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包容之网,关注孤独症认识的神经多样性|世界孤独症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20:36 2

摘要:“世界这么大,容得下神经多元的人士!”4月2日是“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在当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全国超过170家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发起的“神经多元的世界,真棒”世界孤独症日系列倡导活动上,该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发出了这句呼吁。

“世界这么大,容得下神经多元的人士!”4月2日是“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在当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全国超过170家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发起的“神经多元的世界,真棒”世界孤独症日系列倡导活动上,该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发出了这句呼吁。

活动现场

孤独症并不一定是一种障碍或疾病

今年,联合国将活动主题定为“促进神经多样性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据介绍,该系列活动旨在提升社会对孤独症和神经多样性的认识,让孤独症人士的声音被听到,推动构建包容、多元、和谐的社会环境,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该系列活动自3月启动,面向全国招募“神经多元友好社会共建伙伴”,联合了全国各地超过170家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在广东、四川、重庆、江苏、山东数个省市同步举行。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

2日当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带来《孤独症的特殊兴趣与才能的发现与培养》讲座。他认为,孤独症个体的“特殊能力”是通过将语言分析器重新引导至结构化、不带“社会偏向”的内容上来实现的。“孤独症是一种人类发展的变异形式,是对新环境的一种适应,并不一定是一种障碍或疾病。”

活动现场,22岁的孤独症谱系人士希希和他的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2岁时,希希被确诊为中度孤独症。希希妈妈毅然辞去工作,带他接受早期干预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此期间,他学会了基本的文化课程、生活自理技能以及正确的沟通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兴趣爱好。

“我现在很想赚钱,也正在学习计算机、唱歌等技能。”从职高毕业后,希希正在一家连锁快餐品牌工作,有空也会做兼职,妈妈希望他通过劳动赚取工资,了解金钱的价值,学会管理自己的收入。希希妈妈说,让孩子进入社会,坚持让他工作,才会得到成长。

孤独症青年、家长与专家对谈

提升公众对神经多元的包容度

当孤独症人士出现在生活场景中,你是否曾产生过本能的疏离感?在实际生活中,神经多样性人群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遭遇误解和排斥。

为了打破这些隐形壁垒,让更多公众正确认识神经多样性和孤独症,本次倡导活动推出“神经多元包容度测试H5”。“孤独症谱系人士或者其他神经多样性人士可以独自出门吗?”“应鼓励孤独症人士自主做决定吗?”“在公共环境中,有必要考虑为孤独症谱系人士营造一个对他们更加友好的环境吗?”……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10个问题自测对神经多元人士的反应,引导公众反思日常行为中的包容性。

“当人们在公交车、马路、商场或电影院看到一个孩子出现一些看似不恰当的行为时,如果明白他是孤独症谱系人士,那么就不会简单地指责他们。希望社会有更多的包容度,像盲人有盲道一样,为孤独症谱系人士铺设一条通向健康发展的路。”邹小兵表示,大众可以从小事着手,比如室内灯光亮度调节、学校广播喇叭声调整、考试环境安排等,将资源更好地分配,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

现场,邹小兵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心去年自主研发成功的儿童孤独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荧惑”目前正进入技术转化阶段,其诊断符合率从初期的88%已提升至92%。

4月2日晚上7点,广州塔亮起蓝灯,滚动显示“神经多元的世界,真棒”标语,点亮了城市的夜空,以行动响应世界孤独症日倡导,传递对神经多样性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文、图|记者 朱嘉乐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