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丨让文明实践“蒲公英”扎根千家万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2 08:00 3

摘要:文明实践是向上向善的场景展现,是互帮互助的公益活动,是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拓展群众立足生活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广泛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等

今日观点丨让文明实践“蒲公英”扎根千家万户

文明实践是向上向善的场景展现,是互帮互助的公益活动,是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拓展群众立足生活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广泛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持之以恒地推进相关工作落实,让文明实践“蒲公英”扎根千家万户,关键要在实效、常态上下功夫。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聚焦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紧密结合起来,使之落实到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转化为知耻崇德、明理向善的社会风尚。

立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要丰富活动内容,让文明实践活动常新。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精神需求同提高文明素养结合起来,丰富文明实践活动供给,积极推广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体育比赛、集体阅读、文艺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把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与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与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聚焦常态化长效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文明新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制度。要聚焦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常态化思想教育引导制度,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英雄人物事迹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系列活动。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要聚焦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文明实践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把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把活动融入群众生活,把工作做进群众心里,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吴怀友 据《光明日报》)

来源:兵团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