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保障部第一季度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如约而至。参与读书交流的9名同志围绕一季度自选书目开展读书交流,他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悠扬婉转,通过精炼的概括、巧妙的总结、清晰的脉络、严谨的逻辑,讲出了自己对阅读书籍的思考感悟,同机关全体官兵和文职人员共赴一场书香致远
书籍是一道光,照亮你尘蒙已久的心灵;
书籍是一首歌,释放你内心深处的呼喊;
书籍是一条船,搭载你驶向胜利的彼岸。
4月1日,保障部第一季度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如约而至。参与读书交流的9名同志围绕一季度自选书目开展读书交流,他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悠扬婉转,通过精炼的概括、巧妙的总结、清晰的脉络、严谨的逻辑,讲出了自己对阅读书籍的思考感悟,同机关全体官兵和文职人员共赴一场书香致远的“文化盛宴”。
只有一心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习主席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农民,是‘黄土地的儿子’,用实际行动拉近大国领袖和人民大众的距离,让人们感受到满满的温度,也为他治国理政奠定了深厚的根基。”交流活动一开始,部领导以《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读书体会开头,拉开了此次交流会的帷幕,并通过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真实的感受,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教育全体机关的同志们要主动融入群众,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成想做的事情;只有发扬民主,重视群众意见,在决策和选人用人上,才能避免大的失误;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才能保护好自己,不犯大错误。
发展才是硬道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说,‘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在我还未读《资本论》之前,曾单纯的认为《资本论》讲述的仅仅是资本主义,但事实证明只有注重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理论才有政治生命力,只有注重利用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政党才有地位。”分享者通过对学习《资本论》后的深入理解,揭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必然逻辑,证明了作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人生如逆旅 幸好有苏轼
“苏轼历经大起大落,最让人惊叹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善处逆境的本领和爆表的责任心,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他总可以从容不迫、泰然自若。我觉得,从苏轼身上有什么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可以学的,那就是一种经过理性反思得来的人生态度,简单说,就是做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分享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仅讲述了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更给人传递了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论顺境逆境,都要淡定从容,读好《苏东坡传》,对官兵特别是新战友们无疑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晚熟是智慧的结晶
“从小到大,不管是在校园里奋力苦读,还是踏进军营努力打拼,耳边总有个声音催促着我,要快马加鞭,一路狂奔,绝不能放慢脚步。《晚熟的人》这本书,就像是一束光,为我照亮了‘晚熟’的含义,让我明白,人生最理想的状态,是在洞悉一切后,依然能心平气和地接纳,学会与自己和谐共处。”《晚熟的人》带给了分享者另一种人生视角:晚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尽管在成长路上走的慢一些,开窍的时间来到迟一些,但正是这份迟来的觉醒,让他们有机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活,洞察人性。
匹夫之勇,应当敬佩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李善德虽然不通世俗却又努力适从,虽然谨言慎行却是热忱满怀。在人生的这场比赛中,强者不一定会赢,弱者也不一定会输,只有无惧者,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分享者讲述了马伯庸创作的历史小说《长安的荔枝》,展现了唐朝官场的权利倾轧和体制内小人物的无奈,进而体现出李善德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仍然选择锲而不舍、全力而为,彰显出坚韧不屈的品质。
时间不能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时间都是一如既往的流逝,不受控制管理,并不是说你管理的好,老天就多给你几小时,要想自己有价值有效率,只能是我们自己管理好自己。”分享者讲述了《把时间当做朋友》,他以心智成长的角度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做人要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
“情怀从来不是水晶般脆弱的奢侈品,而是野草般坚韧的日用品。当我们学会在妥协的缝隙中播种,终有一天,那些看似微小的坚持会连成一片森林——这才是对抗时代荒诞最温柔也最持久的力量。”分享者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解读了《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讲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遵循内心的良善,从容保护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在历史坐标中书写人生答卷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既要学习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的智慧,也要传承他实事求是的品格。让我们以功成有我的信念,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强军有我的担当,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答卷,因为我们深知: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们奋斗的方向是未来!”分享者为大家带来了《邓小平时代》这本书,让大家重温改革的春风,感受浓厚的家国情怀,一起领略奋斗的岁月。
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重温历史,坚定信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我军激情澎湃的发展历程,为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如今,中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人民军队依然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强国必先强军,作为新时代的文职人员,我也将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年轻的分享者通过读《解放军为什么能赢》,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人民军队的制胜密码,更加坚定了立足军营、奉献国防的铮铮誓言。
台上的交流体会字字饱含深情,句句直击心扉,台下的官兵们纷纷表示很受触动,很有启发。长期以来,总队保障部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军营为牵引,持续开展“周二学业务、周五党团日”活动,大力倡导“日读三五页、月读一本书”,每季度组织读书分享活动,形成了人人读书、人人演讲的特色文化,广大官兵读书演讲的能力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全面进步,运用读书所学分析现象、指导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活动结束后,官兵们心潮澎湃、斗志昂扬,纷纷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更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打造学习型后装机关,推动总队“全面建、稳中进、争上游”贡献力量。
供稿:保障部 赵彬、王建刚、黄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