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0后两兄弟,靠5毛钱小生意,狂揽60亿,闷声发大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2 19:59 2

摘要:想当年,口袋里揣着五毛钱就等下课铃一响“拉帮结派”买上几包辣条,吃上一包辣条的体验,可不亚于现在吃一顿米其林的快乐啊。

本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图源:网络

靠五毛钱小生意白手起家 ,狂揽60亿

想当年,口袋里揣着五毛钱就等下课铃一响“拉帮结派”买上几包辣条,吃上一包辣条的体验,可不亚于现在吃一顿米其林的快乐啊。

时间过去了,我们这帮人也长大了,但是“辣条”不仅仅没被大家抛之脑后,反而在众多童年零食中杀出一条“血路”,狠狠地升级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鸦片”。

小时候家长总是觉得五毛钱的东西不健康也没有安全生产许可,但那种麻辣、甜咸与油香混合的味道,简直就让当年的网友们直呼:“拼尽全力也无法战胜如此强大的诱惑!”

图源:网络

在过去那么多年的时间里,辣条是绝大多数80、90的童年回忆,但随着大家长大,安全食品的意识越来越强,市面上的零食更是五花八门,单单靠情怀的话,辣条也许早就被淘汰了……

但偏偏卫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在国内有了自己的“辣条”帝国,在零食界也是当仁不让,甚至还进军国际市场。

能跟老干妈在美国奢侈食品榜的“国货美食”并肩的卫龙肯定不简单,白手起家五毛钱到如今年产值约600亿。

图源:腾讯微证帣

2025年3月27日晚间,卫龙美味(股票代码:9985.HK)发布了其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卫龙2024年总营收达到62.66亿元,同比增长28.6%;净利润约为10.68亿元,同比上升21.3%。

虽然五毛钱的辣条生意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辣条的发展历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知道,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8年湖南省遭遇洪水猛兽,大豆的产量不容乐观,而湖南平江县盛产的平江酱干,没有了大豆可咋办?

环境是老天决定的,但人还需要生活需要挣钱呀!于是面对这些情况,有人便急中生智,在原有的配方上做“加减法”,原来用于制作酱干的工艺再搭配上新研究的咸味与辣味,“辣条”的始祖就这样偶然地被生产了出来。

图源:网络

初版辣条不仅没有被市场拒绝,反而热火朝天地被市场欢迎,远超原本酱干的地位。

这次偶然的机会造就了新的创业路线,1999年,另一位平江县人刘卫平带着“卫龙”正式面世。

刘卫平用老家带来的人造肉、豆皮,加上麻辣味的拌料,制成麻辣食品。

刘卫平可不是简单人,后面他继续集思广益不断改良辣条的口味和品类,好伙伴邱平也将辣条的口味改良为麻辣加甜。

图源:网络

后面队伍愈发壮大,看到商机的张玉东投身其中,有了投资的刘卫平,将生产设备进行改进,使得辣条的生产量猛增。

次年刘卫平就注册了商标“卫龙Weilong”,“卫龙辣条”正式诞生。

但是“诞生”以后要面临的就是如何生存下去,时代在进步,卫龙如何摆脱辣条“低端零食”的刻板印象,吸引年轻消费者和中高端市场呢?

图源:微博

卫龙的品牌定位转型,逆袭之路野得很

虽然现在连英国广播公司一档美食纪录片的几位主持人都已经成了“辣条”的忠实粉丝,恨不得双手双脚推荐,称辣条为“外国年轻人必须体验的中国小吃”,但“辣条”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背后心酸泪可不少呀!

起初,许多商家只看见了辣条的商机,导致很多人进入这个赛道分一杯羹,使得辣条生意鱼龙混杂,生产标准更是被抛之脑后,毕竟就像有些人说的:“五毛钱要什么自行车?”

整个大环境都如此,那食品安全事故、经营不规范这些问题肯定就是层出不穷了…态度都没摆正,怎么做好生意?

低价竞争导致生产成本被压缩,就有厂家动歪心思开始在生产原材料里动歪心思,当年有一个厂家违规使用添加剂霉克星,黑作坊违规生产辣条等被央视狠狠锤,一时间辣条成为“过节老鼠,人人喊打”的对象。

想当年不少小伙伴因为偷吃辣条挨揍了吧?小编写到这里还能在脑海里回荡着我老妈说的:辣条是卫生纸卷的、是地沟油泡的、吃了肠子会穿孔的!

以至于小编那段时间为了想活下来,忍痛割爱不再光顾学校门口的小店了……

图源:央视网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刘卫平就是辣条界的守护者,现在大家还能安安心心吃到童年美味可真的少不了这位同志的努力!

由于一直严把质量,卫龙丝毫不怕通过透明工厂直播给大家去看生产全过程,完全不存在用脚踩或者用纸皮当原材料,员工的衣着也有规范,也打消了大家害怕吃到别人工作期间“口水”的顾虑…..

后来卫龙甚至还引入ISO认证等方式重塑消费者信任,推动行业规范化。

图源:网络

而且现代社会大家对食品的要求更高了,卫龙还针对“高油高盐”的呼声快马加鞭地推出了减油减盐版本。

在吃得健康这方面是基础,食品安全都做不到的话不管对此有多少童年滤镜大家都不会为此买单的。卫龙愿意坚守底线,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统一战线,才是他能够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原因。

只不过,脚跟站稳了,区域性品牌湖南麻辣王子以“健康辣条”概念崛起,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巨头亦切入赛道,行业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激烈,卫龙的要面对的挑战压力山大啊……

图源:网络

草根消费的品牌市场,行业环境挑战不简单

还记得“"来包辣条压压惊"的梗不?这个梗当时的点击率可是高达50亿的曝光率啊!

卫龙在营销打开市场这方面有他自己的锦囊妙计。

据统计,辣条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其中35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高达95%,25岁以下的占55%。

图源:网络

如今网络发达,各大短视频软件催生出了“吃播”这个行业,许多吃播达人在自己的视频里分享吃辣条的视频,还与当地餐食结合,开发了各种花式吃法,这给辣条无疑是带来了许多流量。

但更多的是在于卫龙的“与时俱进”,要知道一个品牌一直吃老本是会面临坐吃山空危机的,不进步就等于退步。

图源:网络

2016年"苹果风"的包装打破红黄撞色的传统零食包装,给消费者的感觉焕然一新,再加上采用食品级铝箔包装替代透明塑料袋,包装成本了提升300%!

包装设计跟上了,客单价居然提升500%那么多!

不仅如此2021的包装更是升级到了可降解玉米淀粉包装,就连包装印刷采用植物基油墨,还是获得FSC森林认证的,谁看了不夸卫龙一句用心啊?

图源:网络

联名也成为了卫龙的新动力,与敦煌博物馆联名推出国潮包装,文化和食品的结合实在是打了一组好牌。

和暴走漫画合作"表情包辣条"首日就售罄、联名《和平精英》推出空投箱礼盒,带动游戏用户转化率提升18%!

不仅如此,"辣条文学"体系:辣条诗集、辣条歌单等衍生内容更是热火朝天,B站"辣条测评"视频总播放量破亿,这种与媒体合作共赢的方式也算是给卫龙抓到了。

图源:微博卫龙食品

与时俱进并不只是在基础上发展,前文说了现在的零食品牌是非常多的,许多品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卫龙面对这些怎么做的?

就先不提“早餐辣条面包”“辣条粽子”这种略奇葩的产品了,就来看看卫龙的新晋小花。

卫龙推出魔芋爽在2022年单品营收突破15亿!除了魔芋爽还有海带结等非辣条品类,总之也是在研发新品上下了功夫。

图源:网络

可以拿出来夸的就是健康零食占比从5%提升至35%,卫龙开发低脂低钠系列,钠含量降低30%仍保持口感,切入健身零食市场,养生的年轻人有福了!

作为消费者,期待的当然是行业在食品安全与健康价值上更进一步。卫龙的下一步,或许将定义传统零食行业转型的边界。

卫龙的成功在于品牌重塑能力与年轻化营销,但行业天花板、健康化瓶颈和资本压力仍是长期挑战。

图源:网络

写在最后

卫龙的品牌升级战略堪称传统零食行业破圈典范,通过"产品-包装-营销"三位一体的创新组合拳,这家老牌辣条企业成功撕掉"低端""不健康"标签,构建起年轻化、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其转型路径值得深入思考。

有些食品连健康都做不到又谈何“抄作业”呢?卫龙确实给出了不错的答案,但其实总结下来还是因为其“不忘本”。

辣条往往是童年的记忆,而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零食品牌。这一门看似不起眼的生意,正在跑出一只独角兽。

你还有在吃辣条吗?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吧!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