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鹏:理想供应链的蜕变,从优秀到卓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17:47 2

摘要:当前正处于AI时代的元年,AI技术将对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轩辕同学铃轩5期第二模块课程导师,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强调:“AI技术让我们能够更精准地预判未来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风险,从而做出更高效的决策。”


编辑 / 苏楷

排版 / 石柯

当前正处于AI时代的元年,AI技术将对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轩辕同学铃轩5期第二模块课程导师,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强调:“AI技术让我们能够更精准地预判未来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风险,从而做出更高效的决策。”

光簇拥着光。2025年3月22日,常州,轩辕同学铃轩5期第二模块开课。

当天上午,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以“从优秀到卓越,AI赋能供应链的未来”为主题,分享了理想汽车供应链的成长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规划。

孟庆鹏的演讲不仅深入剖析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还展望了AI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革命性应用,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洞察与启示。

01

从瓶颈到标杆:理想供应链的蜕变

2023年之前,供应链曾是理想汽车的“瓶颈部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芯片短缺等问题让供应链体系的发展几乎停滞。

然而,经过两年的努力,理想供应链已经从“卡脖子”部门蜕变为公司内部的标杆部门。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理想汽车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系统性变革。

“过去我们主要学习华为的集成供应链变革(ISC),从BT(业务技术)走向IT(信息技术),再走向DT(数据技术),最终迈向AI(人工智能)。”孟庆鹏表示,理想供应链在过去一两年内已经达到了“优秀”的水平。

但他也指出,“优秀”往往是阻碍企业走向“卓越”的最大障碍。“当你觉得自己已经优秀了,可能就失去了继续突破的动力。”

02

AI时代的供应链革命:分钟级决策与精准预测

“AI技术让我们能够更精准地预判未来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风险,从而做出更高效的决策。”孟庆鹏强调,当前正处于AI时代的元年,AI技术将对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AI时代,供应链的决策时效将从传统的“天级”缩短到“分钟级”,预测精度也将大幅提升。

孟庆鹏举例说,理想汽车在车端产品的供应链决策中,已经能够实现“秒级”响应,这得益于AI技术的深度应用。

他还提到,A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供应链的效率,还将改变传统的生产关系。“在AI时代,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孟庆鹏预测,未来许多传统岗位将被AI取代,例如质量检测等角色将逐渐被AI技术替代。“AI可以不断扩展功能,直到完全替代人类的某些工作,这将驱动人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适应新的角色。”

03

洞察与挑战:低增速时代的供应链应对

在谈到供应链面临的挑战时,孟庆鹏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低增速时代,年均8%-10%的高增速已经成为历史。“低增速时代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放缓,消费信心下降,这对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挑战。”

孟庆鹏认为,供应链管理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通过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此外,孟庆鹏还从政策、技术和行业趋势等多个维度分析了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他指出,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再到智能电动车,供应链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复杂度都在不断提升。“智能电动车时代,大模型和AI Agent将成为核心技术,供应链管理必须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

04

规划与赋能:AI驱动供应链的未来

基于对行业趋势和挑战的洞察,孟庆鹏分享了理想汽车供应链的未来规划。他表示,理想供应链将继续推进AI技术的应用,通过AI赋能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

“A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供应链的效率,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孟庆鹏强调,AI技术的应用将是理想供应链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他还提到,理想供应链将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事情,还需要与外部合作伙伴紧密协作。”

孟庆鹏介绍,理想汽车已经推出了第二代合作伙伴W.I.N.文化,强调“共赢、创新、链接”。“我们希望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共同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共赢。”

05

文化驱动:从作战到协作共赢

在谈到理想供应链的文化时,孟庆鹏表示,理想供应链的文化是“打仗打出来的”,而不是“练兵练出来的”。

“只要有一个战场,理想供应链就能够迅速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非常有信心。”他强调,理想供应链的文化不仅体现在内部的高效协同,还体现在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作共赢。

“我们与合作伙伴的降本谈判不是粗暴的‘你给我降10个点’,而是基于过去合作的成果和未来的增长空间,通过透明化的成本分析和共同改善来实现共赢。”

孟庆鹏表示,这种共赢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合作伙伴的接受度,还能够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06

穿越周期:理性、选好客户、练好内功

最后,孟庆鹏呼吁行业保持理性,选好客户,练好内功,积极拥抱AI技术。“在这个低增速的时代,企业必须保持理性,选好客户,抓好经营,练好内功。”他强调,AI技术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工具,企业必须积极拥抱AI,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AI用好了,对企业的提效帮助非常大。”孟庆鹏表示,理想汽车将继续推进AI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通过AI赋能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助力企业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发展。

轩辕同学面对面1:面粉比面包贵,怎么办?

Q

轩辕同学丁润康:

我们给车企供货,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压力大,面粉比面包贵,但必须坚守质量要求。车企在降本时是否有保护供应商质量的机制?如何避免因价格竞争牺牲非必要的质量?

A

孟庆鹏:

首先,战略捆绑是关键.与Tier1和优质OEM深度绑定,通过规模效应稳定合作。要主动争取进入核心供应链,哪怕短期牺牲部分利益,但需精准选择能存活的客户。

第二,质量过剩需主动优化.推行QTC专项管理,剔除不必要的质量标准。例如,将灯光检测标准从2500/3500勒克斯降至行业通用的2200勒克斯,减少过度检验导致的成本浪费。

其三,抓大放小:安全关键点质量必须严控,非核心环节可简化。统一零部件到整车的检验标准和工具,消除重复或冗余流程。

最后,品牌自信支撑质量自信:明确区分必要与过剩标准,避免因成本压力妥协核心质量。

轩辕同学面对面2:能否与国产芯片长期协同

Q

轩辕同学卢恒洋:

当前芯片行业处于价格内卷周期,汽车芯片虽需高质投入,但成本压力远超消费和工业领域。国产替代受限于量,难与TI等国际巨头竞争——他们依托全球供应链和规模压低成本。我们正探索与车厂合作创新,从需求端推动成本改善。作为理想供应商,我们愿承担研发投入,关键是如何让创新成果真正落地并获市场认可。您认为理想能否与国产芯片长期协同破局?

A

孟庆鹏:

国内半导体核心困境是规模不足,导致成本高、质量成熟度不足;而国际大厂凭借规模优势,折旧分摊后成本更低。国产化需依赖国家战略和企业安全需求,但若TI等价格更优,市场化选择下国产仍处劣势。

出路在于,乘政策东风,在高端芯片(如碳化硅、MCU)领域联合创新,保持牌桌存在,待竞争理性化后突围。需清醒认识到,短期无法一步超越,唯有借国产化浪潮穿越周期,未来才有机会。

轩辕同学面对面3:供应商如何让理想接受

Q

轩辕同学赵宇:

第一,我们做控制领域的Tier2供应商,虽然Tier1已经接受我们了,但主机厂如何接受我们是个实际问题。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价格便宜,又能帮Tier1降本,主机厂是不是就更容易接受我们?

第二,我们做域控产品,之前也给其他主机厂供货了。但现在行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非常希望能和理想汽车联合开发,否则很难适应这种快速变化。很多主机厂都在强调域控白盒化,我们的目标也是与主机厂联合开发创新,想听听孟总的看法。

A

孟庆鹏:

关于Tier2(TN)的管理,我们过去有一套机制,但管得不够深入。现在我们会对关键物料的Tier2供应商直接介入管理,帮助Tier1共同把关。

采购维度上,我们会打开物料BOM,关键物料自己直接定点,商务模式尽量采用AVP模式,即我们定好价格后交给Tier1管理,降低我们的管理复杂性。但像大芯片等关键物料,我们不得不自己直接管理。

供应维度上,我们也会关注供应安全,比如海外供应的物料风险较高,我们会直接介入管理。

未来,我们会出台一套TN管理体系,非必要不管。所谓非必要,就是从质量、成本、交付(QCD)维度评估风险,只有风险高或影响总成竞争力的物料,我们才会直接管理。我们会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帮助Tier1选择长期合作的Tier2供应商。

关于域控合作问题。理想汽车的域控都是自研代工模式,包括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域控、GCU等。我们非常强调自主可控,理想汽车的座右铭就是“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成长的极限”,涉及核心竞争的领域我们一定自己干。

目前代工资源基本是聚量的规则,规模效应明显。坦率讲,现在想进入理想汽车做业务特别难,除非我们现有资源布局不合理或不健康,需要引入新的资源。

-THE END-

来源:铃轩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