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神话到全民鉴宝:听泉赏宝的双面人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08:00 4

摘要:2024年10月,抖音顶流主播“听泉鉴宝”突然将账号名称改为“听泉赏宝”,同时将学历信息从“北京大学”悄然更改为“女子中学”。这场看似荒诞的更名背后,是一场持续数月的舆论风暴:有人扒出他并非北大考古系毕业生,有人质疑他的鉴宝资质,甚至有人举报他直播间疑似出现博

一、从“北大高材生”到“鉴宝顶流”:一场人设崩塌的魔幻开局

2024年10月,抖音顶流主播“听泉鉴宝”突然将账号名称改为“听泉赏宝”,同时将学历信息从“北京大学”悄然更改为“女子中学”。这场看似荒诞的更名背后,是一场持续数月的舆论风暴:有人扒出他并非北大考古系毕业生,有人质疑他的鉴宝资质,甚至有人举报他直播间疑似出现博物馆文物。而此时,这个30岁的山东青年,正坐拥3500万粉丝,单条广告报价高达70万元。

丁祥栩的故事始于2023年4月。当时,他还是杭州一家瓷坊的小老板,偶然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上门回收》意外走红——视频中,他以10万元收购一批纪念币,操着一口山东口音调侃:“这玩意儿比女朋友还难琢磨。”这条视频获赞6000余次,也让他嗅到了流量的味道。此后,他开始模仿脱口秀风格,将历史典故与直播娱乐结合,用“很开门”“一眼假”等行话鉴定钱币、玉器,甚至在直播间连线coser表演“文物版奥特曼”。

二、豪门弃子与古玩江湖的“叛逆者”

丁祥栩的童年笼罩在家族阴影中。山东老家的长辈始终认为“考编从商才是正经事”,而他却痴迷于祖父留下的旧钱币。16岁那年,他因私自变卖家中古瓷被父亲痛斥:“这些破玩意儿能当饭吃?”少年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济南古玩市场当学徒,白天擦柜台,夜晚偷偷临摹《中国古钱目录》。这段经历让他对文物产生了复杂情感——既是谋生工具,也是对抗世俗的武器。

2021年,丁祥栩与医疗公司老板丁金梅、家具企业主孙涛合伙创办文物商店,却因经营理念分歧退出。他后来在直播中自嘲:“我爹说我是‘败家子’,现在全网都叫我‘鉴宝败家子’。”这种自我解构的幽默感,成为他吸引年轻粉丝的关键。

三、直播间里的“人性实验室”

在丁祥栩的直播间,每天上演着荒诞剧:有人声称家中藏有“故宫同款汝窑三足洗”,有人展示疑似盗墓出土的“巴剑”,甚至有情侣因一枚假银币闹分手。2024年12月,一名女子连线鉴定男友赠送的“传家宝”银币,得知是假货后当场翻脸。丁祥栩苦口婆心劝解:“东西是假的,但心意可能是真的。”女子却冷笑:“传了三代的假货,不就是骗感情?”这场直播引发百万网友热议,有人骂女子拜金,有人赞丁祥栩“鉴宝更鉴心”。

这类故事让丁祥栩陷入道德困境。他曾在深夜发朋友圈:“我以为自己在普及文物知识,结果成了人性解剖师。”但流量的诱惑难以抗拒,他名下关联5家公司,布局鉴定、拍卖、传媒等领域,甚至推出付费鉴定APP。有粉丝调侃:“直播间十万人,三万盗墓的,三万便衣警察,三万同行,剩下一万才是观众。”

四、学历争议与流量反噬:当神话崩塌之后

2024年10月的学历造假风波,彻底撕开了丁祥栩的“精英滤镜”。面对北大校友的质疑,他在直播中摘下假发,露出斑秃的头顶:“我从未说过自己是北大的,那是平台自动生成的标签。”这番解释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更多追问:他究竟是谁?是江湖骗子还是文化布道者?

争议中,丁祥栩的商业版图持续扩张。他将公司更名为“开门文物鉴定”,注册“听泉严选”商标,甚至与地方文旅合作推广博物馆IP。2025年元旦,他登上浙江卫视文化节目,与连云港博物馆“镇墓兽”文物撞脸的梗被玩出圈。但与此同时,他的直播间因“擦边”争议被投诉,粉丝量一度暴跌百万。

五、在流量与初心之间:一场没有答案的博弈

深夜的宋庄工作室,丁祥栩常对着满墙钱币发呆。那些被他鉴定为“假币”的仿制品,大多来自普通家庭的“传家宝”。他曾收到一位老人的私信:“儿子说您说我家的铜钱是假的,可这是我爷爷用命换来的抗战纪念品。”这句话让他失眠三天,最终决定推出“民间记忆计划”,免费为普通人鉴定有故事的老物件。

2025年春,丁祥栩宣布停播三个月。在告别视频中,他罕见严肃:“我曾以为流量就是一切,现在才明白,文物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的情感密码。”镜头扫过工作室墙上的旧照片——16岁的他蹲在古玩市场角落,眼神中满是倔强。

六、尾声:鉴宝江湖的永恒追问

如今的丁祥栩仍在抖音更新视频,但言辞中少了犀利,多了温情。他开始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甚至自费资助民间文物保护。有人问他是否后悔,他点燃一支烟:“我从瓷器店老板变成网红,又从网红变回‘文物贩子’,或许这就是命。”

来源:半边天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