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光倾洒在贵州偏远山区的校园里,孩子们簇拥在崭新的图书旁,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寒风凛冽的大凉山彝族村寨中,村民们身着厚实棉衣,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画面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 徐亚飞。她宛如春风,所到之处,温暖与希望肆意生长,在慈善
阳光倾洒在贵州偏远山区的校园里,孩子们簇拥在崭新的图书旁,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寒风凛冽的大凉山彝族村寨中,村民们身着厚实棉衣,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画面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 徐亚飞。她宛如春风,所到之处,温暖与希望肆意生长,在慈善之路上留下深深浅浅却无比坚定的足迹。
2013 年,命运的暴风雨无情地袭击了徐亚飞,慢性白血病让她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在与病魔斗争的艰难岁月里,社会各界伸出的援手,如同穿透阴霾的阳光,不仅拯救了她的生命,更在她心底种下了一颗感恩与慈善的种子。病愈后的徐亚飞,带着这份炽热的初心,毅然踏上了慈善征程,用爱去拥抱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
教育,是徐亚飞慈善事业的核心。她深知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为了给山区孩子开启希望之门,她不辞辛劳,翻山越岭为贵州偏远学校送去 3700 册图书。2024 年 11 月 15 日,由宁波慈溪市委宣传部、亚飞公益基金共同发起的 “布拖小百灵计划” 在四川凉山布拖中学正式启动。亚飞公益基金连续三年每年捐赠 5 万元,助力布拖学子提升艺术素养,让 “彝族好声音” 唱响大江南北,帮助他们追逐艺术梦想。
徐亚飞始终心系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冷暖。她多次奔赴贵州黔西南深山、四川大凉山彝族村寨,为当地居民送去生活物资。冬日里,村民们穿上她捐赠的棉衣,盖上温暖的棉被,抵御了严寒;妇女儿童用上捐赠的生活用品,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在慈善创新的道路上,徐亚飞不断探索前行。她发起“粮山变形计 —— 亚飞精准助农共富帮扶项目”,打造 “三助 + 三增” 助农共富模式。送优种、传技术,帮助农户提升生产能力;树品牌、拓销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借助 “线上 + 线下”“点单 + 接单” 指导方式,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通过 “1 + 1 + n” 共富助销机制,打造 “少数民族四姐妹” 直播 IP,每月助销安龙县大米 120 吨。该项目帮扶安龙县 2000 余名农户,人均月收入从 600 元提升至 2200 元,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疫情期间,徐亚飞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得知一线抗疫人员物资短缺,她迅速行动,紧急采购价值 200 万元的贵州农产品,定向捐赠给医务工作者、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等群体,为抗击疫情注入了温暖与力量。
凭借诸多善举,徐亚飞收获了“中国好人” 等荣誉。但她从不居功自傲,依旧扎根慈善一线。在慈溪宗汉街道马家路村,她常常看望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打扫房间,送去生活必需品。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年轻人纷纷参与关爱老人活动,营造出尊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徐亚飞,这位心怀大爱的慈善家,以爱为笔、以善为墨,书写着动人的慈善篇章。她的每一次善举,都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每一份付出,都汇聚成爱的洪流,温暖整个社会。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慈善的意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追随徐亚飞的脚步,心怀善意,传递温暖,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来源:辉辉还是那个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