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明两天我市晴到多云,最低气温10℃左右,最高气温22~24℃;后天阴间多云。近期降水偏少,空气干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建议文明祭扫,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2025年4月2日
今明两天我市晴到多云,最低气温10℃左右,最高气温22~24℃;后天阴间多云。近期降水偏少,空气干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建议文明祭扫,注意野外用火安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通知,决定2025年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
✦国家发改委消息,今年已安排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建设,持续提升我国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
✦工信部消息,今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商务部消息,今年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3095.6亿元,同比增长9.9%。
NEWS
六安市叶集区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启用的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叶集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将于2025年4月12日启用一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敬请广大机动车驾驶人严格遵守,自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特此通告
叶集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
2025年4月2日
六安市出台《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
保障用气安全
记者从市住建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六安市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解决企业 “小、散、弱” 以及管理 “宽、松、软” 等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我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规模庞大,原有企业 70 家,气瓶 160 万只、配送车辆 600 多辆、从业人员 1500 多人,用户达 31.28 万户。因其涉及面广、监管难度大,市住建局牵头制定了该办法。
《管理办法》共二十六条,涵盖多个方面。其中,第一条至第五条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政府及部门职责,并强调加强知识宣传普及;第六条至第九条对信息管理、充装、经营许可、规模发展和用户服务进行了规范;第十条至第十二条规定了运输、配送的相关要求;第十三条至二十二条明确了经营企业的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要求,对用户和餐饮用户行为规范提出具体要求,鼓励企业购买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并明确了应急救援及联合执法事宜;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五条则明确了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违法处罚等内容。
该办法具有多项特色亮点。一是细化了各方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了行业管理部门、属地管理责任,以及企业经营责任和用户使用责任,实行实名购气、配送入户,有效压实各方责任。明晰了企业行为规范,在明确企业经营、运输、配送行为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线上订气、送气上门等便捷服务,并要求企业建立用户服务管理系统,公开服务和收费标准。完善了行政执法监管依据,对上位法未明确的处罚事项,如用户违规使用 “瓶、管、灶、阀” 以及餐饮单位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等问题,明确了牵头执法部门和具体处罚条款,为强化执法震慑提供了制度依据。
随着《管理办法》的实施,六安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将迎来更加科学、规范、安全的发展阶段,广大市民也将用上更安全、更放心的燃气。
记者从2024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市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市主战略,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核心,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全市开展“两清零”行动,重点引导支持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全市成功争取1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获106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85家,增速32.3%,总量全省第6;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20家,增长34.5% ,应流航源成为首家省科技领军企业。在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新认定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3家、市级20家,新备案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家、省众创空间3家,3家省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金寨现代产业园“金梧桐”创业园等成功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县区“清零”,省级孵化器总数达7家。全市孵化平台毕业在孵企业35家,增长52.17%。公共研发平台作用凸显,设备共享共用及服务费用可观,相关平台和项目稳步推进。
成果转化加快,大院大所合作成果显著,科技要素对接积极。2024年全市企业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220.47亿元,输出174.66亿元,新增产学研合作132项,合作金额7841.99万元。新登记科技成果600项,8项成果获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规格创历史新高。产研融合推动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9.2%,位居全省第3;人工智能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35个,增长84%;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达17家,营收增速15.1%,位居全省第5。此外,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加大,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1亿元六安市科创种子基金,举办银企对接会签约金额18.5亿元。
2025年,六安市科技系统将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抓好企业创新主体扩容提质、科技协同创新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等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东市街道七里站社区:
“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祀主题活动
——纸鸢寄情传哀思 文明新风润心田
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2025年4月1日下午,七里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纸鸢寄情 放飞清明”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祭祀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文化宣讲+手工实践”的形式,吸引了辖区居民参与,为清明节注入绿色、人文的新内涵。
文明宣讲树新风。 活动伊始,社区志愿者向居民普及清明节的文化渊源,并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传统焚烧祭祀对环境和安全的危害。现场重点倡导以“鲜花寄思”“云端祭扫”“家庭追思”等低碳方式缅怀故人,并强调“厚养薄葬”理念,呼吁居民重视对长辈的日常关怀。此外,志愿者还组织居民登录“中华英烈网”,通过云端献花、留言致敬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
纸鸢寄情承传统。为深化活动内涵,社区特别策划了“手绘纸鸢·寄语清明”环节。居民在素色风筝上绘制春景、书写思念,以色彩寄托对故人的追忆。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前清明节总烧纸钱,现在和孩子一起做风筝,既能传承民俗,又环保安全。”活动还设置风筝放飞仪式,承载着思念与希冀的纸鸢随风而起,成为春日天空中最动人的风景。
多元宣传强实效。 活动现场同步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号召居民错峰祭扫、禁燃禁烧,并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广“文明祭祀进家庭”“红色家风故事会”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文明新风尚。
此次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既让居民感受到清明节的仪式感,又推动了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七里站社区以创新形式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构建和谐、安全的节日环境提供了鲜活样本。
进一步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月1日上午9时,军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社区全体人员及辖区部分居民前往苏家埠战役纪念馆开展“登山健步行”春日踏青活动。
活动中,大家步伐矫健,呼吸着清新空气,欣赏沿途花花草草与湖光春色,欢声笑语不断。抵达纪念馆时,沿线柳色青青、百花争艳。社区以馆内几个主题展板作为打卡地,组织大家沿战役陈列馆、徐向前铜像广场、拉幕广场健步走。
此次踏青活动既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激发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也增进了居民间的交流,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春日百花盛开的美景,传播了爱健身爱生活爱社区的美好理念。
来源:六安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