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如今时代变了,遍地都是大学生,想找一个月薪4000的工作都成为了奢望。
文|编辑|麦麦
“本科这里是没有机会的哦”
寒窗苦读十二载,到头来却成了社会上最廉价的群体。
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如果时间倒退个几十年,头悬梁锥刺股或许真的能打拼出一番成就。
可如今时代变了,遍地都是大学生,想找一个月薪4000的工作都成为了奢望。
名牌大学毕业跑去送外卖、211金管硕士服装城干收银、更有大把大把的本科毕业生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
老话常说“辈辈开荒不如十年寒窗,十年寒窗不如三代经商”。
之前总觉得这种观点太悲观,可看到济南春招现场后,才发现老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
本科毕业,月薪4000?
3月27日,山东济南招聘会现场,应届生们“自降身价”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更离谱的是,这些学生大都是博士、硕士,最差也要本科学历起步。
可即便如此,依旧不敢奢望高薪。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历竟贬值得这么快了?
作为山东省2025届毕业生规模最大的双选会,现场共有200家企业参与春招。
高校的应届生们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招聘现场。
然而,现实却直接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岗位要求越来越挑剔,本科学历都成了烂大街的文凭。
现场人才涌动,博士、硕士数不胜数。
一些人简历还没递出去,心就先凉了半截。
过去那种“大专即可”的快递管理岗,如今却被硕士生围得水泄不通。
一家教育机构展位前,围满了大学生,他们脸上既有不解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省实验中学赵老师都要博士后了吗?去年还只要求硕士呢!”
一些硕士连入场券都拿不到,更不用说本科生了。
薪资不高、五险一金看运气,本科生连投递简历的门槛都踢不到。
曾经以为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就相当于有了光明的未来。
可到了招聘会才发现,学历这张牌是最不值钱的一张。
企业需要的,不仅是高学历、高文凭,还得要经验丰富的,好上手的员工。
招聘会上,要求应聘者具有五年、十年工作经验的不在少数。
单就工作经验这一条,就令无数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
“我们刚从校园出来,就要5年、10年经验,怎么可能满足这个要求?”
无情却又残酷的招聘现场,将大学生的应聘热情击得粉碎。
岗位少人多,企业招聘门槛也顺势水涨船高。
国企热门岗位的竞争,甚至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招聘8人,800人投递简历,竞争比例1:100,实在是太残酷了。
一些事业单位招聘最低也要博士学历,并且部分岗位还有经验要求,甚至卡到“党员身份”。
如果说招聘条件高,那薪资待遇好也行呀。
可现实却恰恰相反,薪资与学历完全不成正比。
正如网友调侃的那样“寒窗苦读十二载,到头来还不如外卖员挣得多”。
读书,真的有用吗?
五年前本科生要求平均薪资6000元,五年后却直接降到了4000元。
当大学生在镜头前平静地说出“接受4500元底薪”时,评论区瞬间不淡定了。
“这么低,上学意义不大”
“大学生一个月5-6000,退休的人一个月1-2万”
除了有人感慨“大学生薪资要求低”的言论之外,也有网友对此持不同的看法。
“九月份就知道了,大部分人连4000的工作都找不到”!
话虽不好听,但说的却是事实。
如今大学生泛滥,在路上随即都能抽到一个本科学历的应届生。
社会行情就是这样,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
正因如此,招聘会场大学生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递简历,生怕机会被别人抢走。
哪怕薪资待遇低得可怜,但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找到合心意、专业对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就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刚毕业又没有社会经验,能拿到4000元左右已经很不错了。
除去房租、吃饭、出行、以及日常生活开销,一个月基本算白干,一分钱也存不下来。
学历高的和男大学生要求稍微高一点,期望薪资大多是6000以上。
没想到这个薪资期望,却直接被网友们泼了一盆冷水。
“小朋友们,预期高了”
之所以这么说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都有现实例子在那摆着。
并且应届毕业生薪资待遇,也和文理科挂钩。
文科毕业生的工资一般都不会太高,而理科毕业生的薪资待遇相对来说高一点。
大学生之所以不值钱,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多,而是值钱的大学生变少了。
正如一家建筑公司的HR说的那样“我们给农民工开8000元,是因为他们真的能扛水泥上楼,但大学生却连CAD图纸都画不全!”
农民工培养了一个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后却连农民工都不如。
如今这世道,是真的变了。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
想要赚钱却又拉不下脸面、放不下身段,高不成低不就实在是令人苦恼。
当“本科大学生遍地走”的时候,学历贬值的速度早已跑赢薪资涨幅。
在父辈那一代的认知中,“考上大学=光宗耀祖=有个好前途”。
可如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了无数人难以打破的魔咒。
3000元农民工难找,可3000元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挑,只要能找到工作,给钱就干。
然而值得一说的是,某招聘平台调研数据显示:超6成的00后认为“体制外月薪过万才算达标”。
等到真的步入社会,才发现自己之前所想皆为空谈。
与其悲观内卷,不如重新定义价值坐标,寻找全新的破局之道。
211毕业生摆摊卖“煎饼果子”、海归留学博士去做家庭月嫂、名牌大学毕业生回乡村助农等等...
与其说出去“体面”,不如打开自己的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招聘会现场
经济学家指出,未来十年,社会上缺的不再是高学历大学生,而是“可迁移能力”。
具体一点就是,不局限于专业所学。
例如会编程的厨师、懂心理学的家政、金融精英去学习非遗传承、园林设计师去当厨子...
与其扎堆卷学历、卷文凭,不如走一条全新的赛道。
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不是高学历、完美的简历,而是在任何境遇下都有好好生活的强大生命力。
所以说大学生月薪4000真的丢人吗?
大家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来源:姩姩有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