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建筑:来自人本主义的视角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22:06 2

摘要:医疗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与医学研究的一系列进展紧密相关。然而,在20世纪,建筑自身越来越受到效率、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建筑已经变成容纳高科技的机器设备。病人和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感受,乃至维护人类尊严的基本方面已被迫偏居一隅,这种发展显然是不健康

医疗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与医学研究的一系列进展紧密相关。然而,在20世纪,建筑自身越来越受到效率、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建筑已经变成容纳高科技的机器设备。病人和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感受,乃至维护人类尊严的基本方面已被迫偏居一隅,这种发展显然是不健康的。“治愈建筑”的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

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北美的“治愈建筑”新方法至今已成功地影响了欧洲关于医疗建筑改革的讨论。病人及其特殊需求再次在设计和规划中占据中心位置。

瑞士巴塞尔神经康复和截瘫诊所

德国阿加塔里德医院(Agatharied Hospital)、荷兰乌德勒支马克西玛公主儿科肿瘤中心(Princess Máxima Center)、孟加拉国萨茨基拉友谊中心(Friendship Centre Gaibandha)、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Aarhus University Hospital)和瑞士巴塞尔神经康复和截瘫诊所(165 REHAB)。这五个案例均体现了对医疗建筑的重新思考,以一种以人为本的视角,努力创建“人性化”的医院。这些建筑作品不约而同地呈现了本次展览的几个以人为本的重点关注方面。除了同样包含的医院的循证设计,还有不同的七个可能影响患者的“环境变量”,即朝向、气味景观、声音景观、隐私和自闭、权力点、目光和眼光以及人的尺度。

孟加拉国萨茨基拉友谊中心

孟加拉国萨茨基拉友谊中心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评为2021年最佳建筑,是一个在极端条件限制下仍然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治愈建筑。这个医疗建筑是由一个名为“友谊”(Friendship)的 非营利组织委托的项目,该组织力图通过社会创新实践和合作来增强本国不同地区欠发达社区的能力。医院位于萨特希拉(Sattkhira)村,这里地势低洼,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洪水的严重威胁,农业面临窘境。

作为既关心人类又关心自然的建筑设计作品,该项目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放弃了将建筑抬高的做法,依靠周围的堤防防洪,并且直接在现有的土壤使用承重砌体进行建造,这也很好地保证了场所的隐私性。设计引入了新的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和地表径流都被收集在内部池里,以供不时之需,同时也创造了落雨时水池的声音景观。建筑功能上相较传统的医院建筑更加复合,体现了对人的多元需求的回应。建筑主要由两个体块构成,其中一个体块中包含接待室、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展馆、祈祷空间和一个小茶社,和另一个体块由三个拱门连接,另一边布置更私人的包括宿舍、餐厅、后勤等功能。建筑空间形式上,建筑立面使用了当地人工制作的红砖,弧形空间的展馆、庭院、池塘和绿植,还有考虑到朝向、利用走廊等小空间创造的丰富光影,富有禅意,让人步行其中感受到内心的疗愈。RIBA评审团评价其为“人类建筑”的可靠案例,也是“解决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不平等以及气候崩溃对脆弱社区的破坏性影响等关键全球问题的创新建筑典范”。

荷兰乌德勒支马克西玛公主儿科肿瘤中心

与友谊中心的条件限制不同的,坐拥45000平方米场地的马克西玛公主儿科肿瘤中心,代表着护理和研究领域专业知识的最高水平的欧洲最大儿科肿瘤中心,具有专业的护理、治疗职能、科学研究和教育职能,是一处令人愉快的场所,一个对儿童友好的环境,一座散发着乐观主义的建筑。马克西玛公主儿科肿瘤中心的使命是以最佳的生活质量治愈每个患有癌症的儿童。建筑为此目标做出了贡献。以发展为导向的护理和治疗环境构成了建筑设计的基础。

孩子在生病的情况下也会继续成长,需要和他们的家人持续多多相处。因此该中心考虑到区别于传统病号房的、考虑到亲子家庭关系这一“权力点”的套房病房,包括一个供孩子使用的房间和一个与之相连的父母的房间。通过这种方式,家庭成员可以自然地在温馨的氛围中与孩子在一起,可以一家人一起做饭、吃饭,在教室里上课或玩耍。根据父母和孩子的需求,房间可以通过滑动门连接或分开。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户外空间,并有自己的浴室,以保留家庭成员间的个人隐私。此外,每个不同的年龄组别都有自己对应的空间,旨在满足其特定需求,以便最佳地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考虑到目光所及景观的以人为本设计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以支持愈合过程,阳光、空气、布局和整体结构等是设计中备受关注的元素。昼夜的节奏以及季节和天气的体验等将有助于儿童患者的康复。

与马克西玛公主儿科肿瘤中心类似,同样考虑到病人长时间居住体验的还有瑞士巴塞尔165REHAB。该康复中心在设计之初便被设想为看起来不像医院。这个在事故发生后容纳人们居住长达18个月的地方,以人的基本尺度为原则设计了多功能、多样化的建筑,模拟了一个小镇的居住感受。这里有街道、广场、花园、公共设施和僻静的住宅区。多样化的设计为患者及其亲属提供了一座能够满足其复杂需求的建筑。有些地方可进行暂时的“自闭”和独处,有些可以享受陪伴,还有一些灵活场所。在气味景观上,REHAB是一座开放、可渗透、呼吸的建筑。景观建筑师设计的观赏花园旨在将REHAB中心与周围的乡村融为一体,更利于患者康复。

德国阿加塔里德医院

同样考虑到人的尺度和人的活动需求,拥有508张床位的德国阿加塔里德医院也堪称一座小城。它由七个独立的机构组成:一个治疗区、四个病房和一个精神病学单元,设计可以使医务人员尽可能接近患者。而作为丹麦历史上最大的医院项目,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也是一个典型丹麦小镇的规模。它以一座高大的地标建筑为中心,同时也是最大的工作场所。医院建筑群由宿舍、街道和广场组成,创造了一个多样化和热闹的绿色城市区。建筑群中的功能排列具有清晰结构,使得用户寻路较为直观、便利。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

实际上,除了以上案例,还有许多知名的杰出的治愈建筑,经常被提到的有俄罗斯圣彼得堡多功能医疗中心(Multifunctional Medical Center)和中国深圳第二儿童医院(2nd Children’s Hospital)等。可见在世界范围内,治愈建筑的理念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正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早在1964年说过的那样:“医院是人的房子”,建筑的治愈性在医疗类建筑设计中应更多地被考虑到。

来源:佑信医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