助的坦克。因此,在炮击持续了一周后,埃军的坦克陆续到达了前线,兄弟们,跟我冲!

5月下旬,三路大军开始齐头进攻,谈不上什么战略战术反正坦克到了,先冲上去再说!

当然了,虽然有步兵有坦克,但埃塞军队很难被称得上是机械化部队,他们的后勤完全是靠骡子和马匹,这支骡马军团的进攻速度奇慢,但即使这样,凭借着坦克的优势,埃塞军队还是打的厄立特里亚军队节节败退。

此时,不知道哪位神人给厄军出了个主意,坦克这种大杀器,我们靠步兵肯定挡不住,要不然我们挖战壕吧?

虽然在九十年代挖战壕多少有点致敬一战,但事实证明,这个提建议的神人显然是非常了解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的。几天以后,厄军挖的反坦克壕就成功抵挡了埃军的坦克,双方战局再次陷入僵持!在稳定战线后,厄军甚至能打一波防守反击!

吃了亏的埃军终于悟出来了,原来世界上还有挖战壕这么先进的战术呀!埃军指挥官立刻决定效仿,于是,双方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堑壕战!

为了打这场堑壕战,两国军队的工匠精神卷的爆棚,十几万大军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挖掘了纵深好几条战壕,很快就让整个边境完全被堑壕阻断。

埃厄战争名场面堑壕战

面对着这一对在九十年代末打堑壕战的卧龙凤雏,各国的军事专家们多年来无语了。本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原则,有人开始给两国出主意——看你们这个状态,想突破堑壕恐怕是有点困难了,上空军吧!

这个建议一出,两国统帅部有如醍醐灌饼!1998年6月5日,埃塞俄比亚空军率先动手,成功偷袭了阿斯马拉机场,炸毁赞比亚航空客机一架,公交车站一个。作为回敬,厄军空军在当天下午就控制了埃塞的默克雷机场,

在之后,两国空军你来我往,由于惧怕防空火力,双方不约而同的对彼此机场附近的居民区大开杀戒,几天的空战下来,对战局的影响不说是举足轻重吧,至少也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仗打到这个份上,联合国是真的看不下去了。虽然对非洲大区不能要求太高,但总拿老百姓开刀是不是有点太难看了?而且,你们俩又没有利益冲突又没有民族矛盾,打这仗是为了啥呀?明知山有虎,那就不要去明知山啊!6月26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双方使用暴力,呼吁结束空袭,争取和平!

令人欣慰的是,两国服从了联合国的呼吁,双方开始停火,但停火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想追求和平。

这一对穷逼没弹药了,他们正在凑钱买武器!

趁着短暂的停火,非洲统一组织(非盟前身)和美国都过来调停,表示你们俩有啥事儿不能唠的啊?就你们俩那边境线都是白给别人都不要的荒土垛子,犯的着为这事打仗吗?你们现在这种匹配机制打不出结果的,别打了,给地球一个机会吧!

可惜的是,已经打上头的两个冤家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事已至耻,此时这场战争已经跟边境划分没关系了,什么边境都不重要,我们要的就是这个脸!

为了要脸,虽然两国的国库已经穷的耗子进去都自杀,但上了头的两国政府还是砸锅卖铁,到处借贷,哪怕从此变成贷高乐,也一定要搞到钱弄死对方!

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比较容易,此时苏联虽亡,俄国尚在。当年苏联留下的人脉也还在,听说终于能在埃塞俄比亚见到回头钱的俄罗斯热泪盈眶,此时穷的叮当响的俄罗斯也给出了惊人的折扣,埃塞成功在1998年12月斥巨资美元购买了8架苏27战斗机。由于埃塞空军没人会开苏27,所以前苏联飞行员纷纷下岗工人再就业,来到埃塞充当了雇佣兵。

厄立特里亚虽然财力不如埃塞,但此时也咬着牙搞到了10架米格29,由于跟俄罗斯关系一般,所以他们选择了从乌克兰雇佣飞行员,曾经苏联空军中的战友们,就这样在非洲成为了对手!

经过一阵狂买后,埃塞俄比亚军队先打破了沉默,1999年2月,埃塞政府宣称厄立特里亚拒绝谈判,于是喊出一个口号:“厄立特里亚人擅长挖堑壕,我们擅长把堑壕变成坟墓”,12万大军齐头并进A了上去。

看到埃军杀了上来,厄立特里亚同样信心满满,他们动员了近十万大军与埃军开始了激战。

我们听起来很热闹,但这场战役一到交战阶段,立刻又退回了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

由于油料不足加训练稀烂,两国虽然买了不少坦克,但没有任何步坦协同战术可言,只能拿坦克当移动炮塔甚至固定炮塔用。而由于没有步兵掩护,双方的坦克给了RPG极大的发挥空间,两国步兵扛着火箭筒到处找坦克,轻而易举的就摧毁了大量坦克,经过几天的交火后,双方一致认为——坦克这东西根本没用,RPG神教才是真理。

坦克当炮台

如此辣眼睛的打法让各国观察家们不忍直视,所谓勋宗含泪收藏,陈庚连夜点赞。这场战争后来被人评价为“二战的武器,一战的战术,拿破仑时代的战地救护”。而与地面的惨不忍睹相比,天上的空军则完美的展示了冷战遗风,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飞行员充分体现了苏联空军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在地面上用RPG打堑壕战的时候,天上的苏27和米格29用令人惊叹的机动力躲闪着对方的空空导弹,对于这种青铜上单配王者辅助的魔幻场景,通辽汗国日报社评价到:

这边是平原之上修防线,精法落泪,

那边是坦克停车当炮塔,纳粹心惊,

这边是米高扬大战苏霍伊,苏联内战,

那边是RPG决斗T55,华约竞争。

呼啦啦长龙一贯,苏27跃起飞红日,

轰隆隆巨炮动地,T62殉爆震山川

天上是神佛斗法,如来佛踏碎金銮殿,

地下是赵四登门,谢广坤争霸象牙山。

这场魔幻的战役持续了一周后,两边同时得出了结论——对面的堑壕挖的太多了,这么靠人命填恐怕是不行呀!

应该说,这种进步是值得鼓励的,按照常规剧本,再过两年他们就该发现坦克的妙用了。但是我们显然低估了东非的两大强国。在战斗中,厄立特里亚首先开拓了思路,就是他们在想,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我们的边境线上已经被修上防线的话,我们可不可以从邻国借道搞突袭呢?

谁能想到,刚刚还在使用一战战术的厄立特里亚,居然已经悟出了闪击法国的战术了!

厄立特里亚经过认真考察后,决定战争的胜负手就在于自己能否偷袭成功了。而厄立特里亚想要借道的邻国,指的就是通辽宇宙大冤种——索马里。

其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中间还隔着个吉布提,但国小力微的吉布提被直接无视了。此时的索马里已经陷入内战之中,为了确保自己借道成功,厄立特里亚还挤着牙缝援助了一支索马里的地方武装,准备悄悄着迂回过索马里搞偷袭,捅他埃塞俄比亚的腚眼。

可惜的是,厄立特里亚军队终究没有到达埃塞俄比亚境内。因为就在他们在索马里境内迂回时,居然一头撞上了向北迂回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原来对面也是这么想的!

带着英雄所见略同的庆幸,两国军队在索马里就地开练,成功把索马里也拉进了战争。在收获了国际社会的激烈谴责之后,最终,两国的偷袭大军不分胜负,各自回到了原点。

但是,在两军在索马里激烈交流的时候,埃塞俄比亚在两国边境上偷袭得手,成功突破了厄立特里亚的北方防线,全歼了厄军的一个师。1999年2月22日,埃军成功夺回了争议的核心巴德梅镇,并且深入了厄立特里亚国境内足足十公里!

是的,十公里,这就是两国交战大半年的最大战果,对于堑壕战来说,这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战果了。

在北线突破后,埃塞俄比亚愈战愈勇,继续与厄立特里亚围绕着新的堑壕开始交战。此时的两国已经山穷水尽,人口稀少的厄立特里亚军队里已经有四分之一是女兵了,可是双方的战争仍在继续。

厄军女兵

时间走到1999年6月,战场再次平静了下来,只不过原因和上次一样——弹药打光了,该补蓝了。

在停战期间,各国对两个穷国的军购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与理解,有的国家未来可期,有的国家未来可分期,在一声声靓仔中,两个穷国迷失了自我。俄罗斯和意大利分别卖出了一堆直升机,保加利亚则是两头通吃,卖给厄军火箭炮,卖给埃军T55,以色列则站出来表示愿意帮埃塞翻新战斗机等等。

2000年5月,双方撒币结束,接着练!

这一次同样是埃塞先动手,26个师携带着新买的武器齐头并进,连连突破厄军防线,兵锋直指首都阿斯马拉。

此时的厄立特里亚则让埃军见识了一下什么是狠人,他们在自己的首都周围埋下了海量的地雷,让全球各国震惊不已,你也别管我以后咋日子了,打不赢这仗我就不过了!

仗打到这种程度,联合国终于忍无可忍。 2000年5月17日,联合国紧急通过了1298号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要求国际社会对两国实行最严格的军事禁运,并准备派遣维和部队,你们俩闹到现在,该收手了吧!

这一次,联合国的压力真正的显现了出来。失去了军火来源的两国真正停火了。在之后的声明里,两国各自给自己找回了一点面子,纷纷表示自己为世界和平付出了太多?就这样,在经历了两年的血战,让七万余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后,两国终于回到了原点——继续在谈判桌上前口腔体操。

2000 年6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两国中间地带,12月,两国在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首都)正式签署和平协议,战争总算彻底结束了。

维和部队

而关于两国的争议边界,联合国将大部分的土地都判给了厄立特里亚,换句话说,如果当初阿费沃基没有动手的话,哪怕靠国际仲裁,厄立特里亚也能得到这些荒凉区域,根本不需要以整个国家为代价。

虽然签订了和平协议,但两国之间已经打成了血海深仇,经常冒出边境摩擦。被折腾的无比心累的联合国做了一件空前绝后的事情——判决双方互相赔偿战争损失,以表示在这场“现代史上最没有意义的战争”中,你们两个都是战败国。

由于这场战争,本来气候宜人良港密布的厄立特里亚,错过了经济发展的最好机遇,从身无分文发展到负债累累,时至如今人均GDP基本跟海地一个水平。而埃塞俄比亚则失去了原本使用良好的厄立特里亚港口,作为一个内陆国被困扰了很多年,只能从吉布提想办法,时至今日,发展水平依然非常落后。

现代阿斯马拉街景

2019年,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通过巨大的让步,让两国实现了真正的和解,为这场荒唐的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可遗憾的是,之后的埃塞俄比亚又陷入了内乱,被排挤出权力核心的提人解准备发动二次革命,埃塞俄比亚再一次陷入了混乱之中。哪怕在经历了这样一场荒唐的战争后,东非的土地上还是没能保持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

来源:小约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