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25年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随着对岗位的热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创业。一群目标坚定,行为果决的年轻人远离城市,回归乡土,用情怀与梦想,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前言:
白鹿青年是指扎根乡土、默默耕耘的青年群体,他们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上,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力量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25年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随着对岗位的热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创业。一群目标坚定,行为果决的年轻人远离城市,回归乡土,用情怀与梦想,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这一次,我们将时空的锚点定在西安市蓝田县。在这座拥有西安境内最大黄土台塬——白鹿原的县城,寻觅属于白鹿青年们的故事。
扎根农业 白鹿青年的故事
早晨九点刚过,蓝田县龙寨村麦浪农业合作社里,38岁的田栋正和伙伴们讨论规模化小麦耕作的打药问题。
“3月到4月份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这个时间段,药必须打到位,才能为以后的丰收奠定基础。”麦浪农业合作社经理田栋说。
田栋毕业于榆林学院,管理学学士,所在的麦浪农业合作社,是一个由蓝田县龙寨村12个返乡年轻人所组成的队伍,他们的团队拥有本专科毕业生超一半,这个配置在村子里是不常见的。
“大家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返乡种地,是因为白鹿原上这一片土地是我们从小到大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勤劳,让它变得更好。而且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我们在规模化的种植过程中,确确实实能得到利润,并帮助乡亲们获得收益。”田栋说。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拥有三千亩地的种植能力,帮助乡亲所流转的土地,使当地村民每亩每年能得到超过六百元的收益。
除了发展合作社,田栋和同伴们还积极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六十三岁的本村村民龙木犊,就是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平时主要负责种子、化肥等货品运送。
“当时合作社在村子里招人,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过来,没想到还真的被选中,留在这里工作。”如今,龙木犊的土地被合作社流转,自己在合作社上班,闲暇时间,还养了十几头羊。
用他的话来说,“我一个六十几岁的老汉,一下子能拿三份工资,比一些年轻人的生活都要好哩!”
和田栋等回家种地的年轻人不同,蓝田县汤峪镇肖家坡村32岁的“帅小伙”肖云龙,是个货真价实的机械迷。
“我很小的时候,在田地边上看到父亲驾驶着农机,帮助乡亲们快速收割小麦,这让我对农业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的时候,我上的是西安汽车科技学院,在里面学到了很多有关汽修机械的知识,这也成为我回归家乡的契机。”肖云龙说。
作为肖家坡村里小有名气的“乡村机械师”,肖云龙拥有旋地机、播种机、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多台农业机械,“我平时的工作是帮助周边村民进行农业耕作,包括进行土地耕种前的准备,帮忙播种,植保无人机打药、农作物收割等。除了这些,我自己在村子里也承包了土地,为家乡的农业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谈到大家关注的收入问题,肖云龙很认真地说:“在村子里从事农业工作,可能没有那么暴利,但工资其实也不低,我目前的收入和白领差不多。而且也就忙夏秋两季,其余时间比较空闲,还能照顾到家庭,在我看来挺划算。”
作为已经回归村里两年的大学生,这两年肖云龙看到了家乡的很多变化,尤其是农业上。“单以农机来说,国家这两年的补贴力度很大,我们县的农机安全监理站,也会积极帮我们解决农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农机的更新补贴,技术升级,也让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并继续坚定决心,在家乡好好干。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回归家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和肖云龙积极返乡不同,位于蓝田县蓝关街道榆林社区的鹿缘心舍民宿主理人文炫淇,当时仅仅是为了逃离大城市的喧嚣。
文炫淇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不喜欢城市的紧张生活,更倾向于田园风光的随性。
“我当时做这个民宿的契机,就是不愿意快节奏地在大城市工作,刚好家里的老宅子也需要修整,思考再三,仔细规划,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这家民宿。”文炫淇说。
如今的鹿缘心舍民宿,装修独到,特色鲜明,游人打卡络绎不绝,逐渐成为蓝田县民宿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炫淇也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又一典型人物。
提振消费 白鹿青年的“大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农业领域,强调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如田栋、肖云龙、文炫淇等白鹿青年们,对此异常关注。
“我们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拳头产品麦浪牌面粉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这是我们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一大成果,今后我们还将立足农业产业,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农业产品。”田栋说。
肖家坡村,肖云龙已经开始驾驶农机进行农业耕作服务。在国家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的政策下,他的农业机械越发崭新耐用。“给乡亲们做农业服务,我很开心,感觉不仅完成了儿时的梦想,也在村子里真正扎根下来。”
蓝关街道榆林社区,文炫淇忙得不可开交。在国家大力推行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和民宿经济的今天,下榻她的民宿的人越来越多。
“最近我都快有些忙不过来,民宿的预订量和时长,也是屡破新高。餐饮部分的营业额增长的速度也很快。最近我打算利用赏花经济、旅游踏青等元素,让更多人看到我们蓝田,我相信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我也将继续扎根民宿产业,把这家店管理得更好的同时,传播优质的乡村文化。”文炫淇说。
志存高远 白鹿青年的方向
白鹿青年们身上敢拼敢闯的勇气,来源于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麦浪农业合作社里,田栋依旧在做计划,他和合作社的小伙伴们所讨论的“绿色农业”,是合作社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是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所要求的。我们作为农业工作者,将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力求将我们的麦浪面粉等品牌,打造成更加优质的产品,高品质去服务客户。”田栋说。
肖云龙的志向,则更多聚焦于农业机械研发与改造。“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很多只适用于本地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和认知,去优化一些农业机械,让农机更有效率,也让接受服务的农户们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服务。”
而在蓝关街道,文炫淇最近正立足民宿经济,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农业和文旅产业共同发展,是以后乡村旅游的趋势。作为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会继续坚持民宿的高质量,同时发展赏花经济、高质量旅游路线等产业发展方向,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到我们的民宿,在这里感受蓝田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绝美的自然风光。”
记者手记:
通过对返乡创业就业青年的实地观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建设家乡,发展乡土产业的想法。他们普遍拥有高学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希望能回馈家乡。
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他们普遍谈到要有敢闯的勇气和魄力,要有回归家乡的情怀和担当,但更重要的是,更要有细致的创业、就业规划和明晰的盈利点,这些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扎根农村的重要关注点。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扎根乡土,用他们的才华与热情,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